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胡逸老致虚庵
能与贫人共年谷,必有明月生蚌胎。
山随宴坐图画出,水作夜窗风雨来。
观水观山皆得妙,更将何物污灵台。
翻译和注释
译文
藏”万卷可以用来教子,留金满箱往往成为祸灾。
能与贫人透享年谷,定有明珠生长在蚌胎。
山景随着宴坐如画图呈现,水声透过夜窗像风雨传来。
观山观水都能领略妙趣,还有什么等污染灵台。
注释
胡逸老:生平不详。致虚庵:胡逸老的”房名。
遗金满籯(yíng):语本《汉”·韦贤传》:“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籯:竹箱。作:兴起,成为。
明月:指珍珠。明珠出于老蚌,比喻佳子弟出于门庭。
宴坐:闲坐。图画:一作“画图”。
观水观山:一作“观山观水”。
灵台:此指心。这里暗用了神秀和慧能两首著名的《菩提偈》诗意。末二句一作“莫将世事侵两鬓,小庵观静锁灵台”。
题胡逸老致虚庵问答
问:《题胡逸老致虚庵》的作者是谁?
答:题胡逸老致虚庵的作者是黄庭坚
问:题胡逸老致虚庵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题胡逸老致虚庵是宋代的作品
问: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籯常作灾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籯常作灾 出自 宋代黄庭坚的《题胡逸老致虚庵》
问: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籯常作灾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籯常作灾 的下一句是 能与贫人共年谷,必有明月生蚌胎。
问:出自黄庭坚的名句有哪些?
答:黄庭坚名句大全
题胡逸老致虚庵赏析
从诗中可知,胡逸老此人为人不慕荣利,雅有山水之趣。黄庭坚在敬慕的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高雅情怀。
诗人先发议论:诗书传家能使后代成才,而遗金满篓往往给子孙招来祸害。这里用了韦贤的典故。据《汉书·韦贤传》,韦贤号称邹鲁大儒,教育了四个儿子,都很有成就。赞美了胡逸老的诗礼传家,显示其品格的清高,令人仰慕。首联二句劈空而来,气势惊挺。
颔联承上,进一步赞美庵主的仁爱之心。说他在灾年能拿出粮食与贫人共享,和气必能致祥,后代必得佳子弟。这里用了韦康、韦诞兄弟的典故。据《三国志·魏书·荀彧传》裴松之注,孔融赞扬韦端的两个儿子韦康与韦诞为一双明珠。诗人意谓,胡逸老必能像韦端那样,明珠出于蚌胎,佳子弟出于门庭。
颈联转到正面写致虚庵。白天闲坐庵中,眼前的山景如一幅幅图画映出;入夜倚于窗前,只觉风雨飒飒而来。这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诗评家认为这两句“奇”。之所以奇,是因为:第一,化静为动。将致虚庵依山傍水的位置,作了动态描写。“出”、“来”二字,将山水写活。第二,化实为虚。什么样的“画图”,尽可让读者去想象;夜来风雨是隔窗听到,并非眼见,也是虚写实事。第三,情景交融。五句写视觉,六句写听觉,整联都有能视能听的主体存在。宴坐的闲适,听雨的从容,都在不言之中。庵主高雅的人格、广阔的胸襟,与前两联一脉相承。只不过前两联是直叙,这里是衬托。
尾联总收全诗,照应开头。以闲逸之心观山观水,山水的妙境能常现于心目之前。而山水的清淑之气又能涤荡肠胃,使此心澄清无滓,一尘不染。这里一方面说胡逸老,另一方面也披露了诗人自己的胸襟。
- 相和歌辞。大堤曲标签:爱情妾家住横塘,红纱满桂香。青云教绾头上髻,明月与作耳边珰。莲风起,江畔春。大堤上,留北人。郎食鲤鱼尾,妾食猩猩唇。莫指襄阳道,绿浦归帆少。今日菖蒲花,明朝枫树老。
- 山居杂诗九十首人惠九皋禽,应节每对舞。絷彼云汉心,成我闲静趣。六翮不忍剪,深径任翔翥。一举遨天风,应到逍遥处。
- 华亭百咏东庵异迹地胜风雷吼,人疑涌海潮。将军英爽在,何物敢兴妖。
- 寄赠孙路处士平生诗誉更谁过,归老东吴命若何?知己凋零垂白发,故园寥落近沧波。酒醒藓砌花阴转,病起渔舟鹭迹多。深入富春人不见,闲门空掩半庭莎。
- 西园二首清樾才十亩,炎陬别一天。华堂依怪石,老木插飞烟。长夏绝无暑,乘风几欲仙。心闲境自胜,底处觅林泉。
- 湘妃庙少将风月怨平湖,见尽扶桑水到枯。相约杏花坛上去,画栏红紫斗樗蒲。
- 送许棠下第游蜀天下猿多处,西南是蜀关。马登青壁瘦,人宿翠微闲。带雨逢残日,因江见断山。行歌风月好,莫老锦城间。
- 戏咏村居马迹车声断已无,邻翁笑语自相呼。衣裁大布如亭长,船设低篷学钓徒。愍物欲师僧施食,畏人愁报吏催租。陈蕃壮志消磨尽,一室从今却扫除。
- 杏花桃红李白莫争春,素态妖姿两未匀。日暮墙头试回首,不施朱粉是东邻。
- 鲸川八景莲塘雨声赢得荷风伴晚凉,夜阑急雨到陂塘。茅檐似减三分暑,鼻观俄然失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