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溪山(寄宝学)
秋去又秋来,但黄花、年年如旧。
平台戏马,无处问英雄;茅舍底,竹篱东,伫立时搔首。
客来何有?草草三杯酒。
一醉万缘空,莫贪伊、金印如斗。
病翁老矣,谁共赋归来?芟垅麦,网溪鱼,未落他人后。
蓦溪山(寄宝学)问答
问:《蓦溪山(寄宝学)》的作者是谁?
答:蓦溪山(寄宝学)的作者是刘子翚
问:蓦溪山(寄宝学)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蓦溪山(寄宝学)是宋代的作品
问:蓦溪山(寄宝学)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浮烟冷雨,今日还重九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浮烟冷雨,今日还重九 出自 宋代刘子翚的《蓦溪山(寄宝学)》
问:浮烟冷雨,今日还重九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浮烟冷雨,今日还重九 的下一句是 秋去又秋来,但黄花、年年如旧。
问:出自刘子翚的名句有哪些?
答:刘子翚名句大全
蓦溪山(寄宝学)赏析
刘子翬生活在南北宋交替之际,国家面临覆亡危险,急需济世之才。当时善于带兵的大将并不少,但他们互不信任,彼此掣肘、猜忌,致使宋军节节失利。
这阕词中“无处问英雄”一语蕴含着作者极深沉的时事之叹,不是普通的吊古诗词。
这是一首重阳寄人之作。词中全用与重阳有关的物事,经过加工处理,作者有意识地改变了它们的面貌,使其更好地为抒情达意服务。比如,词篇一开始用“浮烟冷雨”形容就跟秋高气爽的时节相异。作者勾画这幅天色,是要为全篇笼罩一层寒冷阴霾的气氛。
至于三、四句提点黄花,不去欣赏也未描写,只说是“但黄花 、年年如旧”。说只有黄花“年年如旧”言外之意此外的一切都不“如旧”,这当然就深化了“无处问英雄”的感慨 。“茅舍底,竹篱东”是重阳赏菊的地方,陶渊明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下。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诗句,李清照也有“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吟咏。不过,本篇的主人公于此,却不把酒,也不赏菊,而是“伫立时搔首”。
这里,词篇再现人物形象把作者忧国的情绪推到了高峰。自然,词人过重九也并非无酒,比方说客来之后就有“草草三杯酒 ”。只是这里的饮酒,并非是为赏菊助兴,也不是为了登高催诗,而是要自己“一醉万缘空”,要宝学“莫贪伊、金印如斗”。——以上写黄花、写竹篱、写饮酒,都直接触及社会现实,同单纯的赏菊的品酒、慕求清高是大相径庭的。接下去,“病翁”是子翬自号。“赋归来”,用陶渊明《归去来辞》,以示归隐之意。陶渊明以爱菊闻名,这事本身也就和重阳有关。不过刘子翬的“赋归来”乃是要“芟垅麦,网溪鱼 ”,并非有意恋菊。总之,只因作者的心绪不佳,所以在他眼里的重九美景全都变了样;而出现作者笔下的、改变风物又反衬和强化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种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是这阕词存在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 池上标签:咏物倚杖池边立,西风荷柄斜。眼明秋水外,又放一枝花。
- 寄周文显二首我敬周夫子,安贫得士常。眇然居陋巷,隐若卧襄阳。应对昔为役,滞濡今阻方。虽惭寿陵步,犹拟旧君傍。
- 伏中官舍极凉戏作尽障东西日,洞开南北堂。漏从闲处永,风自远来凉。客爱炊菰美,僧夸瀹茗香。晓来秋色起,肃肃满筠床。
- 赠僧一从叨命服,乘兴入天台。院接石桥住,门临瀑布开。松閒应独坐,雪里更谁来。时复携藜杖,看云上古台。
- 同前拟游人倦蓬转,乡思逐雁来。偏想临潭菊,芳蕊对谁开。
- 闻金溪陆伯政下世久矣望来使,潸然开讣书。两家通绝谱,千里泣灵车。亦悟古皆死,所悲天祝余。泉扃生气在,故不羡曹蜍。
- 奉和御制真游殿上梁敦崇妙本膺丕贶,濬发鸿源示永年。吉语密传当乙夜,粹仪祗觌拥祥烟。皇心翼翼精斋至,祖德绵绵道诲宣。诞集纯禧彰锡羡,交修茂典表钦先。爰稽大壮新琼宇,仰法殊庭设绮筵。山积瓌材咸备矣,神扶华栋见巍然。元龟献兆良辰协,哲匠施勤庶艺全。四柱如翚循宝势,觚稜削玉灿珠躔。黼帷夙设宸居丽,翠葆躬临圣志虔。昭答明灵陈盛会,睿词敷畅焕云牋。
- 木兰花慢并致贺礼向蒲江佳处,报新葺、小亭轩。有碧嶂青池,幽花瘦竹,白鹭苍烟。年华再周甲子,对黄庭、心事只翛然。都占壶天岁月,便成行地神仙。十年。微禄萦牵。梦绕浙东船。更吾庐才喜,藩篱尽剖,门巷初全。何时归来拜寿,尽团栾、笑语玉尊前。吟寄疏梅驿外,思随飞雁行边。
- 夏日漫兴广厦仍炎热,疏慵疾病中。赋诗当夏日,鼓悼近南风。自觉尘氛少,依然乐事同。夜来凭眺处。明月隐墙东。
- 题雪霁望弁山图子猷安道何为者,自是相忘意最真。千载寥寥风雪夜,始知乘兴更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