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
人生长恨水长东。
幽怀谁共语,远目送归鸿。
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
浩歌一曲酒千钟。
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
翻译和注释
译文
古往今来北邙山下的道路,黄尘滚滚不知老尽了多少英雄。人生令人遗憾的事情太多,就像那东逝的江水,永无尽头。心中的苦痛能和谁说,放眼把空中的归雁远送。
那举世显赫的功名有什么用?过去实在是错怪了天公。放声高唱一曲饮尽千杯酒。身为男子汉,关键在于言行的正确性,而不是以困厄与显达来论定成败。
注释
临江仙: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格律俱为平韵格,双调小令,字数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五十八字、五十九字、六十字、六十二字六种。常见者全词分两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
孟津: 黄河渡口名。在今河南孟津县东,洛阳东北。
北邙(máng)山:即邙山,在洛阳北,黄河南。王公贵胄多葬于此。
黄尘: 指岁月时光。
幽怀: 隐藏在内心的情感。
底:何,什么。
浩歌: 放声高歌,大声歌唱。
钟: 同盅。
行处: 做官或退隐。
穷通: 穷困与显达。
临江仙 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问答
问:《临江仙 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的作者是谁?
答:临江仙 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的作者是元好问
问:临江仙 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临江仙 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是金代的作品
问:临江仙 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今古北邙山下路,黄尘老尽英雄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今古北邙山下路,黄尘老尽英雄 出自 金代元好问的《临江仙 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
问:今古北邙山下路,黄尘老尽英雄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今古北邙山下路,黄尘老尽英雄 的下一句是 人生长恨水长东。
问:出自元好问的名句有哪些?
答:元好问名句大全
临江仙 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赏析
由词题不知,此词作于由洛阳赴孟津的途中。元好问自公元1218年(金宣宗兴定二年)移家河南登封,此后一段时间行迹多在河南。作者触景伤感,吊古伤今,来抒发自己的怀抱。
北邙山,在河南洛阳县北。古代王侯公卿多葬此山,唐新乐府有《北邙行》,所以有“黄尘老尽英雄”的感慨。这里的“老尽”蕴含着作者对英雄不遇,空老京华的无限感伤,不由不发生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慨叹”人生“句用李煜”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句,但更为悲壮。作者的一腔幽怨无人共语,有英雄独立的悲凉,“远目送归鸿”源自嵇康的“目送归鸿,手挥五弦”《赠秀才入军》和贺铸的“恨登山临水。和寄七弦桐,目送归鸿”(《六州歌头·少年侠气》)句意,即有哀怨,又有不平之意。
上片言情,下片说理,英雄无奈,只好作自我宽慰语:“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功名也只不过是过眼烟云,唯有洗歌美酒,天伦至爱,才是人间乐事呀。所以词最后,作者发出:“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的感慨。这也正是他在收复失地,重返家园的理想行当国孝无恢复之谋的现实的矛盾之中,希望与失望情绪交织而构筑成情绪。
- 郑宋用前韵见示因亦和答四首腊里三看雪满衢,使君当奉十行书。先生履敝人应笑,泥滑东家许借驴。
- 酹江月/念奴娇欢声雷动,问邦民,知道君候生日。欲把天文占好事,夜半遥瞻南极。耿耿三台,寒光相射,瑞采连珠壁。自今以始,我公眉寿千亿。见说燕寝香凝,旌旗微动,猎猎薰风入。收拾乾坤生长意,留向人间敷锡。预约明年,难兄难弟,同侍虞琴侧。坐令仁寿,八荒开此寿域。
- 水调歌头(癸丑生日)老子兴不浅,归矣复言归。不知归又何处,知我者何希。幸有青山一片,付与白云千载,便可乐渔矶。且尽一杯酒,春瓮晓生肥。倩梅花,邀涧叟,醉林扉。五年今已如此,莫倚健於飞。日月笼中双鸟,今古人间一马,五十五年非。归去不归去,未了比山薇。
- 荆州新秋病起杂题一十五首病起见王化病起见王化,融融古帝乡。晓烟凝气紫,晚色作云黄。四野歌丰稔,千门唱乐康。老身仍未死,犹咏好风光。
- 赠道友忆在长安烂漫游,大明宫阙与云浮。今朝偶上慈恩塔,北望茫茫禾黍秋。
- 再赠弄玉有夫皆得道,刘纲兼室尽登仙。君能仔细窥朝露,须逐云车拜洞天。
- 邹松滋寄苦竹泉橙麴莲子汤三首松滋县西竹林寺,苦竹林中甘井泉。巴人漫说虾蟆培,试裹春芽来就煎。
- 别威德寺三宿城隈寺,轻齎类老禅。暂来真偶尔,适去更翛然。笑别留春坞,行寻下濑船。此身犹断梗,飘泊且随缘。
- 长沙驿前南楼感旧(昔与德公别于此)海鹤一为别,存亡三十秋。今来数行泪,独上驿南楼。
- 小桃和烟和雨遮敷水,映竹映村连灞桥。撩乱春风耐寒令,到头赢得杏花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