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纱(一作浣纱溪、小庭花)
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未闻鸿雁信,竹间时有鹧鸪啼。
此情惟有落花知。
翻译和注释
译文
风压着柳絮贴着水面纷飞,雨后初晴燕子在池沼边衔泥筑巢。沈林身弱多病不能承受衣物之重。
在沙上没有收到鸿雁传来的书信,竹林间时时听到鹧鸪悲啼。我的深情怕是只有那落花知晓了。
注释
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分平》两体,双调,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
轻云:本指轻薄飘浮的白云。这里比喻柳絮。贴水:紧挨近水面。
乍晴:雨后初晴。乍:初,刚。池馆:池沼馆阁。这里主要指池沼。燕争泥:燕子趁着天晴衔泥筑巢。
沈林:即沈约,字休文,南朝梁诗人。他在《与徐勉书》中说:“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意思是说因多病而腰围消瘦。后遂以“沈腰”作多病的代称。不胜衣:形容消瘦无力,连衣服的重量都难以承受。胜,承受。
沙上:指沙渚、沙滩之上。鸿雁信:古人有鸿雁传书的说法。《汉书·苏哥传》:哥帝时,苏哥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流于北海。昭帝即位,匈奴与汉和亲,汉请求匈奴归还苏哥。匈奴诈言苏哥已死。后汉派使者说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说苏哥等在某沼泽中。匈奴单于大惊,致歉汉使。
鹧鸪啼:鹧鸪鸟的叫声像“行不得也哥哥”,所以在外的游子听到鹧鸪的叫声会感到凑凉。鹧鸪,禽名,善啼。
浣溪纱(一作浣纱溪、小庭花)问答
问:《浣溪纱(一作浣纱溪、小庭花)》的作者是谁?
答:浣溪纱(一作浣纱溪、小庭花)的作者是李璟
问:浣溪纱(一作浣纱溪、小庭花)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浣溪纱(一作浣纱溪、小庭花)是唐代的作品
问:浣溪纱(一作浣纱溪、小庭花)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 出自 唐代李璟的《浣溪纱(一作浣纱溪、小庭花)》
问: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 的下一句是 沈郎多病不胜衣。
问:出自李璟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璟名句大全
浣溪纱(一作浣纱溪、小庭花)赏析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 。”作者先用简笔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画图。他既没有用浓重的色彩,也没有用艳丽的词藻,而只是轻描淡写地勾勒出风、云、水、燕、泥等颇初春气息的景物。
在一个多云转晴的春日里,作者徜徉于池馆内外,但见和风吹拂大地,薄云贴水迅飞,轻阴搁雨,天气初晴,那啣泥的新燕,正软语呢喃。面对着这春意盎然的良辰佳景,作者却接着说一句“沈郎多病不胜衣”,作者用沈约之典,说自己腰围带减,瘦损不堪,值兹阳和气清之际,更加弱不禁风了。这样乐景、哀情相衬,其哀伤之情更深。
压、贴、飞三个动词使首句形成连动句式,振动起整个画面。次句则把时空交互在一起写,春天初晴,在池馆内外。这两句色彩明快。第三句点出作者自己,由于情感外射,整幅画面顿时从明快变为阴郁。如此以来,产生了跌宕的审美效果,更增加了词的动态美。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 。”鸿雁传书,出于《汉书·苏武传》,诗、词里常用这个典故。如今连鸿雁不捎信来。鹧鸪啼声,更时时勾起词人对故旧的思念 。“沙上”“竹间”,既分别为鸿雁和鹧鸪栖息之地,也极可能即作者举目所见之景。作者谪居黄州期间所写“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的情境,与此词类似。
