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稻花

四海张颐望岁丰,此花不与万花同。
香分天地生成里,气应阴阳子午中。
顷顷紫芒摇七月,穰穰玉糁杵西风。
雨暘时若关开落,歌壤谁摅畎亩忠。

稻花问答

问:《稻花》的作者是谁?
答:稻花的作者是董嗣杲
问:稻花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稻花是宋代的作品
问:四海张颐望岁丰,此花不与万花同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四海张颐望岁丰,此花不与万花同 出自 宋代董嗣杲的《稻花》
问:四海张颐望岁丰,此花不与万花同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四海张颐望岁丰,此花不与万花同 的下一句是 香分天地生成里,气应阴阳子午中。
问:出自董嗣杲的名句有哪些?
答:董嗣杲名句大全

0
纠错
猜你喜欢
  • 周五声调曲 商调曲 四
    风力是举。而台阶序平。重黎既登。而天地位成。功无与让。铭太常之旌。世不失职。受骍毛之盟。辑瑞班瑞。穆穆于尧门。惟翰惟屏。膴膴于周京。功成而治。定礼乐斯存。复子而明。辟姬旦何言。
  • 过景星山山顶一石立又名突星山
    山头孤立玉竛{左立右甹},天上何年堕景星。四面万峰非不峻,如何只是一峰青?
  • 唐律十首
    寂寞断过从,行山又一重。烟村秋色画,茅屋夕阳舂。得句多题竹,观画半倚松。心閒身已老,悔不早归农。
  • 尉缭子引谚
    千金不死。百金不刑。
  • 伤段右丞(江湖旧游,南宫交代)
    江海多豪气,朝廷有直声。何言马蹄下,一旦是佳城。
  • 自述九首
    山翁何处是便宜,正是凭栏晚眺时。忽地小桃当面笑,著何言句可酬伊。
  • 驳复仇议
    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当时谏臣陈子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臣窃独过之。  臣闻礼之大本,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凡为子者杀无赦。刑之大本,亦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凡为理者杀无赦。其本则合,其用则异,旌与诛莫得而并焉。诛其可旌,兹谓滥;黩刑甚矣。旌其可诛,兹谓僭;坏礼甚矣。果以是示于天下,传于后代,趋义者不知所向,违害者不知所立,以是为典可乎?盖圣人之制,穷理以定赏罚,本情以正褒贬,统于一而已矣。  向使刺谳其诚伪,考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则刑礼之用,判然离矣。何者?若元庆之父,不陷于公罪,师韫之诛,独以其私怨,奋其吏气,虐于非辜,州牧不知罪,刑官不知问,上下蒙冒,吁号不闻;而元庆能以戴天为大耻,枕戈为得礼,处心积虑,以冲仇人之胸,介然自克,即死无憾,是守礼而行义也。执事者宜有惭色,将谢之不暇,而又何诛焉?  其或元庆之父,不免于罪,师韫之诛,不愆于法,是非死于吏也,是死于法也。法其可仇乎?仇天子之法,而戕奉法之吏,是悖骜而凌上也。执而诛之,所以正邦典,而又何旌焉?  且其议曰:“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仇,其乱谁救?”是惑于礼也甚矣。礼之所谓仇者,盖其冤抑沉痛而号无告也;非谓抵罪触法,陷于大戮。而曰“彼杀之,我乃杀之”。不议曲直,暴寡胁弱而已。其非经背圣,不亦甚哉!  《周礼》:“调人,掌司万人之仇。凡杀人而义者,令勿仇;仇之则死。有反杀者,邦国交仇之。”又安得亲亲相仇也?《春秋公羊传》曰:“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父受诛,子复仇,此推刃之道,复仇不除害。”今若取此以断两下相杀,则合于礼矣。且夫不忘仇,孝也;不爱死,义也。元庆能不越于礼,服孝死义,是必达理而闻道者也。夫达理闻道之人,岂其以王法为敌仇者哉?议者反以为戮,黩刑坏礼,其不可以为典,明矣。  请下臣议附于令。有断斯狱者,不宜以前议从事。谨议。
  • 送蒋子立赴河南试
    槐花拂拂弄轻黄,白紵云趋翰墨场。鲁国儒冠能有几,长沙舞袖颇相妨。英材自是千人敌,小试犹争一日长。来岁皇都春色好,马蹄应带百花香。
  • 弟萧远雪夜同宿
    数卷新游蜀客诗,长安僻巷得相随。草堂雪夜携琴宿,说是青城馆里时。
  • 送徐平父往水南
    东汉高士后,晚唐先辈家。聚萤十年读。中鹄一毫差。昔有人还贽,今无佛雨花。水南士渊薮,弹铗不须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