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九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
翻译和注释
译文佛寺里那匹驮经的骏马,原来是从天竺佛国归来。
它只知以清净慈悲为怀,哪晓得奔走在章台官街。
注释
萧寺:即佛寺。相传梁武帝造佛寺,命萧子云飞白大书“萧寺”,后因称佛寺为萧寺。驮经马:汉孝明帝夜梦金人,傅毅说这金人就是“佛”,明帝乃派人去天竺国,以白马驮经而归,并立白马寺于洛阳雍门西。
元:“原”"的本字,即本来、原来之意。竺国:即天竺国,印度的别称。
善相:即佛家所说的清净慈悲的妙相。
章台:街道名。在陕西长安县故城西南隅。汉代京兆尹张敞罢朝会,曾走马过章台街。这里代指官场。
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九问答
问:《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九》的作者是谁?
答: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九的作者是李贺
问: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九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九是唐代的作品
问: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九是什么体裁?
答:五绝
问: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 出自 唐代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九》
问: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 的下一句是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
问:出自李贺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贺名句大全
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九赏析
本首诗是组诗中的第十九首。李贺是唐室宗孙,系出郑王李亮之后。但积久年深,他这唐室宗枝,却早被皇家忘却,直败落到山坡村居、门庭冷落、甲蔬淡饭难于为继的清苦地步。尽管才华横溢,砺志苦读,诗名早著,但由于得不到力者的引荐,他终是不被赏识,只能挣扎于社会下层,于是带着忧愤之情创作了这组诗。
这组诗历来被认为非一时一地之作。吴企明《李贺集》则认为作于元和九年(814),时逢马年,诗人感慨万千,一气呵成创作了这组诗。
- 代人上段拂参政玉牒书成已六年,东游曾记此周旋。千龄令庆亨嘉会,二府新分造化权。咫尺云天依日月,斯须霖雨浃山川。应怜汩没尘埃者,白发青衫走道边。
- 残丝曲垂杨叶老莺哺儿,残丝欲断黄蜂归。绿鬓年少金钗客,缥粉壶中沈琥珀。花台欲暮春辞去,落花起作回风舞。榆荚相催不知数,沈郎青钱夹城路。
- 邻妇哭征夫双鬟初合便分离,万里征夫不得随。今日军回身独殁,去时鞍马别人骑。
- 凤栖梧 天台石桥冉冉轻云随杖屦。重叠岚光,花暗蒙蒙雨。大耳胡僧同笑语。苍苔石上松阴古。亭角玉龙泉两股。隔水招提,依约闻钟鼓。浴罢行吟披白羽。
- 偈薄福住杨歧,年来气力衰。寒风凋败叶,犹喜故人归。囉囉哩,拈上死柴头,且向无烟火。
- 春末寄周琏暮角含风雨气曛,寂寥莓翠上衣巾。道情不向莺花薄,诗意自如天地春。梦入乱峰仍履雪,吟看芳草只思人。手中孤桂月中在,来听泉声莫厌频。
- 登城奔走倦尘埃,登临亦快哉。江城含变态,踪迹共徘徊。古殿桐阴合,秋山晚翠开。相逢吟未足,更拟上高台。
- 萧参政挽诗二首东府才登用,南园即退藏。不欺身自正,无欲气能刚。士共悲梁坏,朝应惜鉴亡。臧孙宜有后,世出甲科郎。
- 朝中措(和赵黎州□□陪李参政壁游醴泉西园)沙堤除道火成城。换得午桥清。寒色般添酒令,野芳抵当鉶羹。松馨花气,岸容山意,浦思溪情。谁记一时胜引,坐中喜得间平。
- 瓜步阻风作牢落穷途暮,扁舟水四涯。十年长作客,万里得还家。云散山排仗,潮生浪趁衙。殷勤谢风马,为挂一帆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