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赠杜甫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翻译和注释
译文
至今记得,在饭颗山上与你相遇,刚好是正午太阳当顶,你头上戴着竹笠。
询问你,你我分别后为何如此消瘦?怕是这一段岁月里作诗太费辛苦。
注释
戏赠:意思是开玩笑的话。其实,所谓开玩笑,往往表现了至交之问的真情实话。
饭颗山:山名。相传在长安一带。“饭颗山头”一作“长乐坡前”。长乐坡也在长安附近。
笠子:用竹箬或棕皮等编成的笠帽,用来御雨遮阳。
日卓午:指正午太阳当顶。
借问:请问的意思。
太瘦生:消瘦、瘦弱。生为语助词,唐时习语。
总为:怕是为了。
作诗苦:杜甫曾自言:“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这里所指的正是杜甫一丝不苟的创作精神。
戏赠杜甫问答
问:《戏赠杜甫》的作者是谁?
答:戏赠杜甫的作者是李白
问:戏赠杜甫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戏赠杜甫是唐代的作品
问:戏赠杜甫是什么体裁?
答:七绝
问: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 出自 唐代李白的《戏赠杜甫》
问: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 的下一句是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问:出自李白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白名句大全
戏赠杜甫赏析
《戏赠杜甫》是李白赠杜甫的诗。李白和杜甫,这两位唐代大诗家,虽然在年龄上李大杜小,相差了十一岁,他们却成了忘年之交。对诗歌艺术的狂热喜好和高深造诣,促使他们成为志同道合的知交,而共同的远大抱负、正义立场以及在政治上的失意境遇,更使他们情同骨肉,终身不逾。这高尚的友情,和他们美妙的诗歌一样,垂诸千古。
在李白和杜甫的诗歌交往中,相互赠和很多。李白的这首《戏赠杜甫》,引起过前人的误解,都出在这个“戏”字上。郭沫者对此有过精辟的辨析。自从唐人孟棨解说为李白讥笑杜甫作诗拘束之后,似乎成了定论。郭沫若不然其说,是高明的见解。郭对诗的末两句解释为李问杜答,信增亲切,不失为一说。其实,“戏”字并不都是讥笑的含义,也可以解作“开玩笑”。古人写诗题为“戏赠”,并不都是嘲弄,有许多都表示善意的玩笑语,而玩笑语之中,往往是些真情实话,倍觉亲切可爱。
此诗幽默诙谐,甚至滑稽梯突,类似于打油诗。其实这并不是李白嘲讽杜甫作诗拘束迟缓,更不能说李白看不起杜甫。《戏赠杜甫》是朋友间的游戏文字,谑而不虐,体现了李白对杜甫的知己和关爱。一方面,杜甫“穷年忧黎元”,写作极认真,“语不惊人死不休”,正如宋人葛立方在《韵语阳秋》里说的那样,“杜诗思苦而语奇”(接下来的一句是“李诗思疾而语豪”)。另一方面,他又仕途坎坷,穷困潦倒,可能营养不良。李白显然了解这些,而自己的处境也不比他好,不过达观些,随便些,又大了十一岁。
因此,李白实际上是以此诗劝慰杜甫,诗歌当不了饭吃,不要为了写诗太苦了自己,太瘦了不好,要注意自己的健康。而李白作诗比较洒脱,信口拈来即是诗,而杜甫作诗向来是苦费心思的,苦用心的结果在李白的眼里便成了身体消瘦的原因,这样不仅作诗苦的“苦”字有了着落,连太瘦生的“瘦”字也有了来历。诗的后两句采用了一问一答的形式,新颖别致,给人以亲切之感。
这末两句,即使解作都是李白的话,也未尝不显痛切关怀之情。要知道,李白也是专心致意于诗创作的,也一样“为作诗苦”。共同的爱好,共同的习性,共同的甘苦,才有这共同理解的似是玩笑之话而实为肺腑之言,多么亲切感人!李白是把人生的诗情揉得最好的人之一,从《戏赠杜甫》这首诗中可见一斑。
- 偈倾一百六十九首九日无白醪,饱餐黄栗糕。孤峰绝顶,两眼弥高。不觉不知,忽然帽落。秋风恶,秋风恶。
- 次韵德孺感兴二首眼前尝废忘,事往更追寻。爱酒陶元亮,著书王仲任。寒蒲虽有节,枯木已无心。客至还须饮,逢欢起自斟。
- 贺新郎(送赵师之江州)倏又西风起。这一年光景,早过三分之二。燕去鸿来何日了,多少世间心事。待则甚、功成名遂。枫叶荻花动凉思,又寻思、江上琵琶泪。还感慨,劳梦寐。愁来长是朝朝醉。划地成、宋玉伤感,三闾憔悴。况是凄凉寸心碎。目断水苍山翠。更送客、长亭分袂。阁皂山前梧桐雨,起风樯、露舶无穷意。君此去,趁秋霁。
- 丙午东宫寿诗国系丁年盛,天开甲观祥。黄离增焕炳,赤伏衍明昌。一日三天见,元辰万国康。姿神辉玉裕,德业灿金相。书圣规宸藻,文心俪汉章。乾坤参久大,日月并升常。祖武瞻兴庆,新庭拱未央。晨昏两慈壶,诗礼一贤王。道统家传正,炎图国本强。桑弧仍谷旦,铜律又清商。旧事兰猗殿,新凉桂子香。黄华先浥露,青女缓行霜。史贺星同轨,农歌稼涤场。与龄占梦帝,多祜叶思皇。磐石重山固,灵源少海长。三宫同寿域,岁岁颂无疆。
- 赠督师曹将军泰阶煌煌色已齐,祥飙为扫蚩尤旗。幅员浩荡春台熙,不遗桴鼓惊锄犁。羽林宿卫环三陲,居安节虑忘战危。整暇自许忘其机,司马八法律以规。蒐苗狝狩凛弗违,碧油有幢俨军师。手持虎节谈鱼丽,闽关不以山与溪。歌舞七德宣皇威,有来视师省檄飞。将军名已草木知,干戈俎豆睢阳时。已分勾当江南归,流芳奕叶今孙枝,此行且赋从军诗,时清未用歌采薇,天子有道守四夷。
- 送庞签判北都两去不辞勤,仕路论材况出群。一相关藩尝负弩,三年通籍更从军。清谈犹得当时事,遗爱应从此日闻。我忆荆溪山最乐,看君摩翮上青云。
- 余为华阳违法三直事制置使公牧都漕两使者以锦江傲吏真痴绝,公事无多日赋诗。风月讳人贪捃拾,烟霞痼我费医治。非关虎鬼工为厉,岂有诗人不耐饥。三月不曾吟一句,法汗颜何以有毛锥。
- 寄湛上人几年辞辇寺,拥衲住云林。上国归心绝,千峰去梦深。残经看雪卷,好句听秋吟。曾有寻高迹,禅房古木阴。
- 临江仙 寄德新丈自笑此身无定在,北州又复南州。买田何日遂归休。向来元落落,此去亦悠悠。赤日黄尘三百里,嵩丘几度登楼。故人多在玉溪头。清泉明月晓,高树乱蝉秋。
- 鹊桥仙东皋圃隐,木犀开后,香遍江东十里。因香招我渡江来,悄不记、重阳青蕊。人生行乐,宦游佳处,闲健莫辞清醉。不寒不暖不阴晴,正是好登临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