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翻译和注释
译文
转回车子驾驶向远方,路途遥远,长途跋涉,难以到达。
一路上四野茫茫无边无际,阵阵春风吹绿百草。
眼前看到的都不是过去的事物,人怎么能够不迅速衰老?
人生的盛衰各有不同的时间,只恨建立功名的机会来得太迟。
人的生命不如金石般坚固,哪里能够长生不老?
倏忽之间生命就衰老死亡了,只有好的美名才是真正的宝藏。
注释
回:转也。驾:象声词。言:语助词。迈:远行也。一说喻声音悠长。
驾言迈:犹言驾而行。
悠悠:远而未至之貌。涉长道:犹言“历长道”。涉,本义是徒步过水;引申之,凡渡水都叫“涉”;再引申之,则不限于涉水。
茫茫:广大而无边际的样子,草木广盛貌。。这里用以形容“东风摇百草”的客观景象。
东风:指春风。百草:新生的草。
无故物:承“东风摇百草”而言。故,旧也。
“焉得”句:是由眼前事物而产生的一种联想,草很容易由荣而枯,人又何尝不很快地由少而老呢?
焉得:怎能。以上四句是说茫茫绿原都是新草代替了衰草。一路所见种种事物也都是新的代替了旧的,和自己所记得的不一样了,一切变化是这样地快,人又怎能是例外呢?
各有时:犹言“各有其时”,是兼指百草和人生而说的。“时”的短长虽各有不同,但在这一定时间内,有盛必有衰,而且是由盛而衰的。
立身:指立德立功立言等各种事业的建树。犹言树立一生的事业基础。早:指盛时。
苦:患。以上二句是说各物的荣盛时期都有一定,过时就衰了。人生的盛年也是有限的,所以立身必须及时,否则徒遗悔恨。
“人生”句:言生命的脆弱。金,言其坚。石,言其固。
寿考:犹言老寿。考,老也。即使老寿,也有尽期,不能长久下去。
奄忽:急遽也。随物化:犹言“随物而化”,指死亡。
荣名:美名。一说指荣禄和声名。
末二句是说人的形体很快地就化为异物,只有荣名可以传到身后,所以是可宝贵的。
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问答
问:《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的作者是谁?
答: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的作者是佚名
问: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是两汉的作品
问: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是什么体裁?
答:五古
问: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出自 两汉佚名的《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
问: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的下一句是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问:出自佚名的名句有哪些?
答:佚名名句大全
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赏析
这一篇是自警自励的诗。诗人久客还乡,一路看到种种事物今昔不同,由新故盛衰的变化想到人生短暂,又想到正因为人生短就该及时努力,建功立业,谋取不朽的荣名。
此诗含义为何,佳处为何,要理解正确,关键在于对篇末“荣名”二字的解诂。
