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点绛唇 十月二日马上作

一帽红尘,行来韦杜人家北。
满城风色,漠漠楼台隔。
目送飞鸿,景入长天灭。
关山绝,乱云千叠,江北江南雪。

翻译和注释

译文
帽上积着城市中的风尘,我来到都城的城北。城中正刮着大风,卷起尘土,满城都漠漠一片,人家的楼台隔着尘土,模糊不清。
我仰望飞雁,直到雁影消失在遥远的天空中。天边的山脉一线,云层重重叠叠,要下雪了,这雪花将洒遍大江南北。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四十一字,上片三仄韵,下片四仄韵。《清真集》入“仙吕调”,元北曲同,但平仄句式略异,今京剧中犹常用之。
一帽:暗用“侧帽”典。《周书·独孤信传》:“(独孤)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吉旦,而吏民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本处取其风流自赏意。宋·陈纪《倦寻芳》:“满簪霜雪,一帽尘埃,消几寒食。”红尘:闹市的飞尘。
韦杜:唐代韦氏、杜氏的并称。韦氏居韦曲,杜氏居杜曲,皆在长安城南,世为望族。时称“韦杜”,世人有“城南韦杜,离天尺五”之称。这里指北京城中贵族豪门所集中居住的地方。
“满城”二句:全城的豪门楼台广漠一片,但又互相隔绝。暗示对豪门之间争斗的厌倦。漠漠:形容分布。
目送飞鸿:眺望天边雁影。
景:同“影”,这里指雁影。
关山:关隘和山川。这里指北京郊区的西山等。

点绛唇 十月二日马上作问答

问:《点绛唇 十月二日马上作》的作者是谁?
答:点绛唇 十月二日马上作的作者是龚自珍
问:点绛唇 十月二日马上作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点绛唇 十月二日马上作是清代的作品
问:点绛唇 十月二日马上作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一帽红尘,行来韦杜人家北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一帽红尘,行来韦杜人家北 出自 清代龚自珍的《点绛唇 十月二日马上作》
问:一帽红尘,行来韦杜人家北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一帽红尘,行来韦杜人家北 的下一句是 满城风色,漠漠楼台隔。
问:出自龚自珍的名句有哪些?
答:龚自珍名句大全

点绛唇 十月二日马上作赏析

在《怀人馆词选》中这首词的前一首为嘉庆十六年(1811年)辛未六月所作的《水调歌头·风雨飒然至》,而第二年嘉庆十七年壬申(1812年)四月,龚自珍已经南下。就词中“韦杜”、“江北江南雪”等词句,可知这首词所写为北京冬日,故必为嘉庆十六年(1811年)初冬在北京时所作。

0
纠错
猜你喜欢
  • 赠别俗兄
    此行安忍泛轻舟,无奈官差不自由。痛望老人修净业,莫教容易度春秋。
  • 送郑尚书守建安十首
    好风佳月满襟怀,尝到先生丈室来。今日忽为江海别,此心肯逐晚潮回。
  • 谢诚斋惠酒
    褰裳乐得送迎翁,遣句犹烦七字工。颇识当年斤斧手,却惭昔日马牛风。平生杨敬惟称项,晚岁侯芭只守雄。便把黄封红客眼,一尊已当百壶丰。
  • 满路花 赠小崔评
    人间何最苦,说著替君愁。眼前生灭景、象悠悠。虚名薄利,随分少贪求。幸遇嘉时节,乘兴偷闲,访寻霞侣云俦。更那堪、猛悟回头。物外恣飘游。布袍襟袖阔、好风流。纷纷尘事,一笔尽都勾。磨莹先天宝,灿灿辉辉,恰如朗月当秋。
  •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
    九十七种妙相,顾陆笔端难状,赵州眼目精明,觑见心肝五藏。
  • 风雨中与吕之寿读文公诗传
    冷冷叶上风,瑟瑟檐头雨。天分本无私,人性皆相似。譬之入山林,斧斤随所取。姿年舍我去,初心日以负。勗君岁寒心,保此栋梁具。圣域廓悠悠,修途未容驻。
  • 故比部李郎中挽歌四首
    雁序分台阁,春卿有职司。云屏三殿宴,绵蕝一王仪。风韵灵和柳,襟怀叔度陂。善人无复见,执绋泪空垂。
  • 元夜即席
    元宵清景亚元正,丝雨霏霏向晚倾。桂兔韬光云叶重,烛龙衔耀月轮明。烟空但仰如膏润,绮席都忘滴砌声。更待今宵开霁后,九衢车马未妨行。
  • 至扬州
    谯鼓咚咚入四更,行行三五入西城。隔壕喝问无人应,怕恐人来捉眼生。
  • 八声甘州(中秋小集无月)
    问孀娥、僝僽厌看人,唯复厌人看。正凉宵准拟,招延素魄,慰藉苍颜。廉纤梧桐细雨,吹彻玉箫寒。仿佛山河影,只在云端。又似去年今夕,枉教人惆怅,立尽阑干。想菱花尘匣,憔悴女乘鸾。恨无从、一登天柱,约宾朋、随分荐清欢。持杯祝,老蟾无恙,留待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