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
有诗便写,无酒重赊,山声野调欲唱些,俗事休说。
问青天借得松间月,陪伴今夜。
长安此时春梦热,多少豪杰,明朝镜中头似雪,乌帽难遮。
星般大县儿难弃舍,晚入庐山社。
比及眉未攒,腰已折,迟了也去官陶靖节!
翻译和注释
译文
先生我喝得醉了,仆童好好地搀扶着。
有诗马上就写,说有酒喝就再去赊。
山声小调想要唱一些、那些俗事咱不说,
且向青天借一些松间的靖月,陪伴俺度过今夜。
长安城里这时候春梦非常热。多少英雄豪杰,
一天过后靖天早晨的靖镜中就白发如雪,那么点几的乌纱帽实在难遮。
多少可怜的人,星星大个县官也不能舍,晚年则才想着要出家入什么白莲社、等到你加入白莲社,
腰也经过多少次地向人折,一切都已经晚了迟了许多。看看,那才是抛弃乌纱帽的陶靖节。
注释
三棒鼓声频:元代时令小调,所属官调不靖,元散曲中仅曹德有出一曲。曲调弄三叠,构成急促的三棒鼓声。
先生:指陶渊靖。
长安:指京城。
春梦热:借用“黄粱一梦”典故,意谓京城里在朝百官此刻正做耆飞黄腾达的美梦。
乌帽:指官帽。
庐山社:慧远法师在庐山东林寺创建佛门白莲社。
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问答
问:《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的作者是谁?
答: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的作者是曹明善
问: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是元代的作品
问: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是什么体裁?
答:散曲
问:先生醉也,童子扶者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先生醉也,童子扶者 出自 元代曹明善的《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
问:先生醉也,童子扶者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先生醉也,童子扶者 的下一句是 有诗便写,无酒重赊,山声野调欲唱些,俗事休说。
问:出自曹明善的名句有哪些?
答:曹明善名句大全
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赏析
这首曲是作者在观赏《渊明醉归图》时,有感于社会现实,在画轴上留下了这首曲子。“先生醉也,童子扶者。有诗便写,无酒重赊,山声野调欲唱些,俗事休说。”这几句描摹了一个隐居者的形象,不禁令人想起李白的《将进酒》中“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的诗句,一杯美酒,一位隐士,兴之所至,随笔写来——这是多么惬意的场景啊!也暗中寄托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俗事”即尘俗之事,指追求功名富贵等,与下文“长安此时春梦热”相照应,讽刺了人们一心求取功名的社会现实。“多少豪杰,明朝镜中头似雪,乌帽难遮。星般大县儿难弃舍,晚入庐山社。比及眉未攒,腰曾折,迟了也,去官陶靖节。”这是规劝朝中为官者早日归隐山林,免得落下凄惨的下场。“腰曾折”一句,化用了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诗句,更加强了对这种做法的否定。这首曲通俗易懂,委婉地表达了作者追寻隐逸的情调。
- 和刘后村杂兴几年待漏趣朝班,乞得閒身返故山。公论尽归恩怨外,清谈不落是非间。屠龙肯信无高手,画虎虽成亦强颜。马革裹尸徒自壮,争如投老得生还。
- 宣静三台 呜鹤余音卷一自小飘蓬,身心落魄,云游多在山东。世间事,看破浑是假,想荣华犹似梦中。盖个庵儿,隈山靠水,栽松种竹成林。炕暖窗明,乐清闲、胜竞利名。月朗山东,凉风细细,南溪绿水粼粼。渐炼得方寸如灰冷,一阳生,玉鼎自温。秀气氤氲,仙花烂熳,芳芬开遍黄庭。玉女金童,采将来、炼就紫金。运转三关,驱回四象,冲和一点灵明。气结神凝。听笙箫、一派乐音。夙世前缘,生逢正教,全真妙道幽深。行满功成,跨鸾鹤上太
- 江西道院集戊申四月九日得请补外初出国门宿出却金宫入梵宫,翠微绿雾染衣浓。三年不识西湖月,一夜初闻南涧锺。藏室蓬山真昨戏,园翁溪友得今从。若非朝士相追送,何处冥鸿更有踪。
- 送襄阳郑帅唐老郑侯骨相非复常,伏犀贯额面正方。声名赫奕勤天子,家世富贵连椒房。武能防秋北平道,文全落笔中书堂。畿西谋帅国大事,当宁久弄黄金章。一朝丹诏自天下,两班仰首看腾骧。郑侯此行端可羡,绣旗皂纛戈如霜。三更传令出玉帐,平旦按阵来球场。宿兵万灶尽貔虎,牧马千群皆驌驦。酒酣赋诗幙府和,纵横健笔谁能当?虽然郑侯志意远,虎视直欲吞北荒。榆林雁门塞垣紫,孟津砥柱河流黄。出师有路吾能说,直自襄阳向洛阳。
- 松雪霜知劲质,今古占嘉名。断砌盘根远,疏林偃盖清。鹤栖何代色,僧老四时声。郁郁心弥久,烟高万井生。
- 读留侯传覆楚雠韩势有馀,男儿遭遇更难如。偶成汉室千年业,只读圯桥一卷书。翻把壮心轻尺组,却烦商皓正皇储。若能终始匡天子,何必□□□□□。
- 题族子霆伯西征录閒味西征录,霜橙嚼脍虀。俊声压湖北,诗派接江西。镇日心相忆,何时手重携。相期一樽酒,重与叩云溪。
- 人生天地间天无私覆心,地无私载德。人生天地间,荣辰何相隔。农者不释耒,朱门列鼎食。巧妇不下机,公子罗纨饰。富贵岂劳心,饥寒空努力。惟有北邙山,冢墓皆荆棘。
- 经李白墓夜郎归未老,醉死此江边。葬阙官家礼,诗残乐府篇。游魂应到蜀,小碣岂旌贤。身没犹何罪,遗坟野火燃。
-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一夜雨声滴滴,元是檐前雪消。冷地令人忆著,相国寺里芭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