古今注本于荣名有二解。一说荣名即美名,又一说则谓荣名为荣禄和声名。由前说,结二句之意为人生易尽,还是珍惜声名为要;由后说,则其意变为:人生苦短,不如早取荣禄声名,及时行乐显身。二说之境界高下,颇有不同。贪按荣各一词,古籍屡见。如《战国策?齐策》:“且吾闻效小节者不能行大威,恶小耻者不能立荣名。”《淮南子?修务训》:“死有遗业,生有荣名。”其均为令誉美名之义甚明。 疑义既释,则诗意及结构自明。诗以景物起兴,抒人生感喟。回车远行,长路漫漫,回望但见旷野茫茫,阵阵东风吹动百草。这情景,使行旅无已,不知税驾何处的诗人思绪万千,故以下作句,二句一层,反复剀陈而转转入深。“所遇”二句由景入情,是一篇枢纽。因见百草凄凄,遂感冬去春来,往岁的“故物”已触目尽,那么新年的自和,又怎能不匆匆向老呢?这是第一层感触。人生固已如同草木,那么一生又应该如何度过呢?“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立身J”,应上句 “盛衰”观之,其义甚广,当指生计、名位、道德、事业,一切卓然自立的凭借而言。诗人说,在短促的人生途中,应不失时机地产身显荣。这是诗人的进一层思考。但是转而又想:“人和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即使及早立身,也不能如金石之永固,立身云云,不也属虚妄?这是诗人的第三层想头。那么什么才是起初的呢?只有荣名--令誉美名,当人的身躯归化于自然之时,如果能留下一点美名为人们所怀念,那末也许就不虚此生了吧。终于诗人从反复的思考中,得出了这一条参悟。
当汉末社会的风风雨雨,将下层的士子们恣意播弄时,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对生命的真谛进行思索。有的高唱“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贫贱,轗轲常苦辛” (《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表现出争竞人世的奋亢;有的则低吟“服食求神仙,多为民误。不如馀美酒,被服纨与素”(同上《驱车上东门》),显示为及时行乐的颓唐。而这位愿以荣名为宝的诗人,则发而为洁身自好的操修。虽然他同样摆脱不了为生命之谜而苦恼的世纪性的烦愁,然而相比之下,其思致要深刻一些,格调也似乎更高一点。
显然,这是一乎哲理性的杂诗,但读来却非但不觉枯索,反感到富于情韵。这一方面固然因为他的思索切近生活,自然可亲,与后来玄言诗之过度抽象异趣,由四个层次的思索中,能感到诗人由抑而扬,由扬又以抑,再抑而再扬的感情节奏变化。另一方面,也许更重要的是,这位诗人已开始自觉不自觉地接触到了诗歌之境主于美的道理,在景物的营构,情景的交融上,达到了前人所未有的新境地。诗的前四句,历来为人们称道,不妨以之与《诗经》中相近的写法作一比较。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这首《黍离》是《诗经》的名篇。如果不囿于先儒附会的周大夫宗国之思的教化说,不难看出亦为行人所作。以本诗与之相比,虽然由景物起兴而抒内心忧苦的机杼略近,但构景状情的笔法则有异。《黍离》三用叠词“离离”、“靡靡”、“ 摇摇”,以自然的音声来传达情思,加强气氛,是《诗经》作为上古诗歌的典型的朴素而有效的手法。而本诗则显得较多匠心的营造。“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迈”、“悠悠”、“茫茫”、“摇”,叠词与单字交叠使用,同样渲染了苍茫凄清的气氛,然而不但音声历落,且由一点--“车”,衍为一线--“长道”,更衍为整个的面--“四顾”旷野。