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落梅
古石埋香,金沙锁骨连环。
南楼不恨吹横笛,恨晓风、千里关山。
半飘零,庭上黄昏,月冷阑干。
寿阳空理愁鸾。
问谁调玉髓,暗补香瘢。
细雨归鸿,孤山无限春寒。
离魂难倩招清些,梦缟衣、解佩溪边。
最愁人,啼鸟晴明,叶底青圆。
翻译和注释
译文
宛如宫女脂粉残留的秀痕,仿佛野间仙子飘坠下的倩影。一树新梅,南放在野水荒湾。古石下埋藏你芳香的遗骨,金沙滩葬着她的连环锁骨。不修南楼的横笛吹奏起《梅花落》的笛曲,声声幽怨哀伤。但我更修的是早晨的和风吹遍万水掠过千山,梅花被吹得飘零片片。香气在黄昏的庭院中扩散,幽冷的月光下梅花的疏影摇曳翩翩。寿阳公主空对着宝镜弥补脸上痕瘢,悄悄地妆饰姣好的容颜。试问有谁调匀玉髓,来悄悄修补香艳的痕斑?潇潇细雨中归鸿不断,翩翩飞远,无边无际的春寒,还笼罩着那种满梅花的孤山。远去的幽魂请谁才能招还,只能在梦境中与你在溪边想见。你穿着洁白的衣裙,解下玉佩赠给我作为留念。最令人忧愁的是,当梅雨过去而变成晴天,小鸟在梅树间啼叫连连,浓密的叶片下,点点梅子已又清又圆。
注释
仙野:状梅花飘落姿影。
古石埋香:原指美人死去。此处喻指落梅。
吹横笛:古笛曲中有《梅花落》。
寿阳:化用寿阳公主梅花妆事。
瘢(bān):疤痕。
缟(gǎo)衣:白绢衣裳。
高阳台 落梅问答
问:《高阳台 落梅》的作者是谁?
答:高阳台 落梅的作者是吴文英
问:高阳台 落梅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高阳台 落梅是宋代的作品
问:高阳台 落梅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宫粉雕痕,仙云堕影,无人野水荒湾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宫粉雕痕,仙云堕影,无人野水荒湾 出自 宋代吴文英的《高阳台 落梅》
问:宫粉雕痕,仙云堕影,无人野水荒湾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宫粉雕痕,仙云堕影,无人野水荒湾 的下一句是 古石埋香,金沙锁骨连环。
问:出自吴文英的名句有哪些?
答:吴文英名句大全
高阳台 落梅赏析
这首词开端即写梅花凋谢“ 宫粉 ”状其颜色,“仙云”写其姿质,“雕痕”、“堕影”,言其飘零,字字锤炼,用笔空灵凝炼“无人野水荒湾”句为背景补笔。仙姿绰约、幽韵冷香的梅花,无声地飘落在阒寂的野水荒湾。境界空旷悠远,氛围淡寒。“古石埋香,金沙锁骨连环。”二句,上承“雕”、“堕”,再进一步渲染 ,由飘落而埋香 ,至此已申足题面 。“金沙锁骨连环 ”,用美妇人——锁骨菩萨死葬的传说来补足“埋香”之意。黄庭坚《戏答陈季常寄黄州山中连理松枝》诗云:“金沙滩头锁子骨,不妨随俗暂婵娟。”词中用以拟梅花,借指梅花以美艳绝伦之身入世悦人,谢落后复归于清净的本体 ,受人敬礼 ,可谓尊爱之至,而哀悼之意亦隐于其中。接下来“南楼不恨吹横笛,恨晓风、千里关山”。三句陡然转折。“不恨”与“恨”对举,词笔从山野落梅的孤凄形象转入关山阻隔的哀伤情怀,隐含是花实际亦复指人之意。笛曲中有《梅花落》。可见,“南楼”句虽然空际转身而仍绾合本题 。所以陈洵称赞为“ 是觉翁(吴文英晚号觉翁)神力独运处”(《海绡说词》)。下边转换空间,由山野折回庭中 。“半飘零”三句,当是从林逋《山园小梅 》“暗香浮动月黄昏”化出。梅花既落,而又无人月下倚阑赏之 ,故言“月冷阑干”,与下片“孤山无限春寒”喻意基本相同 。下片言“寿阳”,言“孤山”,皆用梅花故实 。《太平御览》卷三十《时序部》引《杂五行书》中的记载:“ 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 ,竞效之 ,今梅花妆是也。”“鸾”是“鸾镜 ”,为妇女梳妆用镜。“调玉髓”、“补香瘢”,又用三国吴孙和邓夫人的故事 。和宠夫人 ,曾因醉舞如意,误伤邓颊,血流满面,医生说用白獭髓,杂玉与琥珀屑敷之 ,可灭瘢痕 ,(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八 )。这里合寿阳公主理妆之事同说,以“问谁”表示已经没有了落梅为之助妆添色。孤山在今杭州西湖 ,宋词人林逋曾于此隐居 ,植梅养鹤,人称“梅妻鹤子 ”。此处化用数典,另翻新意。分从两方面落笔,先写对逝而不返的落梅的眷恋,再写落梅蓬山远隔的幽索 。“离魂”三句 ,仍与落梅紧紧相扣。“缟衣”与“宫粉”拍合,“溪边”亦与“野水荒湾”呼应 。“缟衣解珮”暗指昔日一般情事,寄寓了往事如烟、离魂难招的怀人之思。最后一韵,从题面申展一层 ,写花落之后的梅树形象。“ 叶底青圆”四字,化用杜牧《叹花》诗“绿叶成阴子满枝 ”的词句意,包孕着世事变迁的惆怅与岁月无情的蹉跎。
