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夏州城楼
万里山河唐土地,千年魂魄晋英雄。
离心不忍听边马,往事应须问塞鸿。
好脱儒冠从校尉,一枝长戟六钧弓。
翻译和注释
译文
我独自一人倚偎高楼怅然远望,无限寒意的边城戍旗飘扬猎猎生风。
万里山河都是大唐的土地,在这土地上千百年来有多少戍边英雄为国献身捐躯。
边疆的愁苦不忍心去倾听,以往的事情不堪去询问。
最好脱掉文人的帽子去当一个武官,拿起武器去保卫国土立功边疆。
注释
夏州:即赫连勃勃修建的统万城,北魏置夏州,唐为朔方节度使所辖。又名榆林,城在无定河支流清水东岸;紧倚长城,向来以险隘著称。故址在今陕西省靖边县境内。
猎猎:风声。
戍(shù)旗:要塞戍之旗。
危楼:高楼。
唐土地:指包括夏州在内的唐朝广阔国土。
千古魂魄(pò)晋英雄:晋朝时期,北方大乱,五胡乱华,先后建有十六国,其中匈奴人、大夏世祖赫连勃勃,就是夏州城建城之人(当时叫做统万城)。大夏建国后,晋朝和大夏国的赫连勃勃作战于统万城,边塞战士死伤阵亡极多。
离心:别离之情。
边马:边塞地区的马。
塞鸿(hóng):边塞的大雁。塞鸿秋季南来,春季北去,故古人常以之作比,表示对远离家乡的亲人的怀念。边塞鸿雁可以寄书,古人有“雁足传书”的故事。
儒冠:儒生戴的帽子,表明他们的身份,但不一定有特定社会地位。
校尉:武职名。隋唐为武教官,位次将军。
六钧(jūn)弓:钧是古代重量计量单位之一,一钧相当于三十斤,六钧即拉力一百八十斤,用来比喻强弓。
登夏州城楼问答
问:《登夏州城楼》的作者是谁?
答:登夏州城楼的作者是罗隐
问:登夏州城楼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登夏州城楼是唐代的作品
问:登夏州城楼是什么体裁?
答:七律
问:寒城猎猎戍旗风,独倚危楼怅望中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寒城猎猎戍旗风,独倚危楼怅望中 出自 唐代罗隐的《登夏州城楼》
问:寒城猎猎戍旗风,独倚危楼怅望中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寒城猎猎戍旗风,独倚危楼怅望中 的下一句是 万里山河唐土地,千年魂魄晋英雄。
问:出自罗隐的名句有哪些?
答:罗隐名句大全
登夏州城楼赏析
此诗载于《全唐诗》,《乾隆宁夏府志》与《朔方道志》亦收录此诗。罗隐是个十试不第的读书人,但据说是因为人很丑才屡试不中,因此郁郁不得志。罗隐由于科考屡屡失败,曾经起过投笔从戎之心,于是在登夏州城楼时写下了这首诗。
此诗吊古伤今,慷慨激越,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唐末七律的独特成就。清人洪亮吉《北江诗话》评曰:“七律至唐末造,惟罗昭谏最感慨苍凉,沉郁顿挫,实可以远绍浣花,近俪玉溪。盖由其人品之高,见地之卓,迥非他人所及。次则韩致尧之沉丽,司空表圣之超脱,真有念念不忘君国之思。孰云吟咏不以性情为主哉!若吴子华之悲壮,韦端己之凄艳,则又其次也。”此诗颈联“离心不忍听边马,往事应须问塞鸿”,沉郁有味,有无穷牢愁见于言外。由登楼兴叹,逼出结联投笔从戎之意。然亦非抒其壮志,而是发其余悲。虽“棱棱有骨”(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却不免衰飒,终是晚唐风调。
- 寄蕲簟与蒲传正兰溪美箭不成笛,离离玉筋排霜脊。千沟万缕自生风,入手未开先惨忄栗。公家列屋闲蛾眉,珠帘不动花阴移。雾帐银床初破睡,牙签玉局坐弹棋。东坡病叟长羁旅,冻卧饥吟似饥鼠。倚赖春风洗破衾,一夜雪寒披故絮。火冷灯青谁复知,孤舟儿女自嚘咿。皇天何时反炎燠,愧此八尺黄琉璃。愿公净埽清香阁,卧听风漪声满榻。习习还从两腋生,请公乘此朝阊阖。
- 伤我马词生于碛砺善驰走,万里南来困丘阜。青菰寒菽非适口,病闻北风犹举首。金台已平骨空朽,投之龙渊从尔友。
- 奉圣旨赋牡丹花栽培终得近天家,独有芳名出众花。香递暖风飘御座,叶笼轻霭襯明霞。纵吟宜把红牋襞,留赏惟张翠幄遮。深觉侍臣千载幸,许随仙仗看秾华。
- 六言二首黄卷箧中昆友,白醪杯裹圣贤。我愿长闲足矣,人怜独处萧然。
- 东峰亭各赋一物得寒溪草幂zx溪边草,游人不厌看。馀芳幽处老,深色望中寒。幸得陪情兴,青青赏未阑。
- 秘阁檐摧李监仁甫得湖北漕用温公故事作小诗台门屋坏中丞去,秘阁檐摧少令归。赖有温公遗事在,故应早晚入黄扉。
- 捣练子捣练子,赋梅枝。暖借东风次第吹。自是百花留不住,让教先发放春归。
- 寄张君玉橘亭一别五回冬,寤寐何曾置此翁。二十五声秋后点,八千里外月明中。夫君不寄平安信,而我方栖簿领丛。三峡江高天共远,侧身西望兴何穷。
- 过广安军王恭父大著墓与君执友共为郎,尚忆松江送客艎。在昔清班方衮衮,至今衰草恨茫茫。百年名世嗟天丧,一日修文在旁傍。云槚风杉空挂剑,不胜老泪洒危冈。
- 午睡梅黄雨足喜初晴,投枕华胥梦已成。帐底香云凝未散,手中书卷堕无声。簟纹似水飞蝇避,鼻息如雷稚子惊。痴腹便便竟何有?已将嘲弄付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