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泉子
尽日凭阑楼上望。
三三两两钓鱼舟。
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
白鸟成行忽惊起。
别来闲整钓鱼竿。
思入水云寒。
翻译和注释
译文
我经常想起漫游西湖, 整天站景楼台上,扶栏远眺那湖光山色的情景:湖面上三三两两的钓鱼小船, 小岛上天高淡远的号色。
最难忘的是,一阵悠扬的笛声隐隐约约地从芦花荡里传长时, 惊动了栖息景那里的白鹭, 它们倏地成群飞起,排列成行。西湖的景色使我艳羡神往, 因此一旦离开它,闲暇时, 又撩起我垂钓的情趣,开始整修钓鱼工具,此刻仿佛又置身于清凉爽阔的西湖秋色之中了。
注释
西湖:即今杭州西湖。
尽日:整天。
凭:靠着。
阑(lán):横格栅门。
岛屿:指湖中三潭印月、阮公墩和孤山三岛。
依约:隐隐约约。
白鸟:白鸥。
水云:水和云融为一起,淡蓝乳白相间,给人清凉爽快之感,这里指西湖秋天的景色。
洒泉子问答
问:《洒泉子》的作者是谁?
答:洒泉子的作者是潘阆
问:洒泉子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洒泉子是宋代的作品
问:洒泉子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长忆西湖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长忆西湖 出自 宋代潘阆的《洒泉子》
问:长忆西湖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长忆西湖 的下一句是 尽日凭阑楼上望。
问:出自潘阆的名句有哪些?
答:潘阆名句大全
洒泉子赏析
上片首句一方面,显示西湖风景十分美好,令作者念念不忘;另一方面,经“忆”字提示,下文便从现实中脱开,转入回忆。接下来一句,由今日的不懈思念,引出当年无尽的栖迟,用感情带动写景。“凭阑楼上 ”是词中熟语,极难出新意,然而用在这里,在表明作者终日留恋的同时,还使以下诸景因之入目无遗。“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前句写风物,后句写背景,相映生辉。“三三两两”句点渔舟位置,有悠然自在、不扰不喧的意思。
过片两句 ,继续写当日楼上见闻 ,上句写声,“ 依约 ”是隐约、听不分明的意思,摹笛声渺茫幽远、似有若无的韵致;后句写形,用“忽惊起”状白鸟(即白鹭 )翩然而逝、倏然而惊的形态,色彩明快,颇具情味,在朴实的白描中透出空灵。“别来”二字将思路从回忆拉到现实。“闲整钓鱼竿”不仅应上片之“钓鱼舟”,而且以收拾鱼竿、急欲赴西湖垂钓的神情,衬托忆西湖忆得不能忍耐、亟想归隐湖上的念头。词之下片,营造出钓翁渔隐出没的寥阔苍茫的背景,以景寓情,寄托了词人的“出尘”思想。
宋杨湜《古今词话》云:“潘逍遥狂逸不羁,往往有出尘之语。”此语从此词中,可见斑。
- 司空平章军国事赠太师开国正献吕公挽辞五首汉代明经相,唐朝镇俗贤。时方尊长孺,天遽夺公权。衮冕颁新隧,笳箫入故阡。文成内外服,二美冠周篇。
- 西江月 四宝堪叹笔砚纸墨,结绳制度规模。寻常写染永成书。偏称文房注疏。独我摇头不管,教大记录元初。灵光一点便开舒。复把真如返觑。
- 周东乡载酒冰溪上因游岳祠醉作葫芦城下草平沙,狼牙峰前溪吐花。晴日路尘清野马,空林人语乱神鸦。馋思火瓮生烧笋,渴爱山炉熟煮茶。投老远游何所惜,为君欢坐岸乌纱。
- 狄武襄宾州海月光团团,银花火树烧烂班。将军如内客未敢,捷书已■昆仑关。当时谏官疑武士,岂知辨贼遽如此?於乎,铜面将军今岂无?世无丞相庞公甘老死!注:■——“改”字左部换“危”
- 许倅索和篇复次前韵十分春色在隣家,我独伤心感物华。君若此时辞痛饮,也应辜负后园花。
- 享太庙乐章受天明命,敷祐下土。化时以俭,卫文以武。氛消夷夏,俗臻往古。亿万斯年,形于律吕。
- 虚心亭山横鳌背碧巑屼,亭对浮筠缥缈间。萧散认为三径侣,只应长共白云閒。
- 送舍弟我受羁栖惯,客情方细知。好看前路事,不比在家时。勉汝言须记,闻人善即师。旅中无废业,时作一篇诗。
- 湖口望庐山瀑布泉万丈洪泉落,迢迢半紫氛。奔飞流杂树,洒落出重云。日照虹蜺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 醉落魄/一斛珠光辉皎洁。古今但赏中秋月。寻思岂是月华别。都为人间,天上气清彻。广寒想望峨琼阙。琤琤玉杵声奇绝。何时赐我长生诀。飞入蟾宫,折桂饵丹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