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景龙三年二月十一日)
羽骑参差花外转,霓旌摇曳日边回。
还将石溜调琴曲,更取峰霞入酒杯。
銮辂已辞乌鹊渚,箫声犹绕凤皇台。
翻译和注释
译文
公主的山中别墅对着云霞的门户打开,帝王春日巡行的队伍惊天动地地到来。
羽林军的骑兵参差纵横的队列在花外巡逻,缀有五色羽毛的旗帜迎风飘扬,沿着帝王左右回宫。
宴会上用岩石间的水流声来调节琴曲,又仿佛把山峰云霞的倒影倾入酒杯中。
皇帝的銮驾早已经离开南庄的景色之地,阵阵箫声还依然萦绕在凤凰台的周围。
注释
应制:即应诏,奉皇帝之命写作诗文。幸:指得到皇帝的宠幸。太平公主:唐高宗女,武则天所生。初嫁薛绍,后嫁武则天侄武攸暨。唐隆元年(710),参与李隆基(唐玄宗)发动的宫廷政变,杀韦后和安乐公主,拥立李旦。开府置官属,把持朝政,宰相多出其门下。玄宗即位后,她阴谋政变,先天二年(713)谋泄被杀。
主家山第:公主家的庄园,即题中说的南庄。山第,山中别墅。
春游:指帝王春日巡行。
羽骑(jì):羽林军的骑兵。《文选·扬雄〈羽猎赋〉》:“羽骑营营,昈分殊事。” 张铣注:“羽骑,羽林之骑。”
霓(ní)旌(jīng):缀有五色羽毛的旗帜,为古代帝王仪仗之一。亦借指帝王。曳(yè):一作“飏”。日边:比喻京师附近或帝王左右。
石溜:石头底的溪水。
銮(luán)辂(lù):天子王侯所乘之车。《吕氏春秋·孟春纪》:“天子居青阳左个。乘鸾辂,驾苍龙。” 高诱注:“辂,车也。鸾鸟在衡,和在轼,鸣相应和。后世不能复致,铸铜为之,饰以金,谓之鸾辂也。”
乌鹊渚(zhǔ):南庄的景致。
凤皇台:指南庄。凤皇,即凤凰。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景龙三年二月十一日)问答
问:《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景龙三年二月十一日)》的作者是谁?
答: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景龙三年二月十一日)的作者是李峤
问: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景龙三年二月十一日)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景龙三年二月十一日)是唐代的作品
问: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景龙三年二月十一日)是什么体裁?
答:七律
问:主家山第接云开,天子春游动地来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主家山第接云开,天子春游动地来 出自 唐代李峤的《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景龙三年二月十一日)》
问:主家山第接云开,天子春游动地来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主家山第接云开,天子春游动地来 的下一句是 羽骑参差花外转,霓旌摇曳日边回。
问:出自李峤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峤名句大全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景龙三年二月十一日)赏析
李峤是太平公主提携的宰相(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之一。这首诗作于公元709年(唐中宗景龙三年)二月十一日。太平公主是唐中宗李显的亲妹妹,为长公主。当时唐中宗去看望太平公主,席间命臣下以此事为题作诗,李峤就作了这首七律。
- 系乐府十二首寿翁兴借问多寿翁,何方自修育。惟云顺所然,忘情学草木。始知世上术,劳苦化金玉。不见充所求,空闻肆耽欲。清和存王母,潜濩无乱黩。谁正好长生,此言堪佩服。
-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 赴宣卿牡丹之集和奇父二首移得币丹手自封,护花云结秀阴浓。未嫌芍药争时发,却有酴醾作酒供。喜见典型开朵朵,宁须绯紫计重重。定知禾黍胜桃李,何似犁牛问老农。
- 雨歇池上檐前微雨歇,池上凉风起。桥竹碧鲜鲜,岸移莎靡靡。苍然古苔石,清浅平流水。何言中门前,便是深山里。双僮侍坐卧。一杖扶行止。饥闻麻粥香,渴觉云汤美。平生所好物,今日多在此。此外更何思?市朝心已矣!
- 诉衷情古今多少利名人。弃命斗争功。英豪尽归何处,都总落沉空。争如我,洞庭中。遣家童。金觥轻泛,醉卧当轩,一枕清风。
- 九溪十八磵九溪十八磵,冷见帝青苔。洗足僧书石,临流客放杯。案头松叶响,身畔野花开。百六辞歌吹,清游始一回。
- 夜坐霜蟾照户鼓三更,独坐蒲团一盏灯。名利此时都踏破,分明一个在家僧。
- 寄题萧民望扶疏堂二首不栽繁杏试晴红,不种垂杨拂暖茸。堂下生涯无一物,月中修竹雪中松。
- 新春感事八首终篇因以自解忆到夔门正月初,竹枝歌舞拥肩舆。当时光景应如昨,绿鬓治中八十余。
- 又和后九首竹简定隶古字,黑屏刻月蚀诗。嗜学心无止法,读书眼有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