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法曲献仙音·秋晚红白莲

风拍波惊,露零秋觉,断绿衰红江上。
艳拂潮妆,澹凝冰靥,别翻翠池花浪。
过数点斜阳雨,啼绡粉痕冷。
宛相向。
指汀洲、素云飞过,清麝洗、玉井晓霞佩响。
寸藕折长丝,笑何郎、心似春荡。
半掬微凉,听娇蝉、声度菱唱。
伴鸳鸯秋梦,酒醒月斜轻帐。

注释

①断绿衰红:一本作“断红衰白”。
②潮:一本作“朝”。
③宛相向:一本以此三字作上片结句。
④笑何郎、心似春荡:一本作“何郎心、似春风荡”。
⑤听娇蝉、声度菱唱:一本作“娇蝉声、远度菱唱”。

法曲献仙音·秋晚红白莲问答

问:《法曲献仙音·秋晚红白莲》的作者是谁?
答:法曲献仙音·秋晚红白莲的作者是吴文英
问:法曲献仙音·秋晚红白莲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法曲献仙音·秋晚红白莲是宋代的作品
问:法曲献仙音·秋晚红白莲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风拍波惊,露零秋觉,断绿衰红江上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风拍波惊,露零秋觉,断绿衰红江上 出自 宋代吴文英的《法曲献仙音·秋晚红白莲》
问:风拍波惊,露零秋觉,断绿衰红江上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风拍波惊,露零秋觉,断绿衰红江上 的下一句是 艳拂潮妆,澹凝冰靥,别翻翠池花浪。
问:出自吴文英的名句有哪些?
答:吴文英名句大全

法曲献仙音·秋晚红白莲赏析

  “法曲献仙音”,又名“越女镜心”、“献仙音”。陈旸《乐书》:“法曲兴于唐,其声始出清商部,比正律差四律,有铙、钹、钟、磬之音。《献仙音》其一也。”又云:“圣朝法曲乐器,有琵琶、五弦筝、箜篌、笙笛、觱篥、方响、拍板,其曲所存,不过道调望瀛,小石献仙音而已。其余皆不复见矣。”《乐章集》、《清真集》并入“小石调”,《白石道人歌曲》入“大石调”。周、姜两家句豆大体相同。九十二字,前片八句三仄韵,后片九句五仄韵。前片结尾是以一去声字领下五言两句,后片结尾是以一去声字领下四言一句、六言一句,周、姜全同。

  “风拍”三句。开头两句对仗。此言深秋时节,江湖上生长着的荷花,被风浪摧打得叶断梗折、花瓣零落,一派萧瑟之景。“艳拂”三句,言放在室中的盆栽荷花却仍旧生气勃勃,红白莲花随着金风在水盆上起伏不停。以此与上三句的江湖上荷花作比,并切入题意。“过数点”两句,言随着夕阳的折射,空中飘来几点雨丝。此种意境与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词中的“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异曲同工,都写出了秋天的气候变化。雨丝挂在红白莲花上,使词人觉得莲花也在为秋尽冬临而流泪悲哀。

  “宛相向”三句,述清晨莲花。言清晨,当玉井星坠向西边,彩霞从东方闪现之时,红白莲花随着微风发出飒飒的响声,并散发出浓郁的香气。它们相对而玉立,仿佛两个娇女子在喁喁而语,并指点着说:“你看,你看,有一朵白云已经飞过了那远处小岛的上空。”“玉井”,即参星下四小星名。“寸藕”两句。言盆栽荷花的藕根虽短,但是如果折断它,那未其藕丝是抽扯不绝的,这就是“藕断丝连”啊。词人由此又联想到自己与爱人虽也是分隔两地,但心常思之也。“何郎”,即三国时的何逊,人称粉面何郎。这里借代词人自己。“半掬”两句。“掬”,离也。此言红白莲若即若连,似乎也感受到深秋的微凉,再听见寒蝉凄切,仿佛正在歌着《菱唱》曲,使寒意更加浓厚。“伴鸳鸯”两句,言盆栽的红白莲像鸳鸯般双宿水上,词人对花饮酒,自是一大雅事也。可是他偏不写饮酒,而是写酒醒后才发觉人已在床上,时候也不早了。这一曲笔,道出此词其实是词人的追忆之作也。

  全词以拟人手法,写活了红白双莲,并衬以词人自己的联想,写花即写人也。

0
纠错
猜你喜欢
  • 题南平后园牡丹
    暖披烟艳照西园,翠幄朱栏护列仙。玉帐笙歌留尽日,瑶台伴侣待归天。香多觉受风光剩,红重知含雨露偏。上客分明记开处,明年开更胜今年。
  • 题兰陵王碑阴
    齐室生武贤,兰陵乃颇牧。析瓜飨虎士,餍饫比粱肉。金墉免胄战,破阵何神速。乐府有遗声,当歌凯旋曲。盘宗既不寿,霸祚宜尔促。十代六百年,人间换陵谷。荒途接幽垅,谁复禁樵牧。窆石半欹摧,钩锄断鳌足。苍苔蚀瑑刻,仰睇眩尘目。操翰无愧辞,千言不为辱。流湍啮马鬣,客土日危蹙。霪潦并年间,弥漫即川陆。昔多万两送,今无一抔筑。人生妄区别,共尽同草木。何待雍门弹,令君泪盈匊。
  • 和曾守东郊赏梅兼送范子芬
    溪曲山横动晓光,天开玉雪照崇冈。不妨花陌依微雨,为洗春风澹薄妆。送别休歌河满子,相思留待返魂香。坐中客已无肠断,何况离声更抑扬。
  • 涧雨
    飘飘雨色乱,终日悮闻声。钓客呼持笠,牧童喜啜羹。轻香树下满,余响谷中清。为谢登临者,枕流洗耳倾。
  • 重阳前二日喜雨答泗州郭从事
    雨洗淮天旱始摧,正堪凭远上高台。萸津菊润斋醅熟,共助重阳辟恶杯。
  • 杭州还乡和尚唱
    还乡寂寂杳无踪,不挂征帆水陆通。蹋得故乡回地稳,更无南北与西东。
  • 对秋有感
    风倍凄凉月倍明,人间占得十分清。可怜宋玉多才子,只为多情苦怆情。
  • 余皮
    小试屠龙技已成,遗踪千载讋英灵。舳舻不骇风波恶,烟雨时闻草木腥。
  • 送郑丈赴建宁五首
    有志虽身健,开心在岁寒。一时诸老尽,多见大名难。湖海方连旱,瓯闽适少宽。为州人不乏,千万强加餐。
  •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结夏已十日,那事无消息。云在岭头闲,水流何太急。法法不隐藏,古今无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