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淮河舟中夜闻宫人琴声
歌阑酒罢,玉啼金泣,此行良苦。
驼背模糊,马头匼匝,朝朝暮暮。
自都门燕别,龙艘锦缆,空载得、春归去。
目断东南半壁,怅长淮、已非吾土。
受降城下,草如霜白,凄凉酸楚。
粉阵红围,夜深人静,谁宾谁主。
对渔灯一点,羁愁一搦,谱琴中语。
翻译和注释
译文
战乱的繁鼓声,惊破霓裳羽衣的轻歌曼舞,海棠春睡的亭北,骤然一阵凄风苦雨。歌断宴残,一片凄惶的玉啼金哭,这北掳一去是何等的不堪悲苦?骆驼背上,摇摇晃晃泪眼模糊,押解的铁骑,一路巡防一路催逼,惊悸不定从朝到暮。故都啊,城外一席冷宴,辞别得那么仓皇急促,北上的锦帆龙舟,空载衰残的春色归去。
远望江南如画的半壁江山,可叹江淮两岸拱手相送,已非吾土。受降城下如茫茫秋霜白草干枯,北去的残余生涯将是无尽的凄凉酸楚。这狭窄舟中粉拥红围,夜深时疲困睡熟。又怎能分辨哪是高贵的殡妃,哪是卑贱的奴仆?只有瘦影伶俜的她一怀羁愁对一点渔火,犹自将难言的凄哀在琴声中低诉。
注释
水龙吟:词牌名,又名《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等。双调一百零二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鞞(pí):同“鼙”,军中小鼓。
霓(ní)裳(cháng):即《霓裳羽衣舞》,唐代宫廷乐舞。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词中是以安史之乱比喻元军入侵,攻破临安,并兼寓谴责南宋统治者沉溺酣歌艳舞,从而导致亡国之意。
海棠亭:即唐代皇宫中的沉香亭。因唐玄宗在沉香亭上曾将杨贵妃比为睡起之海裳,故称。
玉啼金泣:指被俘北行的后妃、宫女、王孙等临行时痛哭流涕。
驼背模糊,马头匼(kē)匝(zā):化用杜甫《送蔡希曾都尉还陇右因寄高三十五书记》“马头金匿匝,驼背锦模糊”诗句,描写北上途中羁旅行役的苦状。匼匝:环绕。
龙艘锦缆(lǎn):指被俘北上人员所乘龙船。
受降城:本为汉代接受匈奴贵族投降而筑的土城,故址在今内蒙古阴山北。词中是指宋朝向元朝投降的临安城。
粉阵红围:指被掳的宫女。
一搦(nuò):一把。
水龙吟 淮河舟中夜闻宫人琴声问答
问:《水龙吟 淮河舟中夜闻宫人琴声》的作者是谁?
答:水龙吟 淮河舟中夜闻宫人琴声的作者是汪元量
问:水龙吟 淮河舟中夜闻宫人琴声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水龙吟 淮河舟中夜闻宫人琴声是宋代的作品
问:水龙吟 淮河舟中夜闻宫人琴声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鼓鞞惊破霓裳,海棠亭北多风雨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鼓鞞惊破霓裳,海棠亭北多风雨 出自 宋代汪元量的《水龙吟 淮河舟中夜闻宫人琴声》
问:鼓鞞惊破霓裳,海棠亭北多风雨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鼓鞞惊破霓裳,海棠亭北多风雨 的下一句是 歌阑酒罢,玉啼金泣,此行良苦。
问:出自汪元量的名句有哪些?
