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寄李之问
莲花楼下柳青青。
尊前一唱阳关后,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
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翻译和注释
译文
你离开凤城的时候,玉楼是变得那样的惨白,花朵也开得如此悲愁。就连为你饯行的莲花楼下,那柳树也显得青青悠悠。我举起酒杯唱一首《阳关曲》为你送别,伴你过了一程又一程,却终需分离!
真希望能和你在梦中相会,但是好梦又难寻成。有谁知道我此时的情怀?我只有在枕上默默流泪,而天也在阶前暗暗飘雨,隔着窗儿,里外一起滴到天明!
注释
鹧(zhè)鸪(gū)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等。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
玉惨花愁:形容女子愁眉苦脸。
凤城:指北宋都城汴京。
莲花楼:饯饮之处。
阳关:即《阳关曲》,古人送别时唱此曲。
人人:那个人,指所爱的人。
程:里程,古人称一站为一程。
鹧鸪天 寄李之问问答
问:《鹧鸪天 寄李之问》的作者是谁?
答:鹧鸪天 寄李之问的作者是聂胜琼
问:鹧鸪天 寄李之问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鹧鸪天 寄李之问是宋代的作品
问:鹧鸪天 寄李之问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玉惨花愁出凤城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玉惨花愁出凤城 出自 宋代聂胜琼的《鹧鸪天 寄李之问》
问:玉惨花愁出凤城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玉惨花愁出凤城 的下一句是 莲花楼下柳青青。
问:出自聂胜琼的名句有哪些?
答:聂胜琼名句大全
鹧鸪天 寄李之问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长安送别李之问时所作。上片写送别情景。出城相送,玉惨花愁,莲花楼下,柳色青青。一曲阳关,离人远去,留下了绵绵相思与怀念。下片写别后凄伤。
欲寻好梦,梦又难成。泪湿枕衾,辗转达旦。雨声和泪,滴到天明。相思之情,令人心碎。
据《词林纪事》载:之问得此词,藏于箧间,抵家为其妻所得。因问之,具以实告。
妻善其语句清健,遂出妆奁资尖取归。
这是一首根据在离别时的所感所受而做的词。《青泥莲花记》载:“李之问仪曹解长安幕,诣京师改秩。
都下聂胜琼,名倡也,质性慧黠,公见而喜之。李将行,胜琼送别,饯钦于莲花楼,唱一词,末句曰:‘无计留春住,奈何无计随君去 。’李复留经月,为细君督归甚切,遂饮别。不旬日 ,聂作一词以寄李云云,盖寓调《鹧鸪天》也 。之问在中路得之,藏于箧间,抵家为其妻所得。因问之,具以实告。妻喜其语句清健,遂出妆奁资夫取归。琼至,即弃冠栉,损其妆饰,委曲以事主母,终身和悦,无少间焉。”这一段记载,叙述了聂胜琼创作这首词的全过程。聂胜琼虽然是京师名妓,见到人非常多,但感情却是何等真诚和专一。
词的上阕写离别,下阕既写临别之情,又写别后思念之情,实与虚写结合,现实与想像融合为一。
起句以送别入题,“玉惨花愁出凤城 ”,“玉”与“花”喻自己 ,“惨”与“愁”表现送别的愁苦,显示她凄凉的内心世界。凤城指京都,她送别李之问时,情意绵绵,愁思满怀,显示了她不忍分别的真挚情感。
莲花楼是送别的地方,楼下青青的柳色,正与离别宴会上回荡的《阳关》曲相应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眼前的青青柳色与悲哀的离别之曲一起颤动着离人的心弦。何况“一唱《阳关》后 ”,心中的人儿马上就要起程了。“别个人人”意谓送别那个人,“人人”指李之问 ,“第五句”极言路程之远。在唱完一曲《阳关》之后,就一程又一程地远远离开了她。离别是痛苦的,但别后更苦;词的下阕,叙写别后思念的心情。
