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燕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翻译和注释
译文
在近已咫尺的阳春三月,在一户普通的老百姓家中 。
为了迎接新一年里燕子的归来,不放下破旧的帘子把房屋遮蔽起来。
一场春雨后燕子的翅膀上沾着丝丝的雨滴, 土地里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泥土香味,里面还混杂着雨滴砸落的花瓣。
燕巢早已筑修好了,连小燕子都长大了 。一人家一燕家两户家庭相伴着又度过了一个美丽的年华。
注释
①选自《全宋诗》卷二七二五(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葛天民,字无怀,南宋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有《无怀小集》。
②咫(zhí)尺:距离很近。比喻春天的短暂。咫,古代称八寸为咫。
迎燕问答
问:《迎燕》的作者是谁?
答:迎燕的作者是葛天民
问:迎燕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迎燕是宋代的作品
问:迎燕是什么体裁?
答:五律
问: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出自 宋代葛天民的《迎燕》
问: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的下一句是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问:出自葛天民的名句有哪些?
答:葛天民名句大全
迎燕赏析
燕子秋去春来,巢于檐下,民间视为吉祥物。“寻常百姓家”即借鉴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正因为燕子不嫌贫爱富、趋炎附势,主人也“不下旧帘遮”,热情的迎接燕子的归来。“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两句,更是把燕子看成生活的一部分了。
古诗中燕子往往象征着幸福的生活。它们双宿双飞,本诗中的燕子也在主人的檐下幸福的生活。燕子的自由自在,正是诗人隐居生活的反映;燕子之乐,足见诗人之乐。诗歌生动的描绘了燕子的生活习性,表达了燕子与老百姓的深厚情谊。
首句一个“咫”字,指八寸,也表现了暮春的转瞬即逝,抒发了作者对春的珍惜之情。“寻常百姓家”借用了刘禹锡的“飞入寻常百姓家”,歌颂了燕子不趋炎附势,不嫌贫爱富的质朴、高尚的品格,表达了燕子对百姓的眷恋。第三句“微”形容雨之小,描写了燕子在雨中穿梭无数次,为幸福的生活勤劳地筑巢,“泥香带落花”描写了春天温馨、幸福的场面。尾句是对燕子勤劳地赞美,也再次表现了人与燕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又是诗人幸福隐居生活的写照。
- 和袭美送孙发百篇游天台直应天授与诗情,百咏唯消一日成。去把彩毫挥下国,归参黄绶别春卿。闲窥碧落怀烟雾,暂向金庭隐姓名。珍重兴公徒有赋,石梁深处是君行。
- 杂曲歌辞。宫中乐楚塞金陵静,巴山玉垒空。万方无一事,端拱大明宫。霜霁长杨苑,冰开太液池。宫中行乐日,天下盛明时。柳色烟相似,梨花雪不如。春风真有意,一一丽皇居。月上宫花静,烟含苑树深。银台门已闭,仙漏夜沉沉。九重青锁闼,百尺碧云楼。明月秋风起,珠帘上玉钩。
- 秋夕书怀荒僻淹留岁已深,解龟无计恨难任。守方半会蛮夷语,贺厦全忘燕雀心。夜静倚楼悲月笛,秋寒奇支枕泣霜砧。宦情总逐愁肠断,一箸鲈鱼直万金。直气从来不入时,掩关慵更钓磻溪。斯文未丧宣尼叹,吾道将穷阮籍悲。轻粉覆霜凝夜砌,乱金铺菊织秋篱。南阳卧久无人问,薄命非才有可疑。
- 禽虫十二章燕违戊巳鹊避岁,兹事因何羽族知。疑有凤凰颁鸟历,一时一日不参差。水中科斗长成蛙,林下桑虫老作蛾。蛙跳蛾舞仰头笑,焉用鹍鹏鳞羽多。江鱼群从称妻妾,塞雁联行号弟兄。但恐世间真眷属,亲疏亦是强为名。蚕老茧成不庇身,蜂饥蜜熟属他人。须知年老忧家者,恐是二虫虚苦辛。阿阁鹓鸾田舍乌,妍蚩贵贱两悬殊。如何闭向深笼里,一种摧颓触四隅。兽中刀枪多怒吼,鸟遭罗弋尽哀鸣。羔羊口在缘何事,暗死屠门无一声。蟭螟杀敌蚊巢上,蛮触交争蜗角中。应是诸天观下界,一微尘内斗英雄。蟏蛸网上罥蜉蝣,反覆相持死始休。何异浮生临老日,一弹指顷报恩雠。蚁王化饭为臣妾,蜾母偷虫作子孙。彼此假名非本物,其间何怨复何恩。豆苗鹿嚼解乌毒,艾叶雀衔夺燕巢。鸟兽不曾看本草,谙知药性是谁教。一鼠得仙生羽翼,众鼠相看有羡色。岂知飞上未半空,已作乌鸢口中食。鹅乳养雏遗在水,鱼心想子变成鳞。细微幽隐何穷事,知者唯应是圣人。
- 送宋子华通判长沙骚人故悲秋,九辨播三楚。宋公旧题壁,文采照潭府。千载得君侯,遥遥接华绪。还当初秋天,又进湖湘艣。当家多胜事,此役可兼取。江山日日新,似若相劳苦。木脱献群峰,云生失前浦。况持别乘权,光华动徒旅。元戎下分庭,百吏群趋庑。后车载仁风,习习被南土。预知潢池盗,无复惊桴鼓。政当劝卖剑,不必禁挟弩。岭头镜面平,论赏骈圭组。临分一杯酒,不为离愁举。
- 偶题富贵来时人已老,光阴去后如何。有时无事閒思省,我独人间人岁多。
-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 吕与叔学士挽词言中谋猷行中经,关西人物数清英。欲过叔度留终日,未识鲁山空此生。论议凋零三益友,功名分付二难兄。老来尚有忧时叹,此涕无从何处倾。
- 留衢州王彦博周钦止徐审知风前柳欲千尺,雨后梅才一斑。邂逅纷纷桃李,飘零在在溪山。
- 依韵奉和经略司徒侍中寒食后池诗二首放怀吟笑艳阳天,谁似征西相国贤。春酒丁宁终席满,风花点检几枝全。柳间莺踏柔条软,池面鱼吹细浪圆。东阁恨参宾客晚,五湖那暇忆渔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