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过百家渡四绝句

出得城来事事幽,涉湘半济值渔舟。
也知渔父赴鱼急,翻著春衫不里头。

过百家渡四绝句问答

问:《过百家渡四绝句》的作者是谁?
答:过百家渡四绝句的作者是杨万里
问:过百家渡四绝句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过百家渡四绝句是宋代的作品
问:过百家渡四绝句是什么体裁?
答:七绝
问:出得城来事事幽,涉湘半济值渔舟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出得城来事事幽,涉湘半济值渔舟 出自 宋代杨万里的《过百家渡四绝句》
问:出得城来事事幽,涉湘半济值渔舟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出得城来事事幽,涉湘半济值渔舟 的下一句是 也知渔父赴鱼急,翻著春衫不里头。
问:出自杨万里的名句有哪些?
答:杨万里名句大全

过百家渡四绝句赏析

  这四首写景诗,都是抓住一个细节,抓住平凡事物中富有诗意的东西加以表现。

  第一首,在湘水渡中,不写湖光山色,两岸风物,却抓住了中流的一只渔舟;又不写渔舟的种种,视线却集中在渔夫身上;却又不写渔夫的种种,单写他穿翻了衣衫,发髻不裹的自由疏散的服饰,体现了诗人对劳动者不拘礼法、衣着随便的欣赏之情。画面表现得光度集中,给人以极深刻的印象。

  第二首写野径早行,提供给读者的也只有单纯的集中的印象:沿途红红白白、四方飘香的野花。诗人集中兴趣于郊野的自然景物,而景物中最耀眼的则是向行人献媚竞艳的路花。这时,他身外的一切都不在他眼里了,见到的只是白白红红之花,闻到的只是四面八方袭来的香气,他就将这刹那间的感兴形之于诗。诗句并不特别警拔,但诗人的兴会却表现得异常鲜明。

  第三首写途经柳宗元祠堂。柳宗元曾被贬为永州司马,如果换一个居官永州的诗人,路过柳子祠,不免要怀古一番。可是杨万里的眼睛却盯住了篱竿上的蜘蛛网。篱竿本来是编在栅栏上护花的,然而却成了蜘蛛结网的凭借。这是人们在园边宅畔常见的小事物,写入诗中,给人以异常的亲切感,也显示了诗人的童心。从中固然可以发现平凡的小东西中的诗情,若说其中含有某种讽喻,似乎也无不可。好诗是常常留着让读者充分想象的余地的。

  以上三首都集中绘写景物中的某一个点,有如电影中的特色镜头;而第四首乍看似是写全景和远景。但细察之,置于画面中心的仍然是吸引视觉的有生意的景象。道路和远山只是画面的背景,着重呈露的却是草中的牛背和秧间的人踪。诗人的用心始终是赋予平常事物以新鲜感。

  这组诗充分体现了杨万里诗歌风格清新活泼,明朗通脱,语言浅近平易,无艰涩造作之态的特色。

0
纠错
猜你喜欢
  • 送表兄东南游
    山水叠层层,吾兄涉又登。挂帆春背雁,寻磬夜逢僧。雪溜悬衡岳,江云盖秣陵。评文永不忘,此说是中兴。
  • 红葵
    恐是牡丹重换紫,又疑芍药再飞红。妖娆不辨桑间女,蔽芾深迷苧下翁。
  • 村醪二尊献张平阳
    张公高躅不可到,我欲挽肩才觉难。事业已归前辈录,典刑留与后人看。诗如琢雪清牙颊,身觐飞龙吐胆肝。少负清名晚方用,白头翁竟作何官。
  • 闻王妈妈定做小祥功德作二首
    唐家閧里闲游赏,妈妈家中请和尚。二百衬钱五味食,羊毛出在羊身上。
  • 恋绣衾(代题武桂卿扇)
    一枝凉玉欹路尘。下瑶台、疑是梦云。怕趁取、西风去,被何人、拈住皱裙。温柔只在秋波里,这些儿、真个动心。再同饮、花前酒,莫都忘、今夜夜深。
  • 晚春
    恶怜风景极交亲,每恨年年作瘦人。卧晚不曾抛好夜,情多唯欲哭残春。阴成杏叶才通日,雨著杨花已污尘。无限后期知有在,只愁烦作总戎身。
  • 湖南童谣
    湖南城郭好长街,竟栽柳树不栽槐。百姓奔窜无一事,只是椎芒织草鞋。
  • 金陵杂兴二百首
    三月春归未是归,绿阴端的胜花时。绝怜首夏清和句,一字其间几个知。
  • 夜饮
    灯火隔帘明,竹梢风雨声。诗篇随意赠,杯酒越巡行。漫唱江朝曲,闲征药草名。莫辞终夜饮,朝起又营营。
  • 立春七首
    古有道人皆朽骨,世无价宝是元身。天公作意相裨补,又见咸淳第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