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天跸三乘启,星舆六辔行。
登高凌宝塔,极目遍王城。
神卫空中绕,仙歌云外清。
重阳千万寿,率舞颂升平。

注释

全唐诗:卷104_2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问答

问:《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的作者是谁?
答: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的作者是萧至忠
问: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是唐代的作品
问: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是什么体裁?
答:五律
问:天跸三乘启,星舆六辔行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天跸三乘启,星舆六辔行 出自 唐代萧至忠的《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问:天跸三乘启,星舆六辔行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天跸三乘启,星舆六辔行 的下一句是 登高凌宝塔,极目遍王城。
问:出自萧至忠的名句有哪些?
答:萧至忠名句大全

0
纠错
猜你喜欢
  • 送蔡君知入蜀二首
    金陵已去国,铜梁忽背飞。失路远相送,他乡何日归。灵关九折险,蜀道二星遥。乘槎若有便,希泛广陵潮。
  • 马诗二十三首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精。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鬣焦珠色落,发断锯长麻。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君王若燕去,谁为曳车辕?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龙。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麒麟。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宝玦谁家子,长闻侠骨香。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香幞赭罗新,盘龙蹙蹬鳞。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唐剑斩隋公,拳毛属太宗。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飘风。白铁锉青禾,砧间落细莎。世人怜小颈,金埒畏长牙。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只今掊白草,何日蓦青山?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重围如燕尾,宝剑似鱼肠。欲求千里脚,先采眼中光。暂系腾黄马,仙人上彩楼。须鞭玉勒吏,何事谪高州?汉血到王家,随鸾撼玉珂。少君骑海上,人见是青骡。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 偈颂十八首
    云门放洞山三顿棒,黄蘖打临济三顿棒。减灶添兵,伤盐费酱。一不成单,二不成两。多少芦花对蓼红,时人只看丝纶上。
  • 秋怀二首
    秋阴细细压茅堂,吟虫啾啾昨夜凉。雨开芭蕉新闲旧,风撼篔簹宫应商。砧声已急不可缓,檐景既短难为长。狐裘断缝弃墙角,岂念晏岁多繁霜。
  • 望行人
    西北有高楼,窈窱入空碧。徙倚遍栏干,杨花满行迹。不见行人归,但有杨花白。披襟向春风,为我传消息。春风不见知,此意无人识。
  • 依韵和王宣徽春雨
    春入东郊雨,油然协气通。晓澌犹未破,岁事已知丰。辇凤翔仙雾,台乌转瑞风。野农徒鼓舞,何以谢天功。
  • 董邦达西湖图
    昔传西湖比西子,但闻其名知其美,夷光千古以上人,岂有真容遗后世。未见颜色贵耳食。浪以湖山相比拟,湖山有知应不受,须翁何以答吾语。吁嗟吾因感世道,臧否雌黄率如此,岂如即景写西湖,图绘真形匪近似。岁维二月巡燕晋,留京结撰亲承旨,归来长卷已构成,俨置余杭在棐几。十景东西斗奇列,两峰南北争雄峙,晴光雨色无不宜,推敲好句难穷是。淀池水富惜无山,田盘山好诎于水,喜其便近每命游,具美明湖辄遐企。北门学士家临安,少长六一烟霞里,既得其秀忘其筌,呼吸湖山传神髓。此图岂得五合妙,绝妙真教拔萃矣,明年春月驻翠华,亲印证之究所以。
  • 大涤洞
    古桧沉沉万籁微,祥光萦绕锁瑶扉。石间怪底泉涓滴,却是老龙行雨归。
  •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大悲正眼露堂堂,因此步当摇闪电光。被制风颠医瞎子,暗中拖拽下禅段床。
  • 送孟都官知蜀州
    名郎出粉闱,佳郡古关西。几驿秦亭尽,千山蜀乌啼。朱轮照耕野,绿芋覆秋畦。向关应东望,云深陇树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