然后再由苍茫旷远之景中落到一物“草”上,一个“摇”字,不仅生动地状现了风动百草之形,且传达了风中春草之神,而细味之,更蕴含了诗人那思神摇曳的心态。比起《黍离》之“ 中心摇摇”来,本诗之“摇”字已颇具锻炼之功,无怪乎前人评论这个摇字为“初见峥嵘”。这种构景与炼字的进展与前折“所遇”二句的布局上的枢纽作用,已微逗文人诗的特征。唐皎然《诗式?十九首》云:“《十九首》辞精义炳,婉而成章,始见作用之功。”(作用即艺术构思),可称慧眼别具;而本诗,对于我们理解皎然这一诗史论析,正是一个好例。
皎然所说“初见作用之功”很有意思,这又指出了《古诗十九首》之艺术构思尚属于草创阶段。本诗前四句的景象营构与锻炼,其实仍与《黍离》较近,而与后来六朝唐代诗人比较起来,显然是要简单得多,也自然得多。如陆云《答张博士然》: “行迈越长川,飘摇冒风尘。通波激枉渚,悲风薄丘榛。”机杼亦近,但刻炼更甚,而流畅不若。如果说《十首诗》是“秀才说家常话”(谢榛《四溟诗话》),那末陆云则显为秀才本色了。由《黍离》到本诗,再到陆云上诗,可以明显看出中国古典诗歌的演进足迹,而本诗适为中介。所以陆士雍《古诗镜?总论》说“《十九首》谓之《风》馀,谓之诗母”。
对于人生目的意义之初步的朦胧的哲理思考,对于诗歌之文学本质的初步的胧的觉醒。这两个“初步”,也许就是本诗乃至《古诗十九首》整组诗歌,那永久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 次韵元卿二首笑携佳句又冲寒,政用消忧觞咏间。酒贱粗能留子醉,食贫未暇惨予颜。搜诗杜老方须药,强项萧生且抱关。旧约偶耕犹念否,霜林雪竹正斓斑。
- 满庭芳 寿范竹友老乡长淇澳风清,渭川月朗,此时天产耆英。苍苍标格,挺出白云层。最好坚心劲节,傲多少、桃李虚情。人都道,孙枝子叶,早已肖龙形。长春曾不老,襟怀一片,玉立冰清。喜七贤六逸,总是交朋。试听铿金戛玉,玉堂上压倒梅兄。君知否,平安信好,永耐岁寒盟。
- 敲爻歌汉终唐国飘蓬客,所以敲爻不可测。纵横逆顺没遮栏,静则无为动是色。也饮酒,也食肉,守定胭花断淫欲。行歌唱咏胭粉词,持戒酒肉常充腹。色是药,酒是禄,酒色之中无拘束。只因花酒误长生,饮酒带花神鬼哭。不破戒,不犯淫,破戒真如性即沈。犯淫坏失长生宝,得者须由道力人。道力人,真散汉,酒是良朋花是伴。花街柳巷觅真人,真人只在花街玩。摘花戴饮长生酒,景里无为道自昌。一任群迷多笑怪,仙花仙酒是仙乡。到此乡,非常客,姹女婴儿生喜乐。洞中常采四时花,时花结就长生药。长生药,采花心,花蕊层层艳丽春。时人不达花中理,一诀天机直万金。谢天地,感虚空,得遇仙师是祖宗。附耳低言玄妙旨,提上蓬莱第一峰。第一峰,是仙物,惟产金花生恍惚。口口相传不记文,须得灵根骨髓坚。□骨髓,炼灵根,片片桃花洞里春。七七白虎双双养,八八青龙总一斤。真父母,送元宫,木母金公性本温。十二宫中蟾魄现,时时地魄降天魂。铅初就,汞初生,玉炉金鼎未经烹。一夫一妇同天地,一男一女合乾坤。庚要生,甲要生,生甲生庚道始萌。拔取天根并地髓,白雪黄芽自长成。铅亦生,汞亦生,生汞生铅一处烹。烹炼不是精和液,天地乾坤日月精。黄婆匹配得团圆,时刻无差口付传。八卦三元全藉汞,五行四象岂离铅。铅生汞,汞生铅,夺得乾坤造化权。杳杳冥冥生恍惚,恍恍惚惚结成团。性须空,意要专,莫遣猿猴取次攀。花露初开切忌触,锁居上釜勿抽添。玉炉中,文火烁,十二时中惟守一。此时黄道会阴阳,三性元宫无漏泄。气若行,真火炼,莫使玄珠离宝殿。加添火候切防危,初九潜龙不可炼。消息火,刀圭变,大地黄芽都长遍。五行数内一阳生,二十四气排珠宴。