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至韶州先寄张端公使君借图经
愿借图经将入界,每逢佳处便开看。
注释
全唐詩:卷344
将至韶州先寄张端公使君借图经问答
问:《将至韶州先寄张端公使君借图经》的作者是谁?
答:将至韶州先寄张端公使君借图经的作者是韩愈
问:将至韶州先寄张端公使君借图经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将至韶州先寄张端公使君借图经是唐代的作品
问:将至韶州先寄张端公使君借图经是什么体裁?
答:七绝
问:曲江山水闻来久,恐不知名访倍难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曲江山水闻来久,恐不知名访倍难 出自 唐代韩愈的《将至韶州先寄张端公使君借图经》
问:曲江山水闻来久,恐不知名访倍难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曲江山水闻来久,恐不知名访倍难 的下一句是 愿借图经将入界,每逢佳处便开看。
问:出自韩愈的名句有哪些?
答:韩愈名句大全
将至韶州先寄张端公使君借图经赏析
作者:谢健朝
唐代文学家韩愈,大历年间(公元766—779年),其长兄韩会被贬韶州刺史,韩愈随兄南下,那时,他才十岁。两年后,其兄病故,韩愈随嫂郑氏返河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关中地区大旱失收,民不聊生,其时,唐德宗不准减免租税,身为监察御吏的韩愈即上疏为民请命。因措词激烈,触怒皇帝,结果被贬连州为阳山县令。韩愈重来粤北,入境先问俗——向张公使君借阅《韶州图经》(早期地方志书),即兴作诗云:
曲江山水闻来久,恐未知名访信难。
愿借图经将入界,亦逢佳处便开看。
可见,韩愈欲先知地方疆域沿革、民俗风物、山川地貌等情况,以便日后尽“守土者之责”。韩愈在阳山有惠政,但史籍无详细记载,只说他“有爱在民”,“民生子且字其姓”。
今阳山县城尚存他当年垂钓之处所,称“韩文公钓鱼台”,北面山崖石壁上有他的题字,叫“贤令山”。这也许是“有爱在民”的根据和后人对他敬仰的佐证吧?他在阳山很注重地方史志,常常把志乘作为教科书,故有“韩愈过岭,先借《韶州图经》”的佳话。他重来粤北多遗篇,有《燕喜亭记》、 《宿龙宫滩诗》、《贞女峡》、 《游同官峡》、 《别知赋》、 《送区册序》、 《衙斋有怀》和《湟水答张十一功曹》等。 (载1986.12.20《韶关报》)
- 西江月道,金鱼要换金丹,龟龄鹤算不知年,子其勉之,当遇赤城人矣。后于祝融峰遇圣师,指迷金丹大道,果应存无守有,顷刻而成之妙。乃知十余年间钻冰取火,盲修瞎炼,今一得永得,实在目前。因足前梦,为《西江月》调,以纪其实,并简同行。林质父。质父见和,意谓有道无丹,当求画前大易,遂与酬唱十首于后。四十修真学道,金鱼要换金丹。龟龄鹤算不知年。行满身冲霄汉。此事希夷玄奥,功参造化难言。眼前有药耀山川。好把元阳修炼。
- 初夏即事十二解王家尘柄绿琼香,萱草偷来柄更长。藏却柿红缨扫子,菖蒲节里放风光。
- 郢州道中见剌玫瑰花酴醾雨后飘春雪,芍药负前散晚霞。一种繁香伴行客,只应多谢剌玫花。
- 幽明吟明有日月,幽有鬼神。日月照物,鬼神依人。明由物显,幽由人陈。人物不作,幽明何分。
- 送晏太祝之宣城监税每爱昭亭傍,清滩石可数。两岸修竹林,孤城严晚鼓。自辨越人言,难廋楚乡语。郭门春聚船,江贾无多取。
- 和寺丞叔赐对亲奉玉音叙及家世韵心存魏阙江湖远,归觐重瞳日月明。遥忆五伦思一见,岂询宣室鬼神情。
- 遣悲怀三首·其一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荩箧 一作:画箧)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 题子瞻墨竹眼入毫端写竹真,枝掀叶举是精神。因知幻物出无象,问取人间老斲轮。
- 仁宗皇帝挽诗十首宝略嬉游少,珠宫艺学优。仙毫媚风帛,睿藻焕星钩。天极推神历,兵防演秘谋。飚流今已矣,长共糓林秋。
- 倪文举奉常将归东林,出示绮川西溪二赋,辄绮川亭上凌云赋,人在回仙旧游处。谁教书剑走长安,荻月霜枫等闲度。朱门不炙钓竿手,万卷难供折腰具。偶然把箸忆蓴羹,乞得闲官径呼渡。江涨桥头有渡船,船头历历东林路。云烟如画水如天,笑忆红尘问良苦。我亦吴松一钓舟,蟹舍漂摇几风雨。因君赋里说江湖,破帽蹇驴明亦去。鸡犬相闻望可见,鸥鹭同盟心亦许。相过得得款溪门,雪夜前村听鸣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