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春山烟欲收
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翻译和注释
译文
春山上的烟雾正开始收敛,天色渐明,寥落的几颗晨星也慢慢黯淡下去。一串串伤别的泪珠不断地流落,西斜的残月,照亮脸庞。
话已经说了很多,情意却是无穷无尽。回过头来仍再次说道:记得我穿的绿罗裙吧,以后即便看到绿草也要想到我,从而去怜惜它啊!
注释
生查子:词调名,原为唐教坊曲名。这首词写一对情侣拂晓惜别的依依之情,是五代词中写离情的名篇,结尾尤为人称道。
烟欲收:山上的雾气正开始收敛。烟:此指春晨弥漫于山前的薄雾。
残月:弯月。
了:完结。
重(chóng)道:再次说。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南朝梁江总妻《赋亭草》:“雨过草芊芊,连云锁南陌。门前君试看,是妾罗裙色。”牛希济这两句词可能出于这首诗。
生查子·春山烟欲收问答
问:《生查子·春山烟欲收》的作者是谁?
答:生查子·春山烟欲收的作者是牛希济
问:生查子·春山烟欲收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生查子·春山烟欲收是唐代的作品
问:生查子·春山烟欲收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春山烟欲收,天淡星稀小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春山烟欲收,天淡星稀小 出自 唐代牛希济的《生查子·春山烟欲收》
问:春山烟欲收,天淡星稀小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春山烟欲收,天淡星稀小 的下一句是 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问:出自牛希济的名句有哪些?
答:牛希济名句大全
生查子·春山烟欲收赏析
【评解】
恋人相别,自有一番难言的缠绵之情。此词用清峻委婉的语言,描摹出一种深沉悱恻的情绪。上片写晨景,末句方点出“别泪”,为下片“语已多,情未了”张本。歇拍两句,从江总妻诗“雨过草芊芊,连云锁南陌。门前君试看,是妾罗裙色”中化出,颇见构思之巧、寓意之挚。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牛希济《生查子》言清晓欲别,次第写来,与《片玉词》之“泪花落枕红绵冷”词相似。下阕言行人已去,犹回首丁宁,可见眷恋之殷。
结句见天涯芳草,便忆及翠裙,表“长勿相忘”之意。五代词中希见之品。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写别情。上片别时景,下片别时情。
起写烟收星小,是黎明景色。“残月”两句,写晓景尤真切。残月映脸,别泪晶莹,并当时人之愁情,都已写出。换头,记别时言语,悱恻温厚。着末,揭出别后难忘之情,以处处芳草之绿,而联想人罗裙之绿,设想似痴,而情则极挚。
栩庄《栩庄漫记》:“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词旨悱恻温厚,而造句近乎自然。岂飞卿辈所可企及?“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将人人共有之情,和盘托出,是为善于言情。
【赏析】
这首词的题旨,就是“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可”(江淹《别赋》)之意,写情人伤别。不过,分手地点不在江滨,似在芳草连天的古道上。上片写别景,下片写别情,结句尤佳。
分别的序幕在破晓的景色中揭开:远处连绵起伏的春山上,白茫茫的雾气开始收退,依稀现出黑黝黝的如画剪影;东方渐明,露出鱼肚白色,寥落的几颗晨星也慢慢黯淡下去。天很快就要大亮,一个美好的春日即将开始,然而无情的离别时刻也逼近了。词以“欲收”、“淡”、“稀小”等含有动态的语词,写出天色由朦胧逐渐明朗的过程,暗示恋人抬望天色而渐渐收紧的心情。“春山”二句,在勾勒晨景中,挑明了季节、时间、环境、恋人早起等内容,为伤别垫下了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想象空间。