吴文英在苏州时曾纳一妾,后遣去;居于杭州时又纳一妾,后亡故。联系作者的这些经历,并证以其它词章,当不难看出,这篇吊梅词文实是包含了作了挚着深沉的感旧追思之情的怀人咏物词。后人对这首词虽然褒贬不一,但从总体看来,词中那些似乎不相连属的字面的深层,其实流动着脉络贯通的感情潜流,它们从不同的时空和层面,渲染了隐秘的情事和深藏的词旨,堪称咏物之作的佳品。
- 南归阻雪一作南阳北阻雪我行滞宛许,日夕望京豫。旷野莽茫茫,乡山在何处。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积雪覆平皋,饥鹰捉寒兔。少年弄文墨,属意在章句。十上耻还家,徘徊守归路。
- 颂古四十四首三界无法,何处求心。山容雨过,松韵风吟。横眠倒卧无馀事,一任莓苔满地侵。
- 送王周归江陵早修天爵邀人爵,才近耆年便引年。出处对扬多称职,始终操履众推贤。鉴湖贺老非陈迹,荆渚朱公合比肩。此去优游益吟咏,枝江集外别成编。
- 元应善利真人祠弦月何皎皎,缑山何巍巍。上有白鹤驾,聊与时人期。后天凋三光,何必千年归。金阙帝有命,吾非丁令威。
- 水调歌头 次东坡韵素女炼云液,万籁静秋天。琼楼无限佳景,都道胜前年。桂殿风香暗度,罗袜银床立尽,冷浸一钩寒。雪浪翻银屋,身在玉壶间。玉关愁,金屋怨,不成眠。粉郎一去,几见明月缺还圆。安得云鬟香臂,飞入瑶台银阙,兔鹤共清全。窃取长生药,人月满婵娟。
- 青山高为宋郎中德之作青山高,六六峰。遥镌嵽叶千万仞,斗起西南天半空。蒸岚喷薄不得泄,翠屏掩霭深几重。不知丹梯委曲到何许,飞楼杰观缥缈疑神功。丈人天上足官府,受此叠嶂高巃嵷。奏疏白玉京,此山上帝之离宫。臣请为帝守宫钥,检课列仙功行之异同。帝凭玉几颔其奏,导以绛节双青童。岳灵叶峨远奔命,其下渎鬼趋濛鸿。丹书校录晓继夕,朱衣执侍严且恭。赤明龙汉屈指今几劫,珠幢羽帔可想不可纵。云璈鉴鍧洞天晓,步虚寥这阊阖风。有时山空夜永斗柄出复没,眩眼千炬煜煜灯吐红。呜呼青山高兮六六峰,丈人宫阙兮远层穹,飞仙来往兮安得逢。山中人兮媚幽独,烜山绪兮雪溪翁。形癯霄汉舞皓鹤,神茂晴天霹雳峦森老松。三生曾侍丈人之左右,出入孔老竺乾之学该以通。把茅山间二十年,幽棲活计那讳穷。白云四壁兮风月窗栊,玉泉召唤饴柏实可饔。丈人悯世日混浊,敕遣下山开瞽矇。被发鞭麒麟,吧霆呵灵霳。高冈一鸣众鸟瘖不吐,修门再入九虎狞以攻。飘然整我飞霞佩,佳山水处挟册从。仙槎尚有楼突兀,荡漾万顷风涛中。酒酣浩歌蕊珠三叠之险韵,出没蛟蜃悲鱼龙。道逢分池老仙伯,握手一笑蟇鼻烟溟濛。混成庵中据梧默数息,明霞阁上弹铗看飞鸿。丈人嗔不归,鸾歌凤舞瞻听慵。我闻至人离世不忘世,肯学山泽之臞块独守此虎豹丛。欧子来自神清洞,乐天故棲蓬海东。手携天孙云汉之机杼,下与世俗一洗组纂之拙工。后先相望几百年,帝命何独私与公。青山之阴烟霞浓,六时滴水声玲珑。猿鹤何知强悽怨,祝公不用思{忄蟲}{忄蟲}。我愿飞章夜扣丈人九仙之宝室,世路荆棘人心蓬。洗氛涤祲待雨露,惊聩醒醉须笙镛。乞公且住千百负,要使民有司命儒有宗。色丝不尽今古胸,产衮何阙须弥缝,笑谈变俗为时雍。青山青山长好在,洞天气物何曾改。归来瑶简朝丈人,坐看桑田变沧海。
- 写真图形期自见,自见却伤神。已是梦中梦,更逢身外身。水花凝幻质,墨彩染空尘。堪笑予兼尔,俱为未了人。
- 有感三首十年归把钓鱼竿,万变惟凭冷眼看。白发相寻点鬼簿,紫金焉得返魂丹。渐惊老旧遗民尽,欲问承平往事难。秋日未须畏残暑,浙江潮退即天寒。
- 卧病闻常山旋师策勋宥过王泽大洽因寄李六侍郎寂寂重寂寂,病夫卧秋斋。夜蛩思幽壁,槁叶鸣空阶。南国异气候,火旻尚昏霾。瘴烟跕飞羽,沴气伤百骸。昨闻凯歌旋,饮至酒如淮。无战陋丹水,垂仁轻槁街。清庙既策勋,圆丘俟燔柴。车书一以混,幽远靡不怀。逐客憔悴久,故乡云雨乖。禽鱼各有化,予欲问齐谐。
- 董端公墓从来正气关天地,扞禦功成死不妨。守土忠贞唐许远,埋论节概汉张网。麒麟高冢閒金盌,屃贔丰碑重玉堂。旷代衣冠谁解识,令人终古泣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