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远行·碧砌花光照眼明
余寒欲去梦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
辽阳月,秣陵砧,不传消息但传情。
黄金台下忽然惊,征人归日二毛生。
注释
全唐诗:卷889-23
望远行·碧砌花光照眼明问答
问:《望远行·碧砌花光照眼明》的作者是谁?
答:望远行·碧砌花光照眼明的作者是李煜
问:望远行·碧砌花光照眼明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望远行·碧砌花光照眼明是唐代的作品
问:望远行·碧砌花光照眼明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碧砌花光照眼明,朱扉长日镇长扃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碧砌花光照眼明,朱扉长日镇长扃 出自 唐代李煜的《望远行·碧砌花光照眼明》
问:碧砌花光照眼明,朱扉长日镇长扃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碧砌花光照眼明,朱扉长日镇长扃 的下一句是 余寒欲去梦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
问:出自李煜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煜名句大全
望远行·碧砌花光照眼明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词。春光明媚,花团锦簇,闺中人本应来到庭院内饱览春色。可朱门成天紧闭,闺中人足不出户,无心赏春,见出心情极度恶劣。相思至极,便想梦中一见,可梦也难成。愁苦又深一屋。月下砧声阵阵,征人的消息依旧杳然。砧声不仅捣碎了思妇之心,更激起她对远在辽阳的征人的思念。因为明月既照在辽阳也照在家乡,由圆月自然想到要与征人团聚。将辽阳月与秣陵砧场两个空间跨度极大的意象组接在一起,精炼地写出了征人思妇的两 地相思,就像唐人高适的《燕歌行》所写的:“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花空回首。”虽然相互挂念,略感慰藉,但毕竟空闺独守,总是难熬。等到征人归日,彼此都已头发斑白,大好的青春年华虚度,怎不叫人惊叹!
从构思上看,上片是实景,分室内与室外两层。由外而内,依次展现。李璟毕竟是代人写愁,并没有真切的苦闷,因此词的意象色彩鲜明亮丽,不像李煜后期的词作色彩总是那么灰暗沉重。下片是虚拟,空间转换大开大合,构成辽阔的意境。李璟生长富贵,词也带有强烈的富贵色彩。像碧玉、锦绣、黄金装点出的豪华气派,似乎与普通征夫思妇的身份不太协调,而带有他自身生活环境的烙印。不过晚唐五代词不管是写平民还是写贵族,都是把居住环境写得富丽堂皇。炫耀富贵,是五代词人普遍追求的审美风尚。李璟此词正是这种时代风气的体现。
- 和微之任校书郎日过三乡三乡过日君年几?今日君年五十余。不独年催身亦变,校书郎变作尚书。
- 送李使君赴邵州出送东方骑,行安南楚人。城池春足雨,风俗夜迎神。郢路逢归客,湘川问去津。争看使君度,皂盖雪中新。
- 石榴树(一作石楠树)可怜颜色好阴凉,叶翦红笺花扑霜。伞盖低垂金翡翠,熏笼乱搭绣衣裳。春芽细炷千灯焰,夏蕊浓焚百和香。见说上林无此树,只教桃柳占年芳。
- 与二三友秋宵会话清上人院何处山不幽,此中情又别。一僧敲一磬,七子吟秋月。激石泉韵清,寄枝风啸咽。泠然诸境静,顿觉浮累灭。扣寂兼探真,通宵讵能辍。好鸟无杂栖,华堂有嘉携。琴樽互倾奏,歌赋相和谐。但嘉鱼水合,莫令云雨乖。一为鹍鸡弹,再鼓壮士怀。初景待谁晓,新春逐君来。愿言良友会,高驾不知回。
- 齐梁怨别寥寥缺月看将落,檐外霜华染罗幕。不知兰棹到何山,应倚相思树边泊。
- 代挽赵工侍汤氏人三首西湖野树上林花,竹乐谁知大尹家。帘幕垂垂人兀坐,金猊香散日西斜。
- 阻风茅山港我非汲汲驰名者,何事区区逆浪间。三釜及亲须为米,可辞为客下茅山。
- 菩萨蛮玉纤间捻花间集。赤阑干对芭蕉立。薤叶晚生凉。竹阻移小床。拗莲牵藕线。藕断丝难断。弹水没鸳鸯。教寻波底香。
- 益寿美金花除贪绝爱。性静心清明宝界。宝界华阳。换质琅然雪隐霜。虚白晃耀。轩外澄神凭自照。照破昏衢。显出圆通五彩珠。
- 龙潭作乍临毛发竖,双壁夹湍流。白日鸟影过,青苔龙气浮。蔽空云出石,应祷雨翻湫。四面耕桑者,先闻贺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