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翻译和注释
译文
心追逐南去的白云飘逝,身体跟随者北飞的大雁回来。
家乡篱笆下的菊花,如今又有多少株盛开?
注释
扬州:这里指陈京都建康(今江苏南京)。
九月九日:是指重阳节。
薇山亭:亭名,所在不详。
薇山:一作“微山,山名。在今山东微山县,山下有微山湖。
赋韵:犹言赋诗。
逐:追赶;追随。南云:南去之云。
逝:往,去。
形:身。
北雁:北来的大雁。
篱:篱笆。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问答
问:《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的作者是谁?
答: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的作者是江总
问: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是南北朝的作品
问: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出自 南北朝江总的《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
问: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的下一句是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问:出自江总的名句有哪些?
答:江总名句大全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在回扬州途中经山东微县微山亭所咏的这首重阳小诗,就在强烈的故乡之念中,流露出亡国的隐痛。流云南逝,大雁南归;后两句言所想之境:故乡篱菊,花事何如?但实景虚象,绝非随意拈来,而是精心择用。这样,故土之眷尽在这眼前、远处的景物之中;亡国之恨,则全蕴于景点构成的图画里。
- 古乐府·兰草自然香兰草自然香,生于大道旁。要镰八九月,俱在束薪中。
- 清平乐(木樨)人间花少。菊小芙蓉老。冷淡仙人偏得道。买定西风一笑。前身原是疏梅。黄姑点碎冰肌。惟有暗香长在,饱参清露霏微。
- 赋得江边柳(一作临江树)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客舟。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 减字木兰花深根固蒂。天宝流霞光满济。返照连天。冉冉程程玄又玄。无生无灭。湛湛孤然明皎洁。昕散云寥。点破清虚上九霄。
- 瑞鹧鸪中元过后恰三朝。因甚庭闱喜气飘。李谪若非当此夕,甲生应是在今宵。满斟绿醑歌檀口,慢拍红牙舞柳腰。富贵荣华谁得似,祝公千岁乐逍遥。
- 明招杂诗四首前山雨退花,余芳栖老木。卷藏万古春,归此一窗竹。浮光泛轩槛,秀色若可掬。丰腴当夕餐,大胜五鼎肉。
- 屣步访鲁望不遇雪晴墟里竹欹斜,蜡屐徐吟到陆家。荒径扫稀堆柏子,破扉开涩染苔花。壁闲定欲图双桧,厨静空如饭一麻。拟受太玄今不遇,可怜遗恨似侯芭。
- 偈十二首鸡鸣丑,三四五六七八九。象骨峰头木马嘶,新丰洞口石牛吼。山之前,水之后,吴道僧繇画不就。断头船子下南康,彷佛天明到湖口。
- 梅夏应教诗长廊连紫殿。细雨应黄梅。浮云半空上。清吹隔池来。集凤桐花散。胜龟莲叶开。幸逢为善乐。频降济时才。
- 水龙吟(席间诸公有赋,再和)琅琅环佩三千,一楼玉立中端委。瑶琚碾就,襄王故国,屈平遗里。多少铅华,飞琼涂抹,一时挼碎。记少年驰逐,银杯缟带,几番被、鸡呼起。冷入重貂如水。鬓丝丝、叹非前比。羔儿满泛,狮儿低唱,飘风过耳。冰释边忧,春生民乐,欢形佐史。倩何人蜚奏,五云天上,助吾君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