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相和歌辞。采莲曲三首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越女作桂舟,还将桂为楫。湖上水渺漫,清江初可涉。
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

翻译和注释

译文
采莲女皆美丽动人,如吴越国色,似楚王妃嫔,她们竞相划动采莲船,湖水打湿了衣衫。
来的时候莲花把她们迎进河口,采完之后明月把她们送回江边。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注释
采莲曲:古曲名。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劳动生活情态。
“吴姬”句:古时吴、越、楚三国(今长江中下游及浙江北部)盛尚采莲之戏,故此句谓采莲女皆美丽动人,如吴越国色,似楚王妃嫔。
浦(pǔ)口:江湖会合处。浦,水滨。
罗裙: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
芙蓉:指荷花。
看不见: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绿叶红花,哪是少女的绿裙红颜。

相和歌辞。采莲曲三首问答

问:《相和歌辞。采莲曲三首》的作者是谁?
答:相和歌辞。采莲曲三首的作者是王昌龄
问:相和歌辞。采莲曲三首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相和歌辞。采莲曲三首是唐代的作品
问: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出自 唐代王昌龄的《相和歌辞。采莲曲三首》
问: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的下一句是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问:出自王昌龄的名句有哪些?
答:王昌龄名句大全

相和歌辞。采莲曲三首赏析

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748年(唐玄宗天宝七载)夏,王昌龄被贬龙标时。当时王昌龄任龙标尉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一次,王昌龄独自一人在龙标城外游玩,在东溪的荷池,见当地酋长的公主、蛮女阿朵在荷池采莲唱歌的情景,深深被气所吸引,遂作《采莲曲》。

0
纠错
猜你喜欢
  • 五祖将禅人求颂
    东风吹断濡华雨,淮上秀峰青可数。束屦欲寻南北山,卷衣又别东西祖。渊鱼蒲鸟闹一家,汀笋溪蔬甘两箸。处处相逢记得麽,夜寒月在珊瑚树。
  • 六州歌头(和陈次贾韵饯其行)
    桂香深处,倾盖岭之西。云南外,曾指点,是挛鞮。酌玻璃。篸带江山里,挥银笔,摛绮句,湖海气,羞篷弱,吐虹霓。回首烟尘碌碌,公家事、自笑痴儿。盍田园归去,耕钓侣黔黎。月夕花时。恣吟题。怅荆州路,同北望,剡溪兴,又东驰。雄边上,夸前躅,壮新基。灿宸奎。客问西陲事,公莫惜,语教知。秋城梦,笳却骑,舞闻鸡。休作中年离恨,聊拼取、一醉如泥。梅边佳致,逸兴与逋齐。人在苏堤。
  • 昨日雪已佳约李令希孝
    昨日雪已佳,今日雨亦好。冰肤解万木,洗濯见枯槁。思君对此坐,孤咏废幽讨。明日尚相期,春禽听清晓。
  • 游下竺枕流亭
    枕流亭下路,两岁下曾来。今日偶重别,夕阳犹未回。池乾无水放,地暖有花开。后约如能继,多应为控梅。
  • 久雨
    连连春雨几黄昏,溪岸人家水近门。借部人家水曾落,竹林枝上看风痕。
  • 望月婆罗门引 史尚书生朝 强村丛书校孔荭谷
    太平花有象,老花人星、喜花照滹阳。花前衔曾近文昌。寿乐堂名今年余庆,新到五花堂。看鸡鸣问寝,鳞次称觞。白眉最良。八州督,汉侯王。院院琼林玉树,画戟清香。一椿五桂,更休说、燕山窦十郎。谈麈上,白日羲
  • 西陵观梅
    障霜篝日夺天机,九月梅花赏玉蕤。到了不如春意胜,水边风韵两三枝。
  • 效退之青青水中薄五首
    双只水中凫,已往又回顾。弋者窥未知,舟来避还去。
  • 题吴熙仲云萍录
    家在蓬莱海上居,出身履历一时无。姓名羞上云萍录,本是烟波一钓徒。
  • 江上送陈翘还无为
    江上寂寥春雨晴,江边冉冉春潮平。相逢未尽斗酒醉,相送又速孤舟行。篁竹穷锁秋浦郡,烟波渺隔无为城。音尘两地不千里,勿使负君金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