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龙吟
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黯凝伫,因记个人痴小,乍窥门户,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
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
同时歌舞,惟有旧家谢娘,声价如故。
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
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步?事与孤鸿去。
探春尽是伤离意绪。
官柳低金缕。
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
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瑞龙吟问答
问:《瑞龙吟》的作者是谁?
答:瑞龙吟的作者是周邦彦
问:瑞龙吟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瑞龙吟是宋代的作品
问:瑞龙吟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华桃树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华桃树 出自 宋代周邦彦的《瑞龙吟》
问: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华桃树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华桃树 的下一句是 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问:出自周邦彦的名句有哪些?
答:周邦彦名句大全
瑞龙吟赏析
篇首的写景不同凡响。梅花谢了,桃花开了,本是平常习见的事物,而词里却说“ 褪粉”、“试花”,造语相当别致 ;褪粉、试花紧相连 ,使人仿佛感觉到了季节时令的更替,这就巧妙而生动了。使用倒装句法 ,把“梅梢 ”和“桃树”放在后面,足见作者的用心。此二句俨然天然巧成,极为精致华美。本篇开头还错落地交代了有关的一些情况 。“章台”、“坊陌 ”,是京城繁华的街道和舞榭歌台聚集的里巷;坊陌人家”,则同时点明作者所怀念的人物的歌妓身份。
“愔愔”二字极言冷清,暗示了物是人非,今夕对比之意 。用燕子的“归来旧处”兼喻作者的重游故地,这是明显易见的,而用燕子的“定巢”有三叠,首叠本是写词人初临旧地所见所感 ,但通体只写景状物,不说人 ,只暗说 ,不明说,显得感情沉郁,有待抒发,从而为下文作了铺垫。
次叠以“黯凝竚”三字为引领,“黯凝竚”,是用滞重之笔点出思念之深,但引出的下文却是一串轻脱活跃的词句 ,正好相映成趣 。“箇人痴小 ,乍窥门户”八个字相当传神,既写出了那位坊陌人当时还没有失却少女的天真活泼,又浸透着作者对她的亲昵爱怜之情。以下几句,写少女站在门口招揽客人,初春余寒尚存,晓风多厉,她不得不以袖遮风,因而晨妆后鲜艳的容颜 ,就掩映在衣袖之间了 。“盈盈笑语”写出了少女的天真烂漫。描写人物的这几句,笔墨生动,准确传神。
第三叠“前度刘郎重到”的重点是追忆往事,对照今昔,抒发“伤离意绪”。“前度刘郎重到”用了刘义庆《 幽明录 》所载东汉刘晨入天台山遇仙女的故事 ,兼用刘禹锡《 再游玄都观》“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的诗句 。以刘郎自喻,恰与前文“桃树”、“人家”暗相关合,亦是笔法巧妙处。以下四句写词人寻访邻里,方知自己怀念中的人物亦如仙女之踪迹渺然 ,“同时歌舞”而“声价如故”者,唯有“ 旧家秋娘”。“秋娘”,是唐代妓女喜欢使用的名字。这里以秋娘作陪衬,就说明了作者所怀念的那位歌妓当年色艺声价之高 。“吟笺赋笔”以下几句,是追怀往事的具体内容。“燕台”,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典故 。当时有位洛阳女子名柳枝者 ,喜诗歌,解音律,能为天海风涛之曲,幽忆怨断之音,闻人吟李商隐《燕台》诗,惊为绝世才华,亟追询作者,知为商隐,翌日遇于巷,柳枝梳丫头双髻,抱立扇下,风障一袖,与语,约期欢会,并引出了一段神魂离合的传奇故事(见李商隐《柳枝五首》序)这两句不只是写双方相识相好的经过,而且还暗示了对方的爱才之心和与自己的知遇之感 ,以至于今日怀念旧情时 ,不能不连带想起自己过去曾经打动过她心弦的“吟笺赋笔”来。“知谁伴”三句,写如今不可再遇理想伴侣,当年名园露顶畅饮、东城闲步寻花那样的赏心乐事也就无从重现 ,只能深深地铭刻在自己的记忆之中了。
“露饮”,是说饮宴时脱帽露顶,不拘形迹。“事与孤鸿去”借用唐人杜牧诗句 ,“恨如春草多,事与弧鸿去”,一笔收束往事,回到当前清醒的现实 ,而不露痕迹。“探春尽是伤离意绪”,这是全篇主旨。显得沉着深厚。结尾再次写景,先以“官柳”与开头的“章台 ”、归骑”与开头的“ 归来”遥相照应 ,再写池塘,院落、帘栊,而“飞雨”与“风絮”之足以令人“断肠,更增添了离愁别恨。
此词由“ 凝伫”而“访”、“寻,由回忆而清醒,最后写归途之凄清 ,抒写抚今追昔 ,物是人非的慨叹,这与唐朝诗人崔护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有异曲同工之妙。
- 感事堂堂韩岳两骁将,驾驭可使复中原。庙谋尚出王导下,顾用金陵为北门!
- 和郑康道春日三首寄兴沧洲上,平芜绿又春。忘机时傲睨,燕坐默存真。铁砚心逾壮,金楼铸自新。年来孤节物,懒惰复谁伦。
- 吴仲权相别诗云欲少留桃川山中昨日同在伯怀诗卷方欣见管斑,酒杯已复动离颜。余当火伞朱冠际,君政清虚爽气间。逸兴飘飘难并驾,好风发发待吹还。如舟可使长身久,有竹悬知不用关。
- 游鸣山寺徐一之兄弟载酒即席和其韵惰归春力不胜驱,风雨尚愁人掺裾。掠尽残红前日树,催还新绿去年畲。相将兴尽随花屧,赖有朋来载酒车。但得从今身尚健,吾乡风物胜匡庐。
- 相和歌辞。长门怨弱体鸳鸯荐,啼妆翡翠衾。鸦鸣秋殿晓,人静禁门深。每忆椒房宠,那堪永巷阴。自惊罗带缓,非复旧来心。
- 东斋书事客里吟情懒,天涯望欲昏。断云流涧水,残月照衡门。猿啸它山树,砧声何处村。浮名身外事,於此不须论。
- 出还昔出喜还家,今还独伤意。入室掩无光,衔哀写虚位。凄凄动幽幔,寂寂惊寒吹。幼女复何知,时来庭下戏。咨嗟日复老,错莫身如寄。家人劝我餐,对案空垂泪。
- 东湖泛舟扁舟去稳似乘槎,瞥眼轻鸥掠浪花。绝爱陶公山尽处,淡烟斜日几渔家。
- 西郊三首薄云斜日媚平川,一老来耕刈后田。向晚归牛寻熟路,摆头昂鼻不须牵。
- 念奴娇(丁卯生朝)小孙盘问翁翁,今朝怎不陈弧矣。翁道暮年惟只眼,不比六根全底。常日谈玄,余龄守黑,赤眚从何起。鬓须雪白,可堪委顿如此。心知病有根苗,短檠吹了,世界朦胧里。纵有金篦能去翳,不敢复囊萤矣。但愿从今,疾行如鹿,更细书如蚁。都无用处,留他教传麟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