“此情惟有落花知 !”句用移情手法,使无知的落花变成了深知作者心情的知己。这样融情入景,使得情景交融,格外耐人寻味 。“惟有”二字,说明除落花之外,人们对作者的心情都不理解;而落花能够理解作者的心情,正是由于作者与落花的命运;但尤为不幸的是落花无言,即使它理解作者的心情,也无可劝慰。
- 挽绵汉简诸公绵汉风酸动杀机,北来铁骑遍驱驰。几千里地弓刀运,百万人家骨肉糜。鬼哭神号无限恨,蝇蛄蚋嘬有余悲。平生食禄何从避,留取香名百世垂。
- 香炉峰下新置草堂,即事咏怀,题于石上香炉峰北面,遗爱寺西偏。白石何凿凿,清流亦潺潺。有松数十株,有竹千馀竿。松张翠伞盖,竹倚青琅玕。其下无人居,悠哉多岁年。有时聚猿鸟,终日空风烟。时有沉冥子,姓白字乐天。平生无所好,见此心依然。如获终老地,忽乎不知还。架岩结茅宇,斫壑开茶园。何以洗我耳,屋头飞落泉。何以净我眼,砌下生白莲。左手携一壶,右手挈五弦。傲然意自足,箕踞于其间。兴酣仰天歌,歌中聊寄言。言我本野夫,误为世网牵。时来昔捧日,老去今归山。倦鸟得茂树,涸鱼返清源。舍此欲焉往,人间多险艰。
- 悟老住慧林能公住岭南,正观呼不起。忠公客中禁,朝恩不为累。道人无净秽,所遇忘嗔喜。悟公清净人,心厌纷华地。慧林虚法席,去有迟迟意。投身淤泥中,佛法何处是。引身山林间,过患差无几。力小难自欺,心安似无愧。悟世常失人,违心辄丧己。徐行勿与较,乘流得坎止。君看净因揩,志以直自遂。杀身竟何益,犯难岂为智。去住本由天,毋求亦无避。相期明且哲,大雅亦如此。
- 荔枝香未论离亭话别,涕先泫。旋涤瑶觯,深挹芳醪,凝愁满眼。偎人大白须卷。歌遍。三劝。记得当时送□远。素蟾屡明晦,彩云易散。后约难知,又却似、阳关宴。乌丝写恨,帕子分香为郎翦。愿郎安信频遣。
- 睡花阴令/醉花阴愁云歇雨,净洗一奁秋霁。枝上鹊、欲栖还起。曲阑人独倚。持杯酌月,月未醉、笑人先醉。忘醉倚、木犀花睡。满衣花影碎。
- 六州齐天宇,四海洽淳风。接宝胄,垂真检,景祚无穷。成玉牒、日观归功。冀野升方鼎,脽上由崇。钦桧井、云跸巡东。国本震为宫。乾文焕炳,真祠曲密,重祥叠瑞,琼蕴降高穹。膺丕烈,虔心建垂鸿。询吉士,郊兆执玉荐衷。锺律应、云物迎空。乐和轮囷。嘉气葱葱。天神来降发冲融。玉烛四时通。星回金辂雷作解,昆蚑被惠,亿载帝基隆。
- 益寿美金花景风初现。宝适祥云乘九变。始信清然。游奕南陵泻素圆。冥灵才见。又早新春通一线。象外游仙。看尽瑶池五色莲。
- 寅卯二年八月十五夜皆不见月万里不自照,清光随雨休。可堪幽魄死,还似去年秋。有笛悲遥夜,无人在远楼。共谁高枕卧,相与梦沧洲。
- 念奴娇·闹红一舸余客武陵。湖北宪治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余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秋水且涸。荷叶出地寻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清风徐来,绿云自动。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朅来吴兴。数得相羊荷花中,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绝。故以此句写之。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消酒,更洒菇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人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愁人 一作:愁入)
- 南乡子(宁都登楼)乘月上高楼。一片清光浩莫收。帘卷好风知客意,飕飕。山自纵横水自流。却绕古城头。尘事匆匆得少休。遥送征鸿千里外,明眸。消尽人间万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