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人日寄杜二拾遗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翻译和注释

译文
人日这天,我给杜甫写一首诗寄到成都草堂,我在这儿怀念你,怀念我们共同的故乡。
春天到来,柳叶萌芽,梅花盛开,本该令人愉悦,但飘泊异地的游子却被撩动了乡愁。
当时国家多难,干戈未息,以高适的文才武略,本应参与朝廷大政,建树功业,可是偏偏远离京国,身在南蕃。
正承百忧千虑而来,身当乱世,作客他乡,今年此时,已是相思不见,明年又在何处,难以预料。
生活虽困顿,却也闲散自适,不可能知道此时竟辜负了随身的书剑,老于宦途风尘之中。
这是说自己老迈疲癃之身,辱居刺史之位,国家多事而无所作为,内心有愧于到处飘泊流离的友人。

注释
杜二拾遗:即大诗人杜甫。
人日:汉族传统节日,时在农历正月初七。农历正月初七。薛道衡《人日思归》“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远藩(fān):一作“南蕃”。指南方的遥远地区。预:参与。此处是参预朝政之意。
书剑:喻文武。《史记》“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二千石:汉太守官俸二千石
东西南北人:丘曾称“今丘也,东南西北之人也”,指四方奔走。

人日寄杜二拾遗问答

问:《人日寄杜二拾遗》的作者是谁?
答:人日寄杜二拾遗的作者是高适
问:人日寄杜二拾遗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人日寄杜二拾遗是唐代的作品
问:人日寄杜二拾遗是什么体裁?
答:七古
问: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出自 唐代高适的《人日寄杜二拾遗》
问: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的下一句是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问:出自高适的名句有哪些?
答:高适名句大全

人日寄杜二拾遗赏析

  此诗是高适在蜀州刺史任上寄怀杜甫之作。人日,是农历正月初七日。杜二,即杜甫。杜甫居成都时,高适与之过从甚密,此诗慰故人思乡之情,发世事难料之叹,抒无所作为之憾。

  全诗每四句一段,共分三段。每段换韵,开头是平声阳韵,中间是仄声御韵,末段是平声真韵。“人日题诗寄草堂”,起句便单刀直入点题。人日:农历正月初七。古人相信天人感应,以岁后第七日为人日。汉魏以后,人日逐渐从单一的占卜活动,发展成为包括庆祝、祭祀等活动内容的节日。到了唐代,民间仍相当重视人日节。不仅仅专用作祈祥祝安,又衍添了一层思亲念友的气氛。此节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遥怜故人思故乡”,“遥怜”的“怜”,正是表示二人感情的字眼,通篇都围绕这“怜”字生发展开。“思故乡”,既是从自己说,也是从杜甫说,满目疮痍的中原,同是他们的故乡。紧接着“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便是这思乡情绪的具体形容。春天到时,柳叶萌芽,梅花盛开,应该是令人愉悦的,但在飘泊异地的游子心中,总是容易撩动乡愁,而使人“不忍见”,一见就“断肠”,感情不能自已了。

  中间四句是诗意的拓展和深化,有不平,有忧郁,又有如大海行舟、随波飘转、不能自主的渺茫与怅惘,感情是复杂的。换用仄声韵,正与内容十分协调。

  “身在南蕃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预”是参与朝政之意。尽管如此,诗人的爱国热忱却未衰减,面对动荡不已的时局,自然是“心怀百忧复千虑”了。当时,不仅安史叛军在中原还很猖獗,即就蜀中局势而言,也并不平静,此诗写后的两三个月,便发生了梓州刺史段子璋的叛乱。这“百忧千虑”,也正是时局艰难的反映。杜甫《追酬高蜀州人日见寄》:“叹我凄凄求友篇,感君郁郁匡时略”,是很深刻地领会到高适这种复杂情思的。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此忧之深,虑之远,更说明国步艰难,有志莫申。深沉的感喟中,隐藏了内心无限的哀痛。

  瞻望未来,深感渺茫,回顾往昔,事难前定。这就自然地逗出了末段。“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诗人早年曾隐身“渔樵”《封丘作》,“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这“愧”的内涵是丰富的,它蕴含着自己匡时无计的孤愤,和对友人处境深挚的关切。这种“愧”,更见得两人交谊之厚,相知之深。

  这首诗,没有华丽夺目的词藻,也没有刻意雕琢的警句,有的只是浑朴自然的语言,发自肺腑的真情流贯全篇。那抑扬变换的音调,很好地传达了起伏跌宕的感情。像这种“直举胸情,匪傍书史”的佳作,可算是汉魏风骨的嗣响。

0
纠错
猜你喜欢
  • 踏莎行·殢酒情怀
    标签:爱情
    殢酒情怀,恨春时节。柳丝巷陌黄昏月。把君团扇卜君来,近墙扑得双蝴蝶。笑不成言,喜还生怯。颠狂绝似前春雪。夜寒无处著相思,梨花一树人如削。
  • 寒食怀公藻几道
    洒落陶彭泽,风流陈太丘。别来添夕梦,归日负春游。已改枯榆火,宁污寒具油。不知行乐地,能话野人不。
  • 送张子列茶
    斋余一椀是常珍,味触色香当几尘。借问深禅长不卧,何如官路醉眠人。
  • 青玉案
    绿琐窗纱明月透。正清梦、莺啼柳。碧井银瓶鸣玉甃。翔鸾妆样,粲花衫绣。分付春风手。喜入秋波娇欲溜。脉脉青山两眉秀。玉枕春寒郎知否。归来留取,御香襟袖。同饮酴醿酒。
  • 早梅香
    北帝收威,又探得早梅,漏春消息。粉蕊琼苞,拟将胭脂,轻染颜色。素质盈盈,终不许、雪霜欺得。奈化工、偏宜赋与,寿阳妆饰。独自逞冰姿,比夭桃繁杏,迥然殊别。为报山翁,逢此有花,樽前须攀折。醉赏吟恋,莫辜负、好天风月。恐笛声悲,纷纷便似,乱飞香雪。
  • 赴霅任君有诗相送仍怀旧赏因次其韵
    湖山饶邃处,曾省牧之游。雁落葑田阔,船过菱渚秋。野烟昏古寺,波影动危楼。到日寻题墨,犹应旧壁留。
  • 斋宫感事寄原甫学士
    曾向斋宫咏麦秋,绿阴佳树覆墙头。重来满地新霜叶,却忆初闻黄栗留。
  • 好事近
    齿颊带余香,罄咳总成珠玉。剪碎袖罗花片,点金觥春绿。玉鱼花露自清凉、涓涓在郎腹。犹胜望梅消渴,对文君眉蹙。
  • 再和五首
    绝巅岁晚无人到,但见山风激岭泷。高花恍如珠照乘,深葩还似宝迷邦。巢居公未甘枯槁,鼎实朝方起硕厖。诗在简斋和靖里,追攀真以寸筳撞。
  • 夜起有感
    古人所愿为,莫若言事官。前后五百辈,风节何索然。士所甚荣者,草诏登金銮。缪妄或预选,文章何足传。又如相人国,操秉中书权。奸邪杂庸懦,覆餗鼎实颠。代天分百工,设此三要职。我虽幸登名,三不践其一。尝叨台谏命,大臣阴见柅。击搏非所能,甘受一麾斥。于时已溃乱,竟不保宗祏。论罪诛枯{左骨右比},孰可付史笔。星河夜西流,看天徒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