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沁园春

又是年时,杏红欲脸,柳绿初芽。
奈寻春步远,马嘶湖曲;卖花声过,人唱窗纱。
暖日晴烟,轻衣罗扇,看遍王孙七宝车。
谁知道,十年魂梦,风雨天涯!休休何必伤嗟。
谩赢得、青青两鬓华!且不知门外,桃花何代;不知江左,燕子谁家。
世事无情,天公有意,岁岁东风岁岁花。
拼一笑,且醒来杯酒,醉后杯茶。

沁园春问答

问:《沁园春》的作者是谁?
答:沁园春的作者是王炎午
问:沁园春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沁园春是宋代的作品
问:沁园春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又是年时,杏红欲脸,柳绿初芽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又是年时,杏红欲脸,柳绿初芽 出自 宋代王炎午的《沁园春》
问:又是年时,杏红欲脸,柳绿初芽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又是年时,杏红欲脸,柳绿初芽 的下一句是 奈寻春步远,马嘶湖曲;卖花声过,人唱窗纱。
问:出自王炎午的名句有哪些?
答:王炎午名句大全

沁园春赏析

王炎午的词,仅存这一首,初见于《元草堂诗馀》卷下。王炎午是文天祥的同乡,临安陷落后,他尽出家资,以助军饷;文天祥被俘后,他作了“生祭文”。激励文天祥死节,自己也成了南宋的遗民。
这首词作于宋亡之后。全词借伤春感怀,表达故国之痛。词的上片从春景入笔。以较多文字写春光骀荡。游人如醉;下片则转写感慨,抒发目前情怀。
词的上片由三层内容组成。起三句为一层,总写春色明媚。作者选取杏与柳作为描绘春光的代表。杏、柳都含有春的诗意。“脸”“芽”在这里作动词,是说杏花欲露脸。柳眼欲抽芽,正是新春景象。而作者在写春光之前,先着一句“又是年时”。是寓有感慨之意,即这番景象,与往年一样。寻春步远“至”看遍王孙七宝车”共七句 ,是第二层。写人们的游春、赏春活动。如果说前一层重在写“自然”的话,那么这一层就是侧重写“人事”了。这七句中有一条时间发展的暗线,包括了从早春到暮春的整个春天的游乐活动。内容很丰富;远郊的寻春,湖曲的马嘶,穿街过巷的卖花声,碧纱首里的唱歌人,暖暖的阳光,缥缈的晴烟,轻衣、罗扇以及王孙游春的七宝车,一句一景,目不暇接。这七句用一个“奈”字领起。意思是说对如此这般的春光 。我该怎样去领受呢?显然,词人面对一派升平欢乐景象。深深地陶醉了,结处笔锋急转:“谁知道,风雨天涯!“从情景极妙处猛然跌入眼前凄风苦雨般的现实中。那十年之前的诸多美景化成了一场空梦,被历史的风雨卷到了海角天涯。
下片紧承“谁知道”三句,抒发词人十年来郁结于心的悲伤感慨。但词人却正话反说:“休休何必伤嗟!”好象在作自我宽慰,但他写上紧接着说:“谩赢得,青青两鬓华!”从一个“赢字上,我们看到了词人不可平复的悲愤。他为了挽救南宋危亡。倾家荡产,亲履戎行 ,出生入死,到头来南宋仍归于灭亡。盘盘皆输,步步艰难,他主观上想赢得的,全都落了空。他所“赢得”的,只有原来的黑发换成了花白!“且不知”四句有遁迹避世和凭吊亡宋之意。“拼一笑”三句,则紧承“岁岁”句意,交代作者在眼下春光之中极度悲苦的生活情态。这与上片回忆中的春光行乐图形成了一个极强烈的对比。从这个对比中,表现了作者的思想立场。他对故国的魂萦梦绕之情和不知燕子谁家的亡国之痛,就不言而喻了。
0
纠错
猜你喜欢
  • 极目
    群形寂无声,四野澹将夕。中庭聊极目,一鸟渡空碧。
  • 陆羽泉茶
    甃石封苔百尺深,试茶尝味少知音。唯余半夜泉中月,留得先生一片心。
  • 送卢舍人三首
    一曰:劝君不用登岘首山,读羊祜碑,男儿事业须自奇。此碑山头如日月,日日照人人不知。人不知,青山白云徒尔为。二曰:劝君登商山,不用觅商山皓,云深雪深骡马倒。我愿终南太华变为金,吾后见之不为宝。我愿九州四海纸,幅幅与君为谏草。使蹑卨践夔,逢轩见皞。日环五色,是物得老,如此即商山皓。商山皓,君不用讨他,他必来相讨。三曰:君不见释梵诸天寿亿垓,天上人间去复来。君又不见紫金为轮一千幅,宝洲□四皆臣伏。轮王释梵作何因,只是弘隆重大乘福。自古皇王与贤哲,顶敬心师刻金玉。报通三世释迦言,莫将梁武为题目。君不见近代韦裴蒋与萧,文房书府师百僚。代天理物映千古,布发掩泥非一朝。大哉释梵轮王璞,已矣何人继先觉。行行珍重寄斯言,斯言不是寻常曲□。
  • 鹧鸪天
    玉烛调元黍律均。迎长嘉节属芳辰。云如惜雨钩牵雪,梅不禁风漏泄春。天意好,物华新。偷闲赢取酒边身。太平朝野都无事,且与莺花作主人。
  • 百年歌
    八十时。明已损目聪去耳。前言往行不复纪。辞官致禄归桑梓。安车驷马入旧里。乐事告终忧事始。
  • 送延陵张宰
    春尽未离关,之官亦似闲。不嫌请薄俸,为喜带名山。默祷三真后,高吟十字还。只应江上鸟,时下讼庭间。
  • 和钟西耘庶常德祥律门感怀诗
    执梃降王走传车,先擒月爱后东闾。难言赤狄初何种,终痛庭坚祀忽诸。两帝东西争战国,九州大小混方书。喁喁鹣鲽来无路,久已纵横海大鱼。
  • 又过妙智寺后因赋
    我貌甚癯棘,极爱山林住。才说庐山去,不惮葺芒屦。郁怀得少解,动脚即健步。谁言多岌业,堂堂大驿路。万景山渺莽,旷游惬心慕。荒坊偶小憩,周览入薄暮。西隅壁灰净,半堵若缣素。方此欲题名,已触野僧怒。
  • 木兰花(月下)
    暗香浮动黄昏后。更是月明如白昼。看来都坐玉壶冰,折赠徐妃丹桂手。赏酬风景无过酒。对影成三谁左右。劝君携取董妖娆,拱得醉翁香满袖。
  • 筠州张氏追远堂
    惨淡佳城侧,穹隆百尺堂。岁时如过隙,松柏已成行。玉笋登盘美,琼醅入奠香。英灵似明月,时到此山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