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落梅风·斜阳外

斜阳外,春雨足,风吹皱一池寒玉。画楼中有人情正苦,杜鹃声莫啼归去。

注释

⑴“风吹皱”句:风吹得池水皱起了波纹。语出五代南唐冯延巳《谒金门》词中“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句。这里形容内心掀起的情感波澜。寒玉:翠玉。比喻清凉晶莹的池水。
⑵画楼:华美的楼房。此处指闺房。
⑶杜鹃:一种小鸟,俗称布谷,亦称杜宇。传说为蜀帝杜宇所化,叫声凄惨,听上去好似“不如归去”。

落梅风·斜阳外问答

问:《落梅风·斜阳外》的作者是谁?
答:落梅风·斜阳外的作者是李致远
问:落梅风·斜阳外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落梅风·斜阳外是元代的作品
问:斜阳外,春雨足,风吹皱一池寒玉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斜阳外,春雨足,风吹皱一池寒玉 出自 元代李致远的《落梅风·斜阳外》
问:斜阳外,春雨足,风吹皱一池寒玉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斜阳外,春雨足,风吹皱一池寒玉 的下一句是 画楼中有人情正苦,杜鹃声莫啼归去。
问:出自李致远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致远名句大全

落梅风·斜阳外赏析

  李致远这首小令状写离情。前三句写景,后二句写情。开头即以“斜阳”、“春雨”渲染雨后春晚的寂静落寞。“风吹皱一池寒玉”,初看是对外在世界的描写,其实亦是对主人公的内心感受的揭示,不妨视为过渡句。第四句“画楼中有人情正苦”才开始正面点题,直接道出离人之“苦”。尾句“杜鹃声莫啼归去”,表达了企盼离人早归的殷切之意。整个作品用语含蓄,使相思的凄苦表达得更为深沉。

0
纠错
猜你喜欢
  • 送宇文六
    标签:春天送别
    花映垂杨汉水清,微风林里一枝轻。即今江北还如此,愁杀江南离别情。
  • 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
    涩滩鸣嘈嘈,两山足猿猱。白波若卷雪,侧足不容舠。渔子与舟人,撑折万张篙。
  • 兑女余最小孙也慧而夭悼以六言二首
    性慧于灵照女,年小似善财童。急急之符夺汝,琅琅之音恼翁。
  • 梅雨
    梅雨润兼旬,暑月不知夏。溪流三尺强,舟人惊昨夜。余家有瓜田,苹藻纷揉藉。鱼暇失凭依,跳跃至床下。卑湿畏暮年,扶策升台榭。难原方丈食,互市物踊价。四邻各凄凉,惟有酒可借。五月藉新白,咀嚼胜枣。闭门人事绝,几晚乌巾卸。震雷压不住,神龙未遑暇。或谓蛟为孽,胡不宁尔舍。旱涝政本农,偏惠及閒架。皇天无所私,未遽损禾稼。一洗天下清,作我圣人化。
  • 送僧归新罗
    淼淼万馀里,扁舟发落晖。沧溟何岁别,白首此时归。寒暑途中变,人烟岭外稀。惊天巨鳌斗,蔽日大鹏飞。雪入行砂屦,云生坐石衣。汉风深习得,休恨本心违。
  • 赠浦城星家周廷辅
    胸中千岁日,掌上一天星。河洛无余妙,著龟不敢灵。曾何便自狂,也不忘相形。左右逢原话,公卿满意听。
  • 次韵和酬知开封县钱易学士见寄三首
    珠落银钩向玉牋,不还合浦到溪边。无双双美真堪爱,似听湘娥鼓舜弦。
  • 银蒜鈎帘宛地垂,桂丛乌起上朝晖。枉将玳瑁雕为押,遮掩春堂碍燕归。
  • 行湘喜雨简刘公度周明叔
    将行客有戒,正热人不禁。出门一昔雨,解缆十日阴。湘山益以碧,湘水益以深。天光接云梦,野暝蒙衡郴。蝇无盘中迹,蝉有木末音。顾乃废枕簟,爰方索衣衾。我起问夹岸,往藏孰与今。衡茅或数间,丛竹毕十寻。蒲莲间华实,鸥鹭时浮沉。老穉各有得,渔樵不相侵。早插禾欲孕新炊粟如金。为之失倦游,於以成孤斟。永怀泛湘人,屈贾多愁吟。往者亦此境,今者亦此心。空名但千载,佳思谁一襟。时哉不可失,浯溪更駸駸。
  • 青溪 / 过青溪水作
    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