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朝归
珠帘院落,人静雨疏烟细。
横斜带月,又别是、一般风味。
金尊里。
任遗英乱点,残粉低坠。
惆怅杜陇当年,念水远天长,故人难寄。
山城倦眼,无绪更看桃李。
当时醉魄,算依旧、裴回花底。
斜阳外。
谩回首、画楼十二。
远朝归问答
问:《远朝归》的作者是谁?
答:远朝归的作者是赵耆孙
问:远朝归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远朝归是宋代的作品
问:远朝归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金谷先春,见乍开江梅,晶明玉腻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金谷先春,见乍开江梅,晶明玉腻 出自 宋代赵耆孙的《远朝归》
问:金谷先春,见乍开江梅,晶明玉腻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金谷先春,见乍开江梅,晶明玉腻 的下一句是 珠帘院落,人静雨疏烟细。
问:出自赵耆孙的名句有哪些?
答:赵耆孙名句大全
- 閒眠二首乍暖经行久,新凉出浴初。酒酣春昼永,食饱午钟余。我懒喜聊复,君閒应乐胥。年来苦奔走,此味竟何如。
- 九子峰小大扶携作伴行,欢然恋恋意相倾。信知万古山头石,还有人间母子情。
- 驳复仇议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当时谏臣陈子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臣窃独过之。 臣闻礼之大本,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凡为子者杀无赦。刑之大本,亦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凡为理者杀无赦。其本则合,其用则异,旌与诛莫得而并焉。诛其可旌,兹谓滥;黩刑甚矣。旌其可诛,兹谓僭;坏礼甚矣。果以是示于天下,传于后代,趋义者不知所向,违害者不知所立,以是为典可乎?盖圣人之制,穷理以定赏罚,本情以正褒贬,统于一而已矣。 向使刺谳其诚伪,考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则刑礼之用,判然离矣。何者?若元庆之父,不陷于公罪,师韫之诛,独以其私怨,奋其吏气,虐于非辜,州牧不知罪,刑官不知问,上下蒙冒,吁号不闻;而元庆能以戴天为大耻,枕戈为得礼,处心积虑,以冲仇人之胸,介然自克,即死无憾,是守礼而行义也。执事者宜有惭色,将谢之不暇,而又何诛焉? 其或元庆之父,不免于罪,师韫之诛,不愆于法,是非死于吏也,是死于法也。法其可仇乎?仇天子之法,而戕奉法之吏,是悖骜而凌上也。执而诛之,所以正邦典,而又何旌焉? 且其议曰:“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仇,其乱谁救?”是惑于礼也甚矣。礼之所谓仇者,盖其冤抑沉痛而号无告也;非谓抵罪触法,陷于大戮。而曰“彼杀之,我乃杀之”。不议曲直,暴寡胁弱而已。其非经背圣,不亦甚哉! 《周礼》:“调人,掌司万人之仇。凡杀人而义者,令勿仇;仇之则死。有反杀者,邦国交仇之。”又安得亲亲相仇也?《春秋公羊传》曰:“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父受诛,子复仇,此推刃之道,复仇不除害。”今若取此以断两下相杀,则合于礼矣。且夫不忘仇,孝也;不爱死,义也。元庆能不越于礼,服孝死义,是必达理而闻道者也。夫达理闻道之人,岂其以王法为敌仇者哉?议者反以为戮,黩刑坏礼,其不可以为典,明矣。 请下臣议附于令。有断斯狱者,不宜以前议从事。谨议。
- 书彭秋卷末雨露凄其厚地阴,千秋宰木是衣襟。君看江头寒食日,谁不邙山路上心。勿剪世无嘉树传,相寻事有后来吟。相堂翁仲曾传语,所谓天光要下临。
- 题喜鹊栖树梳翎刷羽立高柯,不落人间小风罗。一点通灵良不谬,檐头报我喜还多。
- 鹊桥仙(七夕)断虹霁雨,余霞送日,帘卷西楼月上。银河风静夜无波,天亦为、云軿相访。蛛丝有恨,鹊桥何处,回首又成惆怅。长江滚滚向东流,写不尽、别离情状。
- 送三八弟归九江陆侯与邹令,善政时所尊。为我谢契阔,寄言托诸昆。送子华阳道,迤逦白下门。怀言欲赠别,临别又忘言。
- 鄂忠武王出师疏帖赞於惟绍兴,扶危支倾。揠校涖戎,不识一丁。先生奋呼,起自诸生。经通谊明。笔妙墨精。翠微之诗,五岳之盟。祁阳整旅,东松纪行。迹遍九州,气凌三精。粤时出师,首兹抗旌。规模弗愆,忠愤莫撄。上心载嘉,奎章式形。谓腾何忧,惟尔责成。以百万师,观我甲兵。仅四十里,复我旧京。日却阳侯,星陨中营。苌血遂碧,狐史漫青。天不诱衷,曷其底宁。伤哉离骚,坐此修能,冰镂芷馨。惟帝鉴忠,惟人与诚。烈并褒鄂,志恢幽并。有奕龙迹,遹昭骏声。遗墨既刊,大猷是经。对于庙祧,岂惟云仍。
- 木兰花慢歌尘凝燕叠,又软语、在雕梁。记剪烛调弦,翻香校谱,学品伊凉。屏山梦云正暖,放东风、卷雨入巫阳。金冷红条孔雀,翠间彩结鸳鸯。银缸。焰冷小兰房。夜悄怯更长。待采叶题诗,含情赠远,烟水茫茫。春妍尚如旧否,料啼痕、暗里浥红妆。须觅流莺寄语,为谁老却刘郎。
- 巫云九峰谁割巫山一片云,峰峦罗列比儿孙。嵌空自是天生穴,剥蚀无非水渲痕。霜削秋清连竹色,露腴晓翠及蒲根。九峰九锁参差似,永镇仇溪第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