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诗
微风起闺闼,落日照阶庭。
踟躇云屋下,啸歌倚华楹。
君行殊不返,我饰为谁容。
炉薰阖不用,镜匣上尘生。
绮罗失常色,金翠暗无精。
嘉肴既忘御,旨酒亦常停。
顾瞻空寂寂,唯闻燕雀声。
忧思连相属,中心如宿醒。
情诗问答
问:《情诗》的作者是谁?
答:情诗的作者是徐干
问:情诗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情诗是魏晋的作品
问:情诗是什么体裁?
答:乐府
问:高殿郁崇崇,广厦凄泠泠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高殿郁崇崇,广厦凄泠泠 出自 魏晋徐干的《情诗》
问:高殿郁崇崇,广厦凄泠泠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高殿郁崇崇,广厦凄泠泠 的下一句是 微风起闺闼,落日照阶庭。
问:出自徐干的名句有哪些?
答:徐干名句大全
情诗赏析
,微风吹拂,落日残照,在这番描写中,浸透了主人公强烈而独特的心理感受,"郁崇崇"、"凄泠泠"与其说是写景,不如说是表现主人公心灵的感受。四句描写,活生生地显示出其寂寞凄凉、了无意趣的心境。
接着,诗歌转而描写女主人公,展示她由特有的心态所引发的一系列形体动态。行为是心灵的一面镜子, 复杂细腻的内心活动必然化为一连串相应的形体动作。诗歌从各个不同角度描写其行为状态,先写在云屋下"踟躇"不定,是心中若有所失的表现;又于华楹中长声啸歌,是借此宣泄心中的郁积
。"云屋"、"华楹"指高大华美的房舍。接着又铺写其懒于妆饰的慵怠,古语曰:"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战国策.赵策》)所爱之人远出不返,修饰妆扮就显得毫无意义,所为,主人公的"炉薰"固然无心使用,平日照颜妆扮的镜匣上也尘土厚积。而"绮罗失常色,金翠暗无精"的描写尤
显精妙。绮罗、 金翠等其实并未改变其原有的色泽,只是由于心理的改变,故过去曾熠熠生辉的东西在主人公眼中,现在全都黯然失色。继而又描写主人公因相思而不思饮食,嘉肴无心尝,美酒无心饮。诗歌从诸种角度描写主人公惆怅若失的思恋之情,又以其行为的变异来反照其心理的异变;由
于人物心理发生了变异,又导致她观察事物的眼光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人物动态、观察力的一系列反常,都是由起主导作用的心理反常所引起。诗歌借此充分展现了女主人公万种情思、百无聊赖的心境。
"顾瞻空寂寂,唯闻燕雀声"两句,将笔墨从专写主人公之"思"及其动态神情上略作伸展,主人公似从沉思中醒来,从对自己的情态追述回到现实场景中, 看到"空寂寂"的院落,听到燕雀的啁啾叫声,更倍增空虚寂寞感,更感到"忧思连相属",无法了断;"中心如宿醒",难以清醒。"中心"意为心中, ?
狻妒分谐S械牡棺坝梅ā?宿醒"即宿醉,毛苌《诗传》曰:"酒病曰醒。"诗以酒醉为喻,表现主人公心中因相思而感到一片痴迷朦胧。主人公先"瞻"后"闻", 所见所闻都是无可使人宽怀的东西,反而更加重了她的忧念和相思。
这首诗以主人公的内心感觉贯穿始终,开头的典型环境描写实也浸透着其主观感受。诗歌从起相思之念写起,渐加深入,从表层一直深入到主人公的内心深层,最后以"忧思连相属,中心如宿醒"的总括性描写作结。诗中描写了诸般景物、器具,诗人不仅仅是做到使主客观世界交融合一,而
且始终将环境、客观事物作为表现人物心理的工具,使之始终处于从属的地位,这种描写人物心理的手法是值得称道的。
(李泽平)
- 偈颂十二首土木场中辊一回,平生已眼豁然开。广寒宫殿无关钥,撞破髑髅归去来。
- 山中杂咏久病鲜尘事,溪山逐相安。欲知生息意,自树庭中兰。静睹共叶荣,春风吹亦难。新禽弄佳吹,小水生微澜。同在天地中,安能测其端。夜澄众境寂,月小松声寒。言念御风人,感兹清露溥。悲来心自微,凄然竟长叹。
- 春日蜗牛庐畔舫斋前,春晚风光绝可怜。云补断山尤秀拔,竹藏残蕊尚婵娟。
- 冰壶二首说著冰壶事已非,此时消息我知微。游云断处千山出,夕照明边一鸟归。
- 题北岩院云岩乱石漱寒泉,通夕泉声到枕边。宛似昔年严濑口,五更风雨宿溪船。
- 赠黄家阿莘君家阿莘如白玉,呼出灯前语录续。可怜郎罢穷一生,只今有汝照茅屋。猪生十子豚复豚,阿莘明年可当门。阶庭一笑不外索,万事纷纷何足论。
- 易帅守维扬五易帅,山阳四易守。我来七八月,月月常奔走。帑藏忧煎熬,官民困驰骤。世态竞趋新,人情盖诣旧。如其数移易,是使政纷糅。彼席不得温,设施亦何有。淮南重雕瘵,十室空八九。况复苦将迎,不忍更回首。尝闻古为治,必假岁月久。安得如弈棋,易置翻覆手。
- 同友生春夜闻雨春雨三更洗物华,乱和丝竹响豪家。滴繁知在长条柳,点重愁看破朵花。檐静尚疑兼雾细,灯摇应是逐风斜。此时童叟浑无梦,为喜流膏润谷芽。
- 登虎丘寺我有家山与茂林,闭门肯复事幽寻。偶来千古云岩寺,洗尽三生宦海心。竹绠不停泉溜暗,苔花难掩剑痕深。秋晴借得重阳意,领客登高共醉吟。
- 东归途中作松橘苍黄覆钓矶,早年生计近年违。老知风月终堪恨,贫觉家山不易归。别岸客帆和雁落,晚程霜叶向人飞。买臣严助精灵在,应笑无成一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