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和送牡丹韵

娉娉嫋嫋洛阳花,合在瑶池阿母家。
乞与老人浑不爱,白髯相对毵乌纱。

和送牡丹韵问答

问:《和送牡丹韵》的作者是谁?
答:和送牡丹韵的作者是刘过
问:和送牡丹韵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和送牡丹韵是宋代的作品
问:娉娉嫋嫋洛阳花,合在瑶池阿母家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娉娉嫋嫋洛阳花,合在瑶池阿母家 出自 宋代刘过的《和送牡丹韵》
问:娉娉嫋嫋洛阳花,合在瑶池阿母家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娉娉嫋嫋洛阳花,合在瑶池阿母家 的下一句是 乞与老人浑不爱,白髯相对毵乌纱。
问:出自刘过的名句有哪些?
答:刘过名句大全

0
纠错
猜你喜欢
  •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绝句二首
    乱山环合疑无路,小径萦回长傍溪。仿佛梦中寻蜀道,兴州东谷凤州西。日色映山才到地,雪花铺草不曾消。睛寒不及阴寒重,搅箧犹存未著貂。
  • 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云天。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 征招
    篷方底,舟师行歌,徐徐曳之如偃卧榻上,无动摇突兀势,以故得尽情骋望。予欲家焉而未得,作徵招以寄兴。徵招、角招者,政和间,大晟府尝制数十曲,音节驳矣。予尝考唐田畸声律要诀云:徵与二变之调,成非流美,故自古少徵调曲也。徵为去母调,如黄钟之徵,以黄钟为线,不用黄钟乃谐。故随唐旧谱,不用母声,琴家无媒调、商调之类。皆徵也,亦皆具母弦而不用。其说详于予所作琴书。然黄钟以林钟为徵,住声於林钟。若不用黄钟声,便自成林钟宫矣。故大晟府徵调兼母声,一句似林钟均,所以当时有落韵之语。予尝使人吹而听之,寄君声于臣民事物之中,清者高而亢,浊者下而遗,万宝常所谓宫离而不附者是已。因再三推寻唐谱并琴弦法而得其意。黄钟徵虽不用母声,亦不可多用变徵蕤宾、变宫庆钟声。若不用黄钟而用蕤宾、应钟,即是林钟宫矣。余十一均徵调傲此。其法可谓善矣。然无清声,只可施之琴瑟,难入燕乐。故燕乐阙徵调,不必补可也。此一曲乃予昔所制,因旧央正宫齐天乐慢前两拍是徵调,故足成之。虽兼用母声,较大晟央为无病矣。此曲依晋史名曰黄钟下微调、角招曰黄钟清角调潮回却过西陵浦,扁舟仅容居士。去得几何时,黍离离如此。客途今倦矣。漫赢得、一襟诗思。记忆江南,落帆沙际,此行还是。迤逦。剡中山,重相见、依依故人情味。似怨不来游,拥愁鬟十二。一丘聊复尔。也孤负、幼舆高志。水洪晚,漠漠摇烟,奈未成归计。
  • 蔷薇花
    晓风抹尽燕支颗,夜雨催成蜀锦机。当昼开时正明媚,故乡疑是买臣归。
  • 长沙六快诗
    湖外风物奇,长沙信难续。衡峰排古青,湘水湛寒绿。舟楫通大江,车轮会平陆。昔贤官是邦,仁泽流丰沃。今贤官是邦,刳啖人脂肉。怀昔甘棠花,伤今猛虎毒。然此一郡内,所乐人才六。漕与二宪僚,守连两通属。高堂日暮会,深夜继以烛。帏幕皆绮纨,器皿尽金玉。歌喉若珠累,舞腰如素束。千态与万状,六人欢不足。因成快活诗,荐之尧舜目。
  • 次李韵
    见危致命欲时清,万里祈通两国情,尝尽艰难徒自苦,著成纪咏待谁明。瑶琴漫鼓思归引,玉笛休吹逐舞声。遥夜肯来同晤语,消忧岂待赐宣城。
  • 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 绍兴祀神州地祗十六首
    [姑洗为徴]块圠无垠,磅礴罔测。山盈川冲,自生自殖。其报惟河,率礼靡闷。亿万期年,功被无极。
  • 清平乐
    心期休问。只有尊前分。勾引行人添别恨。因是语低香近。劝人满酌金锺。清歌唱彻还重。莫道后期无定,梦魂犹有相逢。
  • 龙眠墨梅
    江南一枝春,岁久暗香灭。怪得深夜寒,荒村映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