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夏日杂诗

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注释

枕簟(diàn):枕席。
玉漏:玉做的计时器。

夏日杂诗问答

问:《夏日杂诗》的作者是谁?
答:夏日杂诗的作者是陈文述
问:夏日杂诗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夏日杂诗是清代的作品
问: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 出自 清代陈文述的《夏日杂诗》
问: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 的下一句是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问:出自陈文述的名句有哪些?
答:陈文述名句大全

夏日杂诗赏析

  炎夏已逝,秋凉将至。“暑气微消秋意多”,爽身清凉的感觉,令人惬意称心。对此,历代诗人笔下都有喜气洋洋的吟咏。陈文述的这首诗,对秋凉降临的描绘别出心裁,创造了一个清丽奇趣的意境,令人难忘。“水窗低傍画栏开”,临水敞窗,这是感受秋凉最敏感的典型环境。“枕簟萧疏玉漏催”,簟,竹席。萧疏,凉爽之意。白居易诗云:“夜凉枕簟滑,秋燥衣巾轻。”秋凉爽身的快感,首先来自寝卧的枕席。讲得浅白,人人同感,倍增亲切。“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这是两句别致精彩的好诗,荷叶上的雨声送来了秋意,一夜雨声把凉爽带入了梦境。凉到梦境,看似无理,实则多情。梦境犹凉,形容凉得温存,凉得亲昵,凉得体贴入微,凉得惬意称心。这两句诗对秋凉的描绘巧思奇妙,已入化境。元代盍西村《莲塘雨声》中有诗句云:“忽闻疏雨打新荷,有梦都惊破。”写的是荷上雨声,惊破好梦;陈文述写的是荷上雨声,为梦送凉,一动一静,悉成妙缔。

  荷叶细雨,是诗人描写秋凉的钟情对象。你看,夏日将尽,“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苏轼)初秋来临,“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秋夜方长,“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秋残冬至,“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荷是秋色的使者,雨是凉意的先声,描写动人,全因情景贴切。意境创造的成功,全在景真意切,景真意切方能境丽情长。

  荷叶细雨,与秋凉同位。荷叶送秋声,雨声凉入梦。一旦,“荷尽已无擎雨盖”,荷枯雨歇,秋天也就结束了,冬天已经来临。

0
纠错
猜你喜欢
  • 和叔父九日后楼集
    霞边鹜表见罗浮,左右东南数十州。天近先看洗光日,地高略数下滩沤。乾坤广大千峰玉,人物英雄百尺楼。衰暮来兹更重九,菊花须满雪霜头。万化区中总莫逃,范围不得是清高。天将萸菊温存晚,秋把山川贴助豪。祭祢五更荐仪礼,上楼万境擥离骚。化工似欲重重九,催促霜前办两螯。
  • 次韵行甫小集平山
    春风多可风曾閒,又为平山入醉颜。流恨不穷江万里,与翁长在月三间。半清半浊圣贤酒,似有似无烟雨山。试问黄鹂相识否,绿阴深树自绵蛮。
  • 送蔡少府赴登州推事
    胶东连即墨,莱水入沧溟。国小常多事,人讹屡抵刑。公才征郡邑,诏使出郊坰。标格谁当犯,风谣信可听。峥嵘大岘口,逦迤汶阳亭。地迥云偏白,天秋山更青。祖筵方卜昼,王事急侵星。劝尔将为德,斯言盖有听。
  • 失鹤
    顶上新成九转丹,□花日日到春坛。夜深飞上云霄去,华表月明风露寒。
  • 致斋太一宫
    斋洁奉惟馨,瑶台独自升。楼迷五里雾,坛独九枝灯。珠馆来青雀,琁题射玉绳。疏钟平野阔,古柏夕霏凝。鹤扇真规月,仙衣可镂冰。春茶泛云液,晓饭荐兰蒸。炼药疑洪井,藏书类羽陵。回瞻太帝室,飞槛更长凭。
  • 次韵刘彦冲醉歌
    家山回首三千里,世乱身危今老矣。由来客子斗身强,敢弗加餐慎行李。闽中此地称多贤,招我作邻密且迩。二子人物夙所慕,倾盖忘形到汝尔。刘郎能事出世家,胜韵那知集於此。人生多计才狙公,朝暮不离三四中。我今一食日还併,士也乃有如此穷。爱酒犹能至山简,清谈兼喜对王戎。异时掉臂王侯门,解纷堪作滑稽雄。如今流落百无用,夜起捋须问苍穹。白发萧萧不胜理,客舍灯花虚作喜。怜君咳唾是珠玑,照眼陆离光棐几。惜不当年夺绣袍,枉著词锋夸孟劳。遣我黎明拥吟鼻,寒蝉抱叶空哀号。
  • 平生欲一游金陵而不得再用韵简不浮
    金陵帝王州,遗事多典午。我昔读其书,抚卷辄凄苦。一时豪杰士,错出可胜数。荣名既销歇,陈迹付离黍。惟有东山翁,于今尚翘楚。我欲一访之,千载同晤语。酒於白下酌,茗向锺山煮。北道有主人,载酒思出祖。但畏傍人讥,率野非兕虎。此事从昔然,非予独龃龉。
  • 颂证道歌证道歌
    寻师访道为参禅,先将鼻孔与人穿。大喝一声三日困,尘毛犹挂曲床边。
  • 期卢嵩,枉书称日暮无马不赴,以诗答
    佳期不可失,终愿枉衡门。南陌人犹度,西林日未昏。庭前空倚杖,花里独留樽。莫道无来驾,知君有短辕。
  • 玉泉寺与润上人望秋山怀张少尹
    山寒天降霜,烟月共苍苍。况此绿岩晚,尚馀丹桂芳。禅心殊众乐,人世满秋光。莫怪频回首,孤云思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