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蚕妇吟

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
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翻译和注释

译文
杜鹃鸟于四更时分啼彻窗外,唤醒养蚕妇人起身关照蚕宝宝们,担心着这几天桑叶不够影响了蚕宝宝吐丝结茧。
歌舞楼台之声竟远远传来,难道深夜了高楼欢宴的歌女们还没有归来入睡?

注释
吟:诗体的名称。
子规:杜鹃鸟的别称。
稠(chóu):多而密。
玉人:指歌女舞女。

蚕妇吟问答

问:《蚕妇吟》的作者是谁?
答:蚕妇吟的作者是谢枋得
问:蚕妇吟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蚕妇吟是宋代的作品
问:蚕妇吟是什么体裁?
答:七绝
问: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 出自 宋代谢枋得的《蚕妇吟》
问: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 的下一句是 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问:出自谢枋得的名句有哪些?
答:谢枋得名句大全

蚕妇吟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蚕妇”和“玉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借富贵人家的女人歌舞彻夜不归,来反衬蚕妇生活之辛苦。杜鹃啼叫到还只是四更天的时候,蚕妇不得不起来察视养的蚕是否吃的桑叶稀少了,以免影响到蚕茧的产量。蚕妇日以继夜辛苦地劳作,对她来说,那些“玉人”夜深达旦地歌舞供贵人娱乐,直到楼头明月已经西沉,挂在柳梢枝头的时候还没有回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这首诗用以表达蚕妇之辛苦,将玉人和蚕妇置于同一时间内,因身份不同而苦乐不均的情况。但评论亦认为和歌女对比起不到辛辣讽刺之效果,玉人歌舞并非自己纵情享乐,亦为身不由己。

  同样写蚕妇,北宋张俞的写法更为一针见血: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此诗矛头堪称“稳、准、狠”,直接对准不劳而获之人,因而也流传更广。

0
纠错
猜你喜欢
  • 关羽祠送高员外还荆州
    将军禀天姿,义勇冠今昔。走马百战场,一剑万人敌。虽为感恩者,竟是思归客。流落荆巫间,裴回故乡隔。离筵对祠宇,洒酒暮天碧。去去勿复言,衔悲向陈迹。
  • 容照岩
    清时投迹在嵌崟,一穴晴光破晚阴。刺草未容忘魏阙,故应长有子牟心。
  • 遥酬袁使君高春暮行县,过报德寺见怀
    江春行求瘼,偶与真境期。见说三陵下,前朝开佛祠。停舟仰丽刹,绣组发香墀。咫尺空界色,天人花落时。盛游限羸疾,悚踊瞻旌旗。峰翠羡闲步,松声入遥思。素高淮阳理,况负东山姿。迨此一登览,深情见新诗。
  • 临水看花
    一树红花映绿波,晴明骑马好经过。今朝几许风吹落,闻道萧郎最惜多。
  • 涂中寄城中诸公
    孤飞弱羽真难可,作底徘徊去住间。柳影生风归曲渚,雷声送雨过前山。庾郎有待复何待,白傅求闲而得闲。回首玳筵醒醉伴,曾将幽愤唱阳关。
  • 瑞鹧鸪慢/瑞鹧鸪
    北暴东顽,纳款慕义争来。日新君德更明哉。歌咏载衢街。清宁海宇无馀事,乐与民同燕春台。一年一度上元回。愿醉万年杯。
  • 钓鱼
    自小弄丝来,惊多去复回。沙头晚风起,波上夕阳开。
  • 生公讲堂
    平地涌岩壑,棱层惊大雄。何曾远人世,直欲傍天宫。白虎威灵在,赤乌缘影空。生公能说法,音与塔铃同。
  • 感兴
    越山无黄叶,客子自悲秋。朝来风雨恶,白浪翻山头。归雁不敢度,何事此淹留。少时笑古人,耻为关外侯。老识古人意,首山复首丘。
  • 戏同诸子书所见
    已老犹痴作蠹鱼,出门延望立须臾。或深或浅花先后,半霁半阴云有无。山有向人俱引领,海风无日不嘘枯。论诗各尽诸郎意,篱落之中自可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