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洛阳陌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
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

翻译和注释

译文
那个面白如玉的是谁家的少年郎?他已回车过了天津桥。
在城东的大道上看花,惊动得洛阳人都来看他。

注释
洛阳陌:亦名“洛阳道”,古乐曲名。属横吹曲辞。
白玉:喻面目皎好、白晰如玉之貌。
白玉谁家郎:用的是西晋文人潘岳在洛阳道上的风流韵事。《晋书·潘岳传》记载:“(潘)岳美姿仪,辞藻绝丽,尤善为哀诔之文。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
天津:洛阳桥名。在洛水上。
东陌:洛阳城东的大道,那里桃李成行,阳春时节,城中男女多去那里看花。
用潘岳典。《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梁简文帝《洛阳道》:“玉车争晓入,潘果溢高箱。”

洛阳陌问答

问:《洛阳陌》的作者是谁?
答:洛阳陌的作者是李白
问:洛阳陌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洛阳陌是唐代的作品
问:洛阳陌是什么体裁?
答:乐府
问: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 出自 唐代李白的《洛阳陌》
问: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 的下一句是 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
问:出自李白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白名句大全

洛阳陌赏析

  《乐府诗集》卷二十三列于《横吹曲辞》,梁简文帝、沈约、庚肩吾、徐陵等有《洛阳道》,皆写洛阳士女游乐之事。李白始题《洛阳陌》。萧士赟云:“《乐府遗声》都邑三十四曲有《洛阳陌》。”李白诗沿旧乐府题旨,当作于开元二十三年(735)游洛阳时。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借用西晋文人潘岳在洛阳道上的风流韵事,描绘出一幅洛阳富家子弟驾驶宝马香车、驶于天津桥忽转城东看桃李的景致。

  “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描绘出白玉郎本不想惊动世人,观赏桃李花美时却惊动洛阳人的热闹纷纭景象,可谓春风得意,时代万人迷。

0
纠错
猜你喜欢
  • 郑司法挽词
    襟袍空无碍,精神老不衰。家传司业学,句逼简斋诗。荒瘠留阴德,平反有去思。功名赍志没,回施称家儿。
  • 冬夜有怀柯田山人四首
    坐阅干戈扰,输公已定居。生涯今易足,世态莫嗔渠。晷短全疏客,窗晴好对书。故山常入梦,何日到吾庐。
  • 金刚随机无尽颂叹仰流通
    焦琴月下听,露柱却知音。世人应不会,侧耳立松阴。
  • 朝中措
    冻云著地静无风。簌蔌坠遥空。无限人间险秽,一时为尔包容。凭高试望,楼台改观,山径迷踪。唯有碧江千里,依然不住流东。
  • 栖霞高士以诗鸣於时方幸缔交而赴玉隆之请鹤
    蛟窟荡君妖,霞帷快飞举。横江余铁锁,中流屹砥柱。主人谪仙人,道学侔千古。紫皇香案前,掉头不肯住。亭悬孺子榻,帘捲西山雨。鸡犬许同升,我欲骑鲸去。
  • 题段太尉庙
    近甸蒙尘日,南梁反正年。飘流茂陵碗,零落太官椽。建纛非降楚,披图异录燕。堪嗟侍中血,不及御衣前。
  • 食雉
    雄雉曳修尾,惊飞向日斜。空中纷格斗,彩羽落如花。喧呼勇不顾,投网谁复嗟。百钱得一双,新味时所佳。烹煎杂鸡鹜,爪距漫槎牙。谁知化为蜃,海上落飞鸦。
  • 盘墅入园
    才到松陵即是家,故园喜听雀喳喳。上人只为贪风月,蛮触交争笑尔蜗。
  • 乐府新诗
    一声卢女十三弦,早嫁城西好少年。不羡越溪歌者苦,采莲归去绿窗眠。
  • 虞美人
    银山堆里庐山对。舟子愁如醉。笑看五老了无忧。大觉胸中云梦、气横秋。若人到得归元处。空一齐销去。直须闻见泯然收。始知大江东注、不曾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