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似白鹭、纷纷去。
试盝幞头谁与度。
八厢儿事,两员直殿,怀挟无藏处。
时辰报尽天将暮。
把笔胡填备员句。
试问闲愁知几许。
两条脂烛,半盂馊饭,一阵黄昏雨。
翻译和注释
译文
恰好雨后道路泥滑,举子们都穿上钉鞋去往京城之内,身着白衣的考生好似群群白鹭,涌向考场。携着试盝,戴着各式幞头。考场兵士武官众多,想要怀中挟带资料也无可能。
时间一点点过去,天色将晚,困坐场屋的举子一筹莫展,只好胡乱写上几句充数。要问困苦难受之情有多深?只有两根蜡烛,半碗馊饭,一阵让人更感更感凄苦的黄昏雨。
注释
祥符路:借指京城之内。
盝:古代的一种竹匣。
幞头:为宋人通用头巾,以桐木衬里,加上条巾垂脚,形式多样。
八厢儿事: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诸州府得解士人赴省闱》条记:“其士人在贡院中,自有巡廊军卒赍砚水、点心,泡饭、茶、酒、菜、肉之属货卖。亦有八厢太保巡廊事。”南宋制度多承袭北宋,故《梦粱录》所记也可供参考。
备员:充数、凑数。谓居官有职无权或无所作为。
盂: 盛饭的器皿。
青玉案问答
问:《青玉案》的作者是谁?
答:青玉案的作者是佚名
问:青玉案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青玉案是宋代的作品
问:青玉案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钉鞋踏破祥符路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钉鞋踏破祥符路 出自 宋代佚名的《青玉案》
问:钉鞋踏破祥符路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钉鞋踏破祥符路 的下一句是 似白鹭、纷纷去。
问:出自佚名的名句有哪些?
答:佚名名句大全
青玉案赏析
词的下片写举子在考场中的困窘愁苦之态。“时辰报尽天将暮”,时间一点点过去。困坐场屋的举子一筹莫展 ,文思滞钝 ,天色已暮 ,只得敷衍了事,“把笔胡填备员句”。天黑前必须交卷,他大约一整天都无从下笔,临到交卷前便只好胡乱写上几句充数。这两句写出举子考试时无可奈何的心情和困窘情状。考试既不如意,头昏眼花,饥肠辘辘,面对暗淡的烛光和难咽的馊饭,苦不堪言。若是小园闲庭或高楼水榭,徙倚徘徊之时,“一阵黄昏雨”倒能增添一点诗情雅趣。可是举子们此时还有什么诗情雅趣,黄昏之雨只能使心情更加烦乱,更感凄苦了。在备述举子奔忙、进入考场、考试情况等狼狈困苦的意象之后,结句忽然来一笔自然现象的描写,好似景结情,补足了举子们黄昏的难堪环境氛围。
这首词嘲讽那些久困场屋、才学浅陋而又热衷科举的士人,用漫画的夸张手法描绘出举子赴省试的狼狈可笑形象。
- 别鄞女行年三十已衰翁,满眼忧伤只自攻。今夜扁舟来诀汝,死生从此各西东。
- 道希法师求法西域终于庵摩罗跋国后…聊题一绝百苦忘劳独进影,四恩在念契流通。如何未尽传灯志,溘然于此遇途穷。
- 次允杰五首魏公间气孰能俦,织若登梯量自优。父母床无烹子刃,相公腹有济川舟。江山这外云端鹤,天地中间海上鸥。学进识明涵受阔,连天远水月明楼。
- 赋林氏集云庵云入此山深,余常拄瘞行。客樵分茗处,碑碛半苔侵。地僻终招隐,池清独照心。顺宁皆是道,谨勿厌书林。
- 英宗皇帝挽辞二首玉册上鸿名,犹残警跸声。忽辞千岁祝,虚卜五年征。羽卫悲哀送,山陵指顾成。讴歌归圣子,世孝在持盈。
- 老翁真个似童儿汲井埋盆作小池退这句也去风谁镌紫石仅如斗,我贮清泉将作池。养得小鱼终日看,老翁真个似童儿。
- 答景毫宣徽吴尚书见寄短偈玉帐论兵罢,东方静守藩。有尘都是客,无法可容言。海鸟逢觞怯,醯鸡恋甕喧。因公四句惠,弥觉对酬烦。
- 曲江亭望慈恩寺杏园花发渚亭临净域,凭望一开轩。晚日分初地,东风发杏园。异香飘九陌,丽色映千门。照灼瑶华散,葳蕤玉露繁。未教游妓折,乍听早莺喧。谁复争桃李,含芳自不言。
- 祝英台(丁巳晚春访杨西村,湖上怀旧)小船儿,双去橹。红湿海棠雨。燕子归时,芳草暗南浦。自从翠袖香消,明榼声断,怕回首、旧寻芳处。向谁语。可怜金屋无人,冷落凤箫谱。翠入菱花,蛾眉为谁妩。断肠明月天涯,春风海角,恨不做、杨花飞去。
- 偈颂一百零四首八月秋,何处热,尽大地,一团铁。衲僧家向南北东西,草鞋跟踏得裂,拄杖头挑得折。蓦劄相逢,德山棒,临济喝,百怪千妖,如何计结。{左口右恶},邪法难扶,莫说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