答:汪元量名句大全
水龙吟 淮河舟中夜闻宫人琴声赏析
1276 年(宋恭帝德祐二年)正月 ,元军南下 ,丞相伯颜率领大军攻到南宋都城临安东北的皋亭山 。南宋朝野震荡,太后谢氏传国玺请求降元。不久,元大军兵入临安,三宫都做了俘虏。后帝后、妃嫔及宫官三千多元被押北上燕京,汪元量其时为乐师,也裹挟其中 。在途径淮河时 ,舟中宫女奏起琴,琴声哀凄,勾起了汪元量缕缕痛苦的情思,感怀而作《水龙吟》。“鼓鼙惊破霓裳 ,海棠亭北多风雨”,起笔即点出德祐之难,用形象的语言,写亡国的巨变。朝廷还沉浸在欢歌乐舞之中,却突然被城外惊天动地的战鼓惊醒 ,战争的血雨腥骤然降落的皇城深宫 。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乃前句所本。海棠亭即指唐宫内的沉香亭。《太真外传》记 :“上皇登沉香亭诏太真妃子 ,妃子时卯醉未醒,命力士从侍儿扶掖而至 。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 。上皇笑曰 :‘岂是妃子醉,真海棠睡未足耳 。”这里 ,借唐天宝之变写本朝之事,借历史来喻今,批判朝廷的败落 。“玉啼金泣”“金泣”兼用金人滴泪的典故 ,典见于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序》:“仙人临载 ,乃潸然泣下 。” 写易代被遣的悲哀 ,颇为贴切。
“驼背模糊”三句,点化杜甫 “马头金稦匝,驼背锦模糊”(《送蔡希曾还陇右》)诗句,承上“此行良苦”,想象到敌国之地的亡国奴生活 。“自都门宴别”三句,极言其“ 苦 ”。“龙艘锦缆”指的是隋炀帝事,用来比喻帝后所乘之舟 。南下和北上都是亡国之事这三句,既是舟载北行的实况写照 ,意谓国运已尽、无力回天。“ 春 ”是押解出发的季节 ,象征南宋国运。“春归去”指南宋王朝的国亡如春天一样终结。“空”字浸透了徒唤奈何的深悲。
下片转写船经淮河时的感受。“长淮”点题“淮河舟中 ”。“非吾土”用王粲《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之意。望断长淮,美景色已非昔日色调,盖心情不同之故。“目断”、“怅”,眷恋、凄婉之情赤者然墨上。“受降”三句,借用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诗句:“受降城外月如霜”,再以设想之辞,想起以后的生活,心中泛起陈陈酸楚。汉、唐均有受降城,多在西北边塞但非一地。这里仅借用而已,不是实指。
“ 粉阵”以下,目光又从远方回到近旁。帝王、侍臣、后妃、宫女 、等级原本森严,而今“ 粉阵红围”皆为囚徒,主奴难辨,不分宾主。在狭窄的小舟中,拥挤着入眠。唯独那位满怀愁绪,多愁善感的宫女 ,在孤灯下弹拨着琴弦,也撩拨着词人幽伤的心绪。最后三句直应词题“夜闻宫人琴声 ”收束全篇,含蕴悠长。上片重在铺陈背景,下片围绕题面。同时将时间与空间拓展到行前和今后,统一在“惊”“苦”的感情基调上 。从而避免了章法上的平铺直叙。“龙艘锦缆”极具象征意味。
宋末国变的山河之恸,词家创作甚多,但多托为咏物,字面隐晦表意模糊 。汪元量的这首词则不同,作者以亲历之事,细作陈述,更是有感而发,情真意切。作者借宫女的琴弦,抒发了“亡国之苦,去国之戚”。
- 杨州慢露叶犹青,岩花迟动,幽幽未似秋阴。似梅风带溽,吹度长林。记当日、西廊共月,小屏轻扇,人语凉深。对清觞,醉笑醒颦,何似如今。临高欲赋,甚年来、渐减狂心。为谁倚多才,难凭易感,早付销沈。解事张郎风致,鲈鱼好、归听吴音。又夜阑闻笛,故人忽到幽襟。
- 昭君千古和戎恨,冢青今尚闻。汉朝三尺草,埋没几昭君。
- 望江怨标签:送别东风急,惜别花时手频执。罗帏愁独人。马嘶残雨春芜湿。倚门立,寄语薄情郎,粉香和泪滴。
- 龙门下作龙门涧下濯尘缨,拟作闲人过此生。筋力不将诸处用,登山临水咏诗行。
- 风流子飞琼游戏神仙客,游戏因游戏、误落古游戏源。藉吟笺赋笔,试融春恨,舞裙歌扇,聊应尘缘。遣人怨,乱云天一角,弱水路三千。还因秀句,意流江外,便随轻梦,身堕愁边。风流休相误,寻芳纵来晚,尚有它年。只为赋情不浅,弹泪风前。想雾帐吹香,独怜奇俊,露杯分游戏,谁伴婵娟。好在夜轩凉月,空自团圆。
- 寿提管满廊香雾弄霏霏,欲去还留燕子飞。酒盏自便秋思早,花枝未怯鬓毛非。脱巾骂灌从狂醉,剪烛留髠好缓归。我欲寄君无杰语,安期大枣荐青玑。
- 观雪疑是天公戏,都倾海作盐。松筠知不变,丘壑见无厌。清为诗家极,寒因酒户添。冬温成俗疫,得此胜针砭。
- 雷震四月老阳尽,蛰雷方发声。七月连大雨,碾天三日鸣。夜或发狂震,卧者皆起惊。奔电晔然作,忽如烈火明。高树大百尺,霹倒烧其根。往往光曜中,时见怪物形。飞雹大如指,万弩相奔倾。椎击鸟雀群,掩地交纵横。雷者主号令,为天之常经。奋豫既过时,及此何匉訇。无乃号令失,安得四时平。春秋书震电,推之在五行。天道傥可信,使我心不宁。
- 圣俞诗名闻固久矣加有好事者时传新什至此每李杜诗垂不配名,君能刻意继芳馨。清才绰绰臻神妙,逸韵飘飘入杳冥。动与四方明得失,时教万物被丹青。斯文期主宜推轂,无使沉吟向外庭。
- 渔父词(其三)平明雾霭雨初晴。儿子敲针钩成。香饵小,茧丝轻。钓得鱼儿不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