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祝英台近

挂轻帆,飞急桨,还过钓台路。
酒病无聊,敧枕听鸣橹。
断肠簇簇云山,重重烟树,回首望、孤城何处。
闲离阻。
谁念萦损襄王,何曾梦云雨。
旧恨前欢,心事两无据。
要知欲见无由,痴心犹自,倩人道、一声传语。

翻译和注释

译文
船帆轻挂,大桨急飞,过了一城又一城,到了严子陵垂钓的江滨。喝酒过度,必成病态,以至郁闷而精神空虚。只有依靠枕头,听那大桨发出的叫声可资慰藉,极为悲痛的断肠游子型的外任官苏轼,眼前闪现着的是丛列成行的云雾缭绕的山峰,烟雨重重笼罩的树林。回过头去看,桐庐县城在哪里呢?已经看不到了。
但是顷刻之间就要离开了,分别的愁绪更加使人变得憔悴。那就只有从朝云暮雨的巫山男女欢会的神话梦幻中寻求解脱。不论旧愁还是新欢,对山村的思念也没有了。不大可能再看到山村人了,但是对他们的痴情和思念没变。只有求别人带去一首词。

注释
祝英台近:词牌名。又名《宝钗分》、《月底修箫谱》、《燕莺语》、《寒食词》。双调77字,有平韵、仄韵两体。
钓台路:钓鱼台水路。钓台,指东汉.严子陵垂钓处,在浙江桐庐城西十五公里的富春江滨。
攲(yǐ)枕:依靠枕头。
鸣舻(lú):发出叫声的大桨。
簇簇:丛列成行的样子。
孤城:指桐庐县城。
闲:顷刻。
离阻:分离,阻隔。
萦损:愁思郁结而憔悴。
云雨:比喻男女欢会。
无由:没有办法。
犹自:尚,依然是。
倩人:恳求别人。
道:同“蹈”,赴。
传语:把一方的话传到另一方。

祝英台近问答

问:《祝英台近》的作者是谁?
答:祝英台近的作者是苏轼
问:祝英台近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祝英台近是宋代的作品
问:祝英台近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挂轻帆,飞急桨,还过钓台路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挂轻帆,飞急桨,还过钓台路 出自 宋代苏轼的《祝英台近》
问:挂轻帆,飞急桨,还过钓台路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挂轻帆,飞急桨,还过钓台路 的下一句是 酒病无聊,敧枕听鸣橹。
问:出自苏轼的名句有哪些?
答:苏轼名句大全

祝英台近赏析

熙宁六年(1073年)二月。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视察富阳、新城、风水洞、桐庐,过严陵濑(tǎ)后返回杭州,作该词哀叹民生的多艰。

0
纠错
猜你喜欢
  • 韩京叔古木寒泉图
    朝来我梦三伟人,振袂而入清风生。扫门坐需佳客至,邻叟醉墨俄然成。古木昂藏出涧壑,下临百丈寒泉清。高冠长剑万夫望,其傍锄笠两耦耕。岁寒坐对亦已久,东风看取岩穴春。卧龙腾骧碧落上,南山夜半雷雨惊。
  • 致仕后即事
    沉绵分已饯余生,造物苛留未遣行。今日下床还健在,一编来就小窗明。
  • 用陈和你太博韵题江州高远亭四首
    久说匡庐喜暂经,遐观但觉眼青青。倚栏万事双颓鬓,抚掌千年一古亭。珠玉名章方竞赋,江山喜色已先形。我来落笔真如且,撩得诗狂不为醒。
  • 贻庐岳陈沆秀才
    为儒老双鬓,勤苦竟何如。四海方磨剑,空山自读书。石围泉眼碧,秋落洞门虚。莫虑搜贤僻,征君旧此居。
  • 再赋酬吴鞠潭
    酌酒酬春醉晚红,谁知书剑两无功。渔竿冷浸半丝月,牛背闲消一笛风。仙梦不随狂蝶乱,家书只倩素鱼通。友声更拟迁乔去,底似人情较异同。
  • 秋日登郡楼二首
    秋水已复漕,秋风初怒号。天容霜后净,山势北来高。
  • 满江红
    为忆仙姿,相思恨、缠绵未足。从别后、沈郎消瘦,带围如束。消息三年沈过处,关山千里无飞肉。算谁知、中有不平心,弹棋局。空想像,金钗卜。时畏玩,回纹曲。许何时重到,琐窗华屋。长得一生花里活,软红深处鸳鸯宿。也胜如、骑马著征衫,京尘扑。
  • 次韵梁粹
    只与青山对成居,白云侵屦有诗无。故人咫尺隔千里,明月婵娟共一壶。鸥鹭盟应怜久客,梧桐雨亦问归涂。近来煞得秋风力,老桂吹香满座隅。
  • 铜雀砚
    魏宫歌舞已成尘,重见陶家几世孙。铜雀不鸣唯解渴,管城何罪遽遭髠。
  • 题寒草岩
    寒草岩前春鸟啼,桃花无数点清溪。我行已到神仙窟,不比渔郎此路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