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醉桃源/阮郎归

冬衣初染远山青。
双丝云雁绫。
夜寒袖湿欲成冰。
都缘珠泪零。
情黯黯,闷腾腾。
身如秋后蝇。
若教随马逐郎行。
不辞多少程。

醉桃源/阮郎归问答

问:《醉桃源/阮郎归》的作者是谁?
答:醉桃源/阮郎归的作者是周邦彦
问:醉桃源/阮郎归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醉桃源/阮郎归是宋代的作品
问:醉桃源/阮郎归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冬衣初染远山青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冬衣初染远山青 出自 宋代周邦彦的《醉桃源/阮郎归》
问:冬衣初染远山青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冬衣初染远山青 的下一句是 双丝云雁绫。
问:出自周邦彦的名句有哪些?
答:周邦彦名句大全

醉桃源/阮郎归赏析

这首小令 ,写一个妇女相思情深的衷怀 。首句写衣服的新和美 。“冬衣初染”,表明这衣服是新的。
“远山青”是说衣服的颜色如远山的青色。旧说“赵合德为薄眉 ,号远山黛,乃晴明远山之色也”。又可见这“远山青”色是很美的。
次句着重写衣上的花纹。“双丝”,言此衣质地精致;“云雁”指衣上花纹 。这种精心描绘妇女衣饰的手法 ,在温庭筠词里很常见,如“凤凰相对盘金缕”(《菩萨蛮 》),说衣上的花纹是一对用金线绣成的凤凰 ;“金雁一双飞,泪痕沾绣衣”(《菩萨蛮》),这金雁虽可解释成筝柱或首饰,但也可解释成衣服上绣着一双金碧辉煌的雁 ;至于“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菩萨蛮》),更把这“襦”(短袄)的美写得无以复加了。从温词的“凤凰相对”、“金雁一双”、“双双金鹧鸪”来看,无不寓有物则成双、人则孤凄的内涵。这里周邦彦用的是“云雁”字样,但雁从来不单飞。所不同的是,温词寓意易现,周词寓意颇深,须婉曲才达。
接着“夜寒袖湿欲成冰,都缘珠泪零”两句,写伊人在寒冷的深夜里,袖子温了一大片,都要结成冰了,原来是因为泪水不停地流下来。从这两句的语气看,她是直到最后才感觉到“袖湿欲成冰”的。
“清黯黯,闷腾腾”,过片紧承上阕写人的哀伤、凄苦。下面说这位心情愁苦闷闷不乐的人此时是“身如秋后蝇 ”。这个比喻,十分奇特,而由来颇久。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四记:“或问张元一曰:“苏(味道)、王(方庆)孰贤?”答曰:“苏九月得霜鹰,王十月被冻蝇 ”⋯⋯得霜鹰俊捷,被冻蝇顽怯。”入诗有韩愈《送侯参谋赴河中幕》之“默坐念语笑,痴如遇寒蝇 ”、欧阳修《病告中怀子华原父》之“而今痴钝若寒蝇 ”,及以后陆游《杭湖夜归》之“今似窗间十月蝇 ”等,但运用入词 ,宋人似仅见于此 ”“秋后”,天气冷了,最怕冷的蝇,此时软绵绵、懒洋洋,动都不想动,勉强扑到窗前有阳光的地方,也茫然痴呆,似乎再也没有安身立命之所了。可是这个比喻的特具精彩 ,还得和下两句联起来看:“若教随马逐郎行 ,不辞多少程 。”两句活用“蝇附骥尾以致千里”的典故 。惟愿方才的“ 情黯黯,闷腾腾 ”,一扫而去 ,惟愿“随马逐郎行”。身如秋后蝇 ”,妙在语似平铺 ,而含意深婉 。这五个字,是“情黯黯。闷腾腾”的形象描绘,给人以“静”感,同时又是开启下文的钥匙,因句突现,这时的“蝇”如附奔马,完全给人以“动”感了。
这首小词,上片平淡无奇,但下片奇句突现,则词意“纡徐曲折”,人的感情“入微尽致”(陈廷焯评周词语)”此词可证明代谭元春所证:“必一句之灵能回一篇之运 ,一篇之朴能养一句之神 ”(《题简远堂诗》)。
0
纠错
猜你喜欢
  • 睡魔
    睡魔如瘧鬼,日日应期来。符篆烧难却,茶枪战不开。中宵翻醒去,当昼又潜回。应是五穷数,留君共酌杯。
  • 满庭芳(乙已八月十日登博见楼作)
    丹雘浮空,琉璃耀日,上云楼阁眈眈。□□居士,燕坐息玄谈。十载劳心问道,今悟罢、截日停参。凝神处,九苞丹凤,翔舞在山南。喃喃。成障碍,千经万论,从此休贪。且陶陶兀兀,对酒醺酣。清兴有时狂放,扁舟上、绿水澄潭。渔歌起,从他两岸,齐笑老翁憨。
  • 次韵和酬杨乐道待制咏雪
    梁苑孝王迹,灞陵游客心。牧羊来海上,泛棹向山阴。兴赏曾何浅,羁栖栖以深。穆歌犹在竹,郢曲自传琴。旗冻沾天仗,枪寒拂羽林。且为丰岁庆,休作苦寒吟。掩帙都忘虑,焚香静拥衾。晴明一登阁,暮色遍高岑。
  • 北宗赞
    菩提有树镜无尘,玉兔怀胎入紫宸。七百僧龙第一座,信衣推与负舂人。
  • 题仁义寺
    寺以仁义名,当求仁义实。只在毫釐间,遂分儒与释。千载几万言,未能合为一。大笑出门去,莫问成陈迹。
  • 龙池二绝
    尽道神龙此有灵,一池澄静暮痕清。如何蟠屈无飞志,却放鸣蛙有怒声。
  • 次韵仇仁近有怀见寄十首
    寄来诗卷了无尘,想见家贫道不贫。真复远追前辈味,颇惊顿异去来人。驱车荡荡行须至,破的遥遥见已亲。换骨得仙内丹熟,可须浮海望三神。
  • 溪居叟
    溪翁居静处,溪鸟入门飞。早起钓鱼去,夜深乘月归。见君无事老,觉我有求非。不说风霜苦,三冬一草衣。
  • 和祖上人见贻
    久客黄金尽,思归白发添。春泥妨驿路,细雨泊僧檐。骤喜诗情浃,还增酒律严。云山会终往,瓶锡岂长淹。
  • 江晦叔见访于兴国寺见庭中修竹两竿云竹虽不
    忆昨在江都,联君城一曲。我家百色无,唯有数竿竹。琅玕净相倚,萧洒意常足。君亦时见过,笑语伴幽独。别来七见春,屡送光景速。京师车马烦,高尘蔽华屋。僧室日闭关,静若在岩谷。忽闻剥啄声,把手叙寒燠。嵌空叠石畔,亦有双筠绿。动君青云兴,赏眄不移目。爱其萧骚风,摇此苍翠玉。有如嗜脍炙,久矣虚其腹。一旦逢割鲜,欣然喜如沃。乃知物外适,可以傲流俗。奉常官事简,佳集时可卜。轩窗辟浓邃,冠带脱拘束。文枰稍拂拭,白黑看驰逐。更设茶两旗,何须酒百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