接下,文笔从天色落到人物身上:清晓的晨光下,女主人公脸上一串串伤别的泪珠不断地流落,西斜的残月,照亮她的脸庞,映出一道道晶莹的泪痕,分外凄楚动人。一个脸部特写,以天边弯弯的残月衬托女子鹅月形的脸庞,将人物也摄进了春晓画面。真是写景胜手。“别泪”二字,点醒题旨,与上片其他内容相结合,隐含他们从夜里室内话别对泣,直到天明路边难舍难分的内容。故俞陛云先生认为:“上首(片)言清晓欲别,次第写来,与《片玉词》之‘泪花落枕红棉冷’词格相似。”(《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下片由景入情。执手歧路,细细叮咛。别泪拭不干,别语嘱不尽,有情人送别,情深意长。“语已多,情未了。”纵说了千言万语,也难尽几多情意。花前月下的欢快日子已成陈迹,此后是闺房孤灯、梧桐细雨,梦里相思,“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情未了”,情难了。过片“将人人共有之情,和盘托出,是为善于言情。”(《栩庄漫记》)白描如口语,却高度概括,简约凝炼。时间消逝得那么快,分手的时刻终于来临。征马长嘶、催上行程,泪眼朦胧,牵袂依依。女子狠着心肠转身欲别,突然,“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这里,词人借助芳草与罗裙同色的联想,生动地表现了女子临别时的复杂心理和眷恋情绪。女子看见萋萋遮满古道伸向远方的芳草,想到行人将离开自己而跋涉天涯,又想到自己将苦苦地思念他,又转想到他对自己的思念,猝而又担心他会不会忘了自己。芳草与自己身上的绿罗裙颜色相同,女子由这一联想生发开去:天涯处处有芳草,她希望行人睹芳草而记得绿罗裙(自己),行遍天涯,爱情永远不变。“怜芳草”即恋女子也。南朝江总妻《赋庭草》云:“雨过草芊芊,连云锁南陌。门前君试看,是妾罗裙色。”咏裙、草同色。杜甫诗云:“名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说睹景思人。这两句词化用前人诗句而翻进一层,把许多层的心情意思揉合进去,显得更为出色。从女子回身再追补的这句话中,读者可窥到女子内心深层的秘密。女子祈愿的是两情久长,远游他乡的男子永不变心。意不明说,又非说不可,于是含蓄而婉转地指草指裙郑重叮咛了这么一句痴语。女子的情深如海,韧如蒲草,自在言外不喻之中。结尾二句,通过联想,将自然景色与心中感情巧妙地结合起来,寄兴幽远,形象鲜明。这种联想,在古诗词中常见,如:见桃花而思人面,见春山而思眉黛,见彩云而思佳人,其好处在于能巧妙而形象地刻划出人物丰富而细腻的内心世界。
牛希济在五代词人中以“才思敏妙”(《十国春秋》)、“词笔清俊”、“尤善白描”(栩庄语)著称。此词含蓄而深远,耐人咀嚼。
- 金刚随机无尽颂一合相理分第三十刹刹波摇影,那个明心镜。大海一浮沤,沤破方消醒。
- 夜泊仙居客舍山寒虚籁接溪声,暮雨连空翠几层。寄榻若无千里梦,便如云衲一孤僧。
- 送寇侍御司马之明州斗酒上河梁,惊魂去越乡。地穷沧海阔,云入剡山长。莲唱蒲萄熟,人烟橘柚香。兰亭应驻楫,今古共风光。
- 元召述怀月弓篮仕无中秩,归耕有外臣。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革色迷三径,风光动囚邻。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 题息轩僧开小槛笼沙界,郁郁参天翠竹丛。万籁参差写明月,一家寥落共清风。蒲团禅板无人付,茶鼎薰炉与客同。万水千山寻祖意,归来笑杀旧时翁。
- 寄题仰止亭庐陵江浒路穷处,舟子不容仙子渡。岂意一篙落手来,而资双足凌波去。睥睨大海如江然,杯渡佛轻篙渡仙。休负知津惟我是,且从登岸看谁先。杯渡之杯人所怪,大块中含几沙界。或云芥纳须弥山,细视芥焉杯则大。彼细莫细于一芥,一芥要之犹有内。彼大莫大于两块,两块要之犹有外。内外相形费融会,未忘所仰亭勿坏。吾细无内莫能碎,吾大无外莫能载。
- 代朗月行朗月出东山。照我绮窗前。窗中多佳人。被服妖且妍。靓妆坐帐里。当户弄清弦。鬓夺卫女迅。体绝飞燕先。为君歌一曲。当作朗月篇。酒至颜自解。声和心亦宣。千金何足重。所存意气间。
- 梅怨几年不见主人归,及见开时又别离。若也有花无分赏,何如休种满园池。
- 进圣训宠颁御墨十行新,天赐光华被小臣。家学传心当谨守,恩深何以报君亲。
- 上元前四日宣召赏梅冉冉东风春乍回,睿思宣入禁中来。忽参鼻观清香彻,殊喜一庭都是梅。
- 10监狱生存模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