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问答
问:《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的作者是谁?
答: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的作者是杜牧
问: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是唐代的作品
问: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是什么体裁?
答:七律
问:日暖泥融雪半销,行人芳草马声骄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日暖泥融雪半销,行人芳草马声骄 出自 唐代杜牧的《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问:日暖泥融雪半销,行人芳草马声骄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日暖泥融雪半销,行人芳草马声骄 的下一句是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问:出自杜牧的名句有哪些?
答:杜牧名句大全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赏析
这首诗在写景上很成功,从中可以领略到古代诗词中写景的种种妙用。
此诗作于开成四年(839)春,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做官的杜牧即将离任,回京任职。他的朋友、在宣州任判官的裴坦要到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潜山)去,诗人便先为他送行,并赋此诗相赠。且看它是怎样着笔的吧: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诗一出手,就用明快的色调,简洁的笔触,勾画出一幅“春郊送别图”:一个初春的早晨,和煦的太阳照耀着大地,积雪大半已消融,解冻的路面布满泥泞,经冬的野草茁出了新芽,原野上一片青葱。待发的骏马兴奋地踢着蹄,打着响鼻,又不时仰头长嘶,似乎在催促主人上路……这两句诗不只是写景而已,它还交代了送行的时间、环境,渲染了离别时的氛围。
三、四两句又展示了两幅美景:“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一幅是悬想中云雾缭绕的九华山路旁,寺宇时隐时现。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有“佛国仙城”之称。山在池州青阳(今属安徽)西南,为宣州去舒州的必经之处。“九华山路”暗示裴坦的行程。一幅是眼前绿水环抱的青弋江村边,春风杨柳,轻拂桥面。青弋江在宣城西,江水绀碧,景色优美。“清弋江村”,点明送别地点。“云遮寺”,“柳拂桥”,最能体现地方风物和季节特色,同时透出诗人对友人远行的关切和惜别时的依恋之情。这里以形象化描绘代替单调冗长的叙述,语言精炼优美,富有韵味。两句一写山间,一写水边,一写远,一写近,静景中包含着动态,画面形象而鲜明,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以上四句通过写景,不露痕迹地介绍了环境,交代了送行的时间和地点,暗示了事件的进程,手法是十分高妙的。后面四句,借助景色的衬托,抒发惜别之情,更见诗人的艺术匠心。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叙写行者与送行者的不同心境。的的,是鲜明的样子。裴坦刚中进士不久,春风得意,踌躇满志,象鸿雁那样展翅高飞。所以,尽管在离别的时刻,也仍然乐观、开朗。而杜牧的心情是两样的。他宦海浮沉,不很得意。现在要与好友离别,临歧执手,更觉“心摇摇然如悬旌而无所终薄”(《史记·苏秦传》),一种空虚无着、怅然若失的感觉油然而生。
最后两句把“送裴坦”和自己将要“赴官归京”两重意思一齐绾合,写道:“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两人原来是一起从京城到宣州任职的,现在却不能一同回去了,想到在这风光明媚的春日里,只身回到京城以后,将会感到多么寂寞啊!
诗的前半部分环境描写与后半部分诗人惆怅心情构成强烈对比:江南的早春,空气是那样清新,阳光是那样明亮,芳草是那样鲜美,人(裴坦)是那样倜傥风流,热情自信,周围一切都包孕着生机,充满了希望;而自己呢?并没有因此感到高兴,反而受到刺激,更加深了内心的痛苦。这里是以江南美景反衬人物的满腹愁情。花鸟画中有一种“背衬”的技法,就是在画绢的背面著上洁白的铅粉,使正面花卉的色彩越发娇艳动人。这首诗写景入妙,也正是用的这种“反衬”手法。(周锡)
- 林居荒林四面通,门在野田中。顽仆长如客,贫居未胜蓬。旧绵衣不暖,新草屋多风。唯去山南近,闲亲贩药翁。
- 卜算子人自蕊宫来,微步香云拥。小试樽前白雪歌,叶叶秋声动。一剪艳波横,两点愁山重。收拾眉尖眼尾情,作个鸳鸯梦。
- 和李文叔退朝朝流骇汗蒸双猊,风卷屯云散万蹄。任使轻衫污娇色,可令纤手洗春泥。
- 槿花绮霞初结处,珠露未晞时。宝树宁三尺,华灯更九枝。亭亭方自喜,黯黯却成悲。欲作处烟散,犹怜反照迟。
- 颐轩诗六首金石不随波,松竹知岁寒。冥此芸芸境,回向自心观。
- 念奴娇(丁卯中元作示儿)白尽蒹葭,蓑从蒲柳,我只松筠节。君民尧舜,老翁揩眼勋业。
- 楼上曲逆口不唱当时歌,当时笑声与曲和。忍目不视当时字,当时字写当时意。当时意断字空存,纵有前歌不忍闻。楼凭西北栏干暖,病眼看天泪瘴昏。望望行云迷笑电,晓梦依稀有时见。只眉聚绿眼揉红,犹似临归别时面。秋夜迟迟夜灯短,翠被孤眠不成暖。旧时笑月不长圆,如今愁看月空满。武陵几欲寻归路,桃花迷人不知步。霜余芳草不成青,暮鸿飞入斜阳去。
- 次韵元厚之平戎庆捷朝廷今日四夷功,先以招怀后殪戎。胡地马牛归陇底,汉人烟火起湟中。投戈更讲诸儒艺,免胄争趋上将风。文武佐时惭吉甫,宣王征伐自肤公。
- 五月十一日生朝三首本非高蹈挂朝冠,自是危途举足难。世上十年人不识,山中五月夜犹寒。感风垂死骨骸痛,止酒近旬杯杓乾。牵率亲朋致嘉惠,时危敢作等閒看。
- 诉衷情(癸未团司归舟中作)东风罨岸进船难。酒醒篆香残。不堪客里无绪,那更晚来寒。思往事,耿无眠。掩屏山。夜深人静,何处一声,月子弯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