相见时难,别也难,但别后希望在梦里依稀可见自己的心上人,更令人悲哀的 ,是难以成梦 。“寻好梦,梦难成”句,写相恋之深,思念之切。词人把客观环境和主观感情相结合,以大自然的夜雨寄托了离人凄苦 ,“况谁知我此时情”一句,道出了词人在雨夜之中那种强烈的孤独感与痛苦的相思之情。接下去,“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两句,画面感人而意境凄静深沉,显示了词人独特的个性,也突现了词的独特的美 。“帘前雨”与“枕前泪”相衬,以无情的雨声烘染相思的泪滴 ,窗内窗外,共同滴到天明。
好像大自然也被她的感情所感动 ,温庭筠《更漏子》一词的下阕,曾这样描写过雨声 :“梧桐树,三更下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而万俟咏的《长相思·雨》也写到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梦难成,恨难平。
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跟温庭筠词相类似,都写雨声对内心情感的触动。然相比之下,聂胜琼这首词对夜雨中情景交融的描绘,更显得深刻细腻。它把人的主体活动与雨夜的客体环境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枕前泪”与“帘前雨”这两幅画面相联相叠,而“隔个窗儿”更见新颖,突出了词人的独特之处,也更深化了离别之苦,因为这里所刻画的“滴到明”,不仅是“帘前雨”,而且也是“枕前泪”。难怪李之问的妻子读到这首词时,“喜其语句清健”。她欣赏作者的艺术才华,被作品中的真挚感情所感染,因而作了毅然的决定 ,“出妆奁资夫取归”,让聂胜琼能遂所愿。
宋时的歌妓得以从良成为士人的小妾,已是相当美满的归宿了。能得到这样结果的人并不是很多的。聂胜琼这位“名倡”注重自己的前途。这首词和它的故事,与乐婉同施酒监唱和的《卜算子》词所反映的感情来看,结局的喜剧和悲剧性质虽然不同,但对于理解当时歌妓的命运和她们的心理,具有样的价值。
- 挽赵漕简叔二首虽拥轺车贵,萧然似布韦。家依僧舍住,俸买古琴归。海内胜流尽,民间廉吏稀。空馀诗卷在,展玩一沾衣。
- 偈颂二十四首旧去新来懒送迎,岩间冢下见枯形。忍成残腊半宵梦。侩地寒檠两岁灯。
- 二月望日雪二绝玄冥留雪恼中春,损麦伤花病老人。已典布裘捐衲袜,朝来酒尽乞比邻。
- 陪幸韦嗣立山庄应制(一作宋之问诗)枢掖调梅暇,林园种槿初。入朝荣剑履,退食偶琴书。地隐东岩室,天回北斗车。旌门临窈窕,辇道属扶疏。云罕明丹谷,霜笳彻紫虚。水疑投石处,溪似钓璜馀。帝泽颁卮酒,人欢颂里闾。一承黄竹咏,长奉白茆居。
- 永城杜寺丞大年暮春白杏花孤素发残枝,非关比众迟。殷勤胜菖叶,重叠为农时。
- 一叶舟颠倒一阳初起。万化混元同体。光灿射瑶宫。满堂红。*正圆明开启。上下贯穿无底。天地悉空皆空。太玄中。
- 白云寺小憩白云深处称禅栖, 便访云关一觅题。密雪埋溪僧未扫, 韶春入树鸟光啼。三间静室依然也, 五载流阴亦迅兮。此去鹫峰应不远, 玉丛林里望丹梯。
- 思归(一作古离别)为别未几日,去日如三秋。犹疑望可见,日日上高楼。惟见分手处,白蘋满芳洲。寸心宁死别,不忍生离忧。
- 南阳道中月斜孤馆傍村行,野店高低带古城。篱上晓花斋后落,井边秋叶社前生。饥乌索哺随雏叫,乳牸慵归望犊鸣。荒草连天风动地,不知谁学武侯耕。
- 温其示梅诗用韵为谢兼简士特潦倒谁怜五十霜,登门可愧及肩墙。银钩已作惊人势,玉唾何悭照眼光。春醉灯前犹纵博,夜阑帐底更添香。阮生正作穷途哭,漫道江南刺史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