火足数,药方成,便有龙吟虎啸声。三铅只得一铅就,金果仙芽未现形。再安炉,重立鼎,跨虎乘龙离凡境。日精才现月华凝,二八相交在壬丙。龙汞结,虎铅成,咫尺蓬莱只一程。坤铅乾汞金丹祖,龙铅虎汞最通灵。达此理,道方成,三万神龙护水晶。守时定日明符刻,专心惟在意虔诚。黑铅过,采清真,一阵交锋定太平。三车搬运珍珠宝,送归宝藏自通灵。天神佑,地祇迎,混合乾坤日月精。虎啸一声龙出窟,鸾飞凤舞出金城。朱砂配,水银停,一派红霞列太清。铅池迸出金光现,汞火流珠入帝京。龙虎媾,外持盈,走圣飞灵在宝瓶。一时辰内金丹就,上朝金阙紫云生。仙桃熟。摘取饵,万化来朝天地喜。斋戒等候一阳生,便进周天参同理。参同理,炼金丹,水火薰蒸透百关。养胎十月神丹结,男子怀胎岂等闲。内丹成,外丹就,内外相接和谐偶。结成一块紫金丸,变化飞腾天地久。丹入腹,非寻常,阴阳剥尽化纯阳。飞升羽化三清客,各遂功成达上苍。三清客,驾琼舆,跨凤腾霄入太虚。似此逍遥多快乐,遨游三界最清奇。太虚之上修真士,朗朗圆成一物无。一物无,唯显道,五方透出真人貌。仙童仙女彩云迎,五明宫内传真诰。传真诰,话幽情,只是真铅炼汞精。声闻缘觉冰消散,外道修罗缩项惊。点枯骨,立成形,信道天梯似掌平。九祖先灵得超脱,谁羡繁华贵与荣。寻烈士,觅贤才,同安炉鼎化凡胎。若是悭财并惜宝,千万神仙不肯来。修真士,不妄说,妄说一句天公折。万劫尘沙道不成,七窍眼睛皆迸血。贫穷子,发誓切,待把凡流尽提接。同越蓬莱仙会中,凡景煎熬无了歇。尘世短,更思量,洞里乾坤日月长。坚志苦心三二载,百千万劫寿弥疆。达圣道,显真常,虎兕刀兵更不伤。水火蛟龙无损害,拍手天宫笑一场。这些功,真奇妙,分付与人谁肯要。愚徒死恋色和财,所以神仙不肯召。真至道,不择人,岂论高低富与贫。且饶帝子共王孙,须去繁华锉锐分。嗔不除,憨不改,堕入轮回生死海。堆金积玉满山川,神仙冷笑应不采。名非贵,道极尊,圣圣贤贤显子孙。腰间跨玉骑骄马,瞥见如同隙里尘。隙里尘,石中火,何在留心为久计。苦苦煎熬唤不回,夺利争名如鼎沸。如鼎沸,永沈沦,失道迷真业所根。有人平却心头棘,便把天机说与君。命要传,性要悟,入圣超凡由汝做。三清路上少人行,畜类门前争入去。报贤良,休慕顾,性命机关须守护。若还缺一不芳菲,执著波查应失路。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达命宗,迷祖性,恰似鉴容无宝镜。寿同天地一愚夫,权物家财无主柄。性命双修玄又玄,海底洪波驾法船。生擒活捉蛟龙首,始知匠手不虚传。
- 臞庵五首沙暖鸳鸯困,江寒翡翠愁。红莲秋的历,短櫂晚夷犹。处世长无累,端居百不忧。时时明月下,横备倒骑牛。
- 偈六十三首等閒垂手去,八面清风生。大悲不展手,通身是眼睛。
- 答王拙见寄:王字闲叟好在金陵王隐君,尺书忽与我相闻。蓴鲈久负秋风约,猿鹤终寻旧日群。横笛卧吹南浦月,杖藜笑度北山云。六朝陈迹何须问,一曲沧浪酒十分。
- 琵琶半月无双影,全花有四时。摧藏千里态,掩抑几重悲。促节萦红袖,清音满翠帷。驶弹风响急,缓曲钏声迟。空余关陇恨,因此代相思。
- 赠道友零落残碑草棘中,北邙萧瑟又秋风。旧时忆在鵷行里,几见宣麻拜相公。
- 眼儿媚·平沙芳草渡头平沙芳草渡头村。绿遍去年痕。游丝下上,流莺来往,无限销魂。绮窗深静人归晚,金鸭水沈温。海棠影下,子规声里,立尽黄昏。
- 满江红五五芳辰,园林遍、十分春景。见瑞香喷兽,烛摇红影。知道文星初度旦,细腰歌舞娇姿逞。颂椒觞、捧献更殷勤,君拚饮。英雄威,风凛凛。文章腹,千机锦。看青毡复旧,父风挺挺。桂子兰孙齐彩戏,祝教寿比天难尽。况深居、潭府胜蓬莱,真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