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宇文判官
终日风与雪,连天沙复山。
二年领公事,两度过阳关。
相忆不可见,别来头已斑。
翻译和注释
译文
往西前行已经很远了,仍然没有穷尽之时,回首东望又不知何时才能返回家乡。
成天面对的都是狂风和暴雪,放眼望去直达天际的是连绵重叠的沙漠和山丘。
我从事公职已历两年,曾两度经过阳关。
想念你却见不得你,分别之后,我的头发都已经斑白了。
注释
⑴殊:很,极。
⑵阳关:古关名,西汉置,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董滩附近。
⑶斑:斑白。
寄宇文判官问答
问:《寄宇文判官》的作者是谁?
答:寄宇文判官的作者是岑参
问:寄宇文判官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寄宇文判官是唐代的作品
问:寄宇文判官是什么体裁?
答:五律
问:西行殊未已,东望何时还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西行殊未已,东望何时还 出自 唐代岑参的《寄宇文判官》
问:西行殊未已,东望何时还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西行殊未已,东望何时还 的下一句是 终日风与雪,连天沙复山。
问:出自岑参的名句有哪些?
答:岑参名句大全
寄宇文判官赏析
这首诗作于公元750年(天宝九年)。当时,诗人供职于高仙芝幕府,不受重用,因而心情压抑,此时诗作中大都有思乡之语,这一首为其中最沉郁、伤感者。
首联两句以鲜明对比来说明离家西行已越发遥远,返回之期更是渺茫,只能在极度思乡之时偶尔回首而已,可是行程仍然继续往西,那种无奈与沉痛扣人心弦。颔联写自然环境的恶劣和景物的重复单调,使诗人在无聊的旅途中,更增对家乡的怀念。颈联极言时间之延滞,路途来回之遥远,表明诗人对域外生活已经十分厌倦,如此则更见思乡之苦,思乡之切。尾联写诗人与友人分别后不到一年就头鬓斑白,可见其受愁思煎熬之深。
- 巫山一段云 道友坚留住冬圣地,西北有缺,完备因缘,故述之我有林泉兴,君无补缺心。一方圣境理幽深。物外结知音。还到春时圆备。合是全真一会。功成行满待他年。携手上云天。
- 友人池上咏芦秋声谁种得,萧瑟在池栏。叶涩栖蝉稳,丛疏宿鹭难。敛烟宜下,飒吹省先寒。此物生苍岛,令人忆钓竿。
- 游香山佛迹灵山名达蓬,香水霭瞻蔔。龙只久覆获,云物翳深谷。拂衣向劫中,神斧断苍玉。至今天人尊,灵迹印金粟。颇闻开士识,飞锡隐岩麓。坐令湖海客,香供走川陆。巍巍虔报地,色相俨金屋。缅想旧巾瓶,犹能慰心目。篮舆访莲社,一笑欣自足。抚事动幽寻,畴能氓宁辱。松炉袅如见,余力付棋局。更觉梦中身,悠然百无欲。
- 出游吴地清明未减寒,梨花初动杏花残。平沙漫漫人争度,微雨萧萧客跨鞍。野寺吹螺作春会,山邮籴米具朝餐。已开九帙吾何觊,时说金丹强自宽。
- 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 闻猿秋风飒飒猿声起,客恨猿哀一相似。漫向孤危惊客心,何曾解入笙歌耳。
- 融州望乡故国来来八十程,登楼迷却桂州城。望乡不分千山隔,上趁金乌日里行。
- 三部乐(黄钟商,俗名大石调赋姜石帚渔隐)江ED42初飞,荡万里素云,际空如沐。咏情吟思,不在秦筝金屋。夜潮上、明月芦花,傍钓蓑梦远,句清敲玉。翠罂汲晓,欸乃一声秋曲。越装片篷障雨,瘦半竿渭水,鹭汀幽宿。那知暖袍挟锦,低帘笼烛。鼓春波、载花万斛。帆鬣转、银河可掬。风定浪息。苍茫外、天浸寒绿。
- 次韵滕君宾日数步朱塘路匪赊,晦翁亭创自端嘉。遥闻古屋环修竹,拟汲寒泉荐苦茶。万镒黄金何足宝,四枝丹桂有余花。诸孙风骨今犹别,师友渊源自一家。
- 梦李白二首·其二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