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郭氏山林十六詠笙鹤亭

茲山多异域,飞仙亦税驾。
勿遣俗客来,恐妨笙鹤下。

郭氏山林十六詠笙鹤亭问答

问:《郭氏山林十六詠笙鹤亭》的作者是谁?
答:郭氏山林十六詠笙鹤亭的作者是陆游
问:郭氏山林十六詠笙鹤亭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郭氏山林十六詠笙鹤亭是宋代的作品
问:茲山多异域,飞仙亦税驾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茲山多异域,飞仙亦税驾 出自 宋代陆游的《郭氏山林十六詠笙鹤亭》
问:茲山多异域,飞仙亦税驾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茲山多异域,飞仙亦税驾 的下一句是 勿遣俗客来,恐妨笙鹤下。
问:出自陆游的名句有哪些?
答:陆游名句大全

0
纠错
猜你喜欢
  • 寄赵青山同舍档四首
    六馆风流不可寻,形骸土木泪痕深。有时咄咄空书字,俗子宁知我辈心。
  • 题祖山人池上怪石
    寒姿数片奇突兀,曾作秋江秋水骨。先生应是厌风云,著向江边塞龙窟。我来池上倾酒尊,半酣书破青烟痕。参差翠缕摆不落,笔头惊怪黏秋云。我闻吴中项容水墨有高价,邀得将来倚松下。铺却双缯直道难,掉首空归不成画。
  • 高宗皇帝挽词五首
    汉日朝前殿,神尧宴大安。徒夸一时盛,谁似两宫欢。谩采瀛洲药,犹除荆鼎丹。伤心浙江畔,缟仗自回銮。
  • 采莲曲
    荷叶似侬鬓,荷花似侬妆。夫婿常别离,羞见双鸳鸯。
  • 好事近(癸巳催妆)
    云度鹊成桥,青翼已传消息。彩伏蕊宫初下,应人间佳夕。龙烟缥缈散妆楼,香雾拥瑶席。准拟洞房披扇,看仙家春色。
  • 又次韵沈告院送行二首
    前年倚席湘山下,曾得新篇胜玉葩。今日题舆秋浦上,又烦佳句溢琼华。云霄策足君方驶,风雨论心我未涯。正向齐山插黄菊,遥知已对紫薇花。
  • 静中好
    静中好,冥心归宴寂。斋己不虚吟,静是真消息。
  • 丈人观
    黄金篆书扁朱门,夹道巨竹屯苍云。崖岭划若天地分,千柱耽耽压其垠。缨冠肃谒丈人君,广殿空庭吹宝熏。摩挲画墙手为皲,异哉山夔与土羵。物怪齾齾冠丘坟,仙人佩玉杂帨*。手整貂冠最不群,欲去不忍恨日曛。道翁采药昼夜勤,松根茯苓获兼斤。人芝植立强骨筋,狗杞群吠声狺狺。山炉小甄吹幽芬,朱颜不饮常自醺。我亦宿诵五千文,一念之差堕世纷。逝将从翁走如麋,隐书秘诀何由闻?
  • 谒金门
    书一纸。小砑吴笺香细。读到别来心下事。蹙残眉上翠。怕落傍人眼底。握向抹胸儿里。针线不忺收拾起。和衣和闷睡。
  • 齐宣王见颜斶 / 颜斶说齐王
    标签:古文观止
    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说。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慕势,不如使王为趋士。”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王曰:“有说乎?”斶曰:“有。昔者秦攻齐,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宣王默然不悦。  左右皆曰:“斶来,斶来!大王据千乘之地,而建千石锺,万石虡。天下之士,仁义皆来役处;辩士并进,莫不来语;东西南北,莫敢不服。求万物无不备具,而百姓无不亲附。今夫士之高者,乃称匹夫,徒步而处农亩,下则鄙野、监门、闾里,士之贱也,亦甚矣!”   斶对曰:“不然。斶闻古大禹之时,诸侯万国。何则?德厚之道,得贵士之力也。故舜起农亩,出于岳鄙,而为天子。及汤之时,诸侯三千。当今之世,南面称寡者,乃二十四。由此观之,非得失之策与?稍稍诛灭,灭亡无族之时,欲为监门、闾里,安可得而有乎哉?是故《易传》不云乎。’居上位,未得其实,以喜其为名者,必以骄奢为行。据慢骄奢,则凶中之。是故无其实而喜其名者削,无德而望其福者约,无功而受其禄者辱,祸必握。’故曰:‘矜功不立,虚愿不至。’此皆幸乐其名,华而无其实德者也。是以尧有九佐,舜有七友,禹有五丞,汤有三辅,自古及今而能虚成名于天下者,无有。是以君王无羞亟问,不愧下学;是故成其道德而扬功名于后世者,尧、舜、禹、汤、周文王是也。故曰:‘无形者,形之君也。无端者,事之本也。’夫上见其原,下通其流,至圣人明学,何不吉之有哉!老子曰:‘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称孤寡不谷,是其贱必本于?’非夫孤寡者,人之困贱下位也,而侯王以自谓,岂非下人而尊贵士与?夫尧传舜,舜传傅禹,周成王任周公旦,而世世称曰明主,是以明乎士之贵也。”  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及今闻君子之言,乃今闻细人之行,愿请受为弟子。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   颜斶辞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夫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制言者王也,尽忠直言者斶也。言要道已备矣,愿得赐归,安行而反臣之邑屋。”则再拜而辞去也。斶知足矣,归反朴,则终身不辱也。  君子曰:“斶知足矣,归真返璞,则终身不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