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辞
未销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玉笥犹残药,香奁已染尘。
前哀将后感,无泪可沾巾。
艳质同芳树,浮危道略同。
正悲春落实,又苦雨伤丛。
秾丽今何在,飘零事已空。
沉沉无问处,千载谢东风。
翻译和注释
译文
眼前珠碎心如焚,世外花凋又在春。
心头之恨尚未消,摧折仍是掌中身。
前有哀愁后有感,悲绝无泪可沾巾。
艳质丽人芳香树,浮危之道略相同。
正悲春日树花落,又苦寒雨伤根丛。
盛季繁茂今何在?世事飘零已成空。
茫茫宇宙无问处,悠悠千载辞东风。
注释
珠碎:比喻儿子夭折。
花凋:指昭惠后之死。
掌中身:这里指大周后娥皇。娥皇善歌舞,通音律,故以“掌中身”喻之,意谓体态轻盈,可在手掌上舞蹈。
玉笥(sì):华美的盛衣食之竹箱。笥,盛衣物或饭食等的方形竹器。
香奁(lián):妇女妆具,盛放香粉、镜子等物的匣子。
前哀:指李煜次子早夭。将:连词,与,共。
后感:指大周后新卒。
艳质:艳美的资质。古时常用来指代美人,这里指大周后。
芳树:泛指嘉木。这里指代李煜次子仲宣。
浮:过甚。危:凶危。
雨伤丛:喻昭惠后早逝。丛,花丛。
秾(nóng)丽:艳丽。
飘零:木叶坠落离散,比喻身世坎坷多难。
沉沉:深邃的样子。
谢:辞别。
挽辞问答
问:《挽辞》的作者是谁?
答:挽辞的作者是李煜
问:挽辞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挽辞是唐代的作品
问: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 出自 唐代李煜的《挽辞》
问: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 的下一句是 未销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问:出自李煜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煜名句大全
挽辞赏析
《全唐诗》于题目下有注: “宣城公仲宣,后主子,小字瑞保,年四岁卒。母昭惠先病,哀苦增剧,遂至于殂。故后主挽辞,并其母子悼之。”由此可知,二诗是诗人为悼念儿子瑞保与妻子昭惠周后二人而作,是一组合悼诗。瑞保与昭惠卒于乾德二年(964年),这两首诗创作于此后不久。
- 僧志月碧云轩改为景云轩因书二首长见江淹杂体诗,碧云非是惠林词。试言日莫佳人怨,何事高僧却得知。
- 试院中秋效诸进士作月涌大江流团月临清夜,平分一半秋。轮侵斜汉迥,色涌大江流。皎皎惊飞鹊,亭亭喘卧牛。一川寒练静,十顷素光浮。碎彩通袁渚,余辉谢庾楼。翻思杜陵老,岸草泊樯舟。
- 和潘经略广州峡山五首是身犹孤云,梦入岩下寺。天如护苍江,山故插厚地。一舟巫峡来,八月新雨霁。烟鬟十二外,野花或垂髻。
- 孺人陈氏挽词追忆宫端旧典刑,三贞况复是难兄。岂惟门户生光彩,直使朝廷列姓名。烟海乘桴谁可夺,天风反火报尤明。虽云弟娣相从去,自有英灵凛若生。
- 好事近(卢佥判席上)草草复匆匆,相见也还相忆。记取梦魂诗思,似水光山色。清音堂下一扁舟,谁主又谁客。休厌一杯相劝,看梅梢将白。
- 绍兴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姑洗为羽]烨烨其光,炳炳其灵。窅其如容,剡其如声。扇以景风,导以朱游。我德匪类,神其安留。
- 郊庙歌辞。周郊祀乐章。忠顺乐木铎敷音文德昌,朱干成列武功彰。雷鼗鹭羽今休用,玉鏚相参正发扬。
- 天台书事十三首绿阴侵坐午窗明,几案书繁倦思生。喜拆缄题新卷帙,故人惠我见高情。
- 次韵王司户梅花五绝下得用古人意及比妇人玉溪外人家处处栽,三分蓓藿一分开。故教嫩萼参差发,似要幽人次第来。
- 读本师语录青旗斜出画桥西,杨柳飞花水满堤。一酌误人千日酒,醉埋荒冢不思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