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子·长忆观潮
来疑沧海尽成空。
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
手把红旗旗不湿。
别来几向梦中看。
梦觉尚心寒。
翻译和注释
译文
我经常回忆钱塘江观潮的情景,满城的人争先恐后的向江上望去。潮水涌来时,仿佛大海都空了,潮声像一万面鼓齐发,声势震人。
踏潮献技的人站在波涛上表演,手中拿着红旗却丝毫没被水打湿。此后曾多次梦到观潮的情景,梦醒时心里仍然觉得惊心动魄。
注释
酒泉子:原为唐教坊曲,以酒泉郡地名作曲名,后用为词牌名。《金奁集》入“高平调”。有两体,一为温庭筠体,为词牌正格;二为潘阆体,又名《忆余杭》。
长:通假字,通“常”,常常、经常。
郭:外城,这里指外城以内的范围。
万面鼓声中:将潮来时,潮声像万面金鼓,一时齐发,声势震人。
弄潮儿:指朝夕与潮水周旋的水手或在潮中戏水的少年人。喻有勇敢进取精神的人。
向:朝着,面对
红旗:红色的旗帜。
觉:睡醒。
尚:还(hái),仍然。
心寒:心里感觉很惊心动魄。
酒泉子·长忆观潮问答
问:《酒泉子·长忆观潮》的作者是谁?
答:酒泉子·长忆观潮的作者是潘阆
问:酒泉子·长忆观潮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酒泉子·长忆观潮是宋代的作品
问:酒泉子·长忆观潮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 出自 宋代潘阆的《酒泉子·长忆观潮》
问: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 的下一句是 来疑沧海尽成空。
问:出自潘阆的名句有哪些?
答:潘阆名句大全
酒泉子·长忆观潮赏析
上片起首两句,写杭州人倾城而出,拥挤钱塘江边,万头攒动,争看江面潮水上涨。为下面潮水的涌现制造了气氛,作好了铺垫。上片结尾两句,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 ,把钱江潮涌的排山倒海 、声容俱壮,渲染得有声有色、惊险生动。
过片转而描写弄潮儿的英勇无畏、搏击风浪、身手不凡和履险如夷。这两句纯用白描手法,写得有声有色 ,富于动感,眩目惊心。结拍由回忆转为现实,写词人虽离杭已久,但那壮观的钱江涌潮仍频频入梦,以至梦醒后尚感惊心动魄。
此词对于钱江涌潮的描绘,可谓匠心独远,别具神韵 。词中“来疑沧海尽成空”一句采用夸张手法,浓墨重彩 ,大开大阖 ,感染力甚强。上片第二句的 “争”、“望”二字,生动地表现了人们盼潮到来的殷切心情,从空间广阔的角度进行烘托与大潮的壮观结合得甚为密切。结拍言梦醒后尚心有余悸,更深化了潮水的雄壮意象。前后的烘托与中间重点描写当中的夸张手法配合紧密,使全词的结构浑然一体。
- 杂曲歌辞。少年行千点斓斒喷玉骢,青丝结尾绣缠騣。鸣鞭晚出章台路,叶叶春依杨柳风。
- 咏史诗。汉中荆棘苍苍汉水湄,将坛烟草覆馀基。适来投石空江上,犹似龙颜纳谏时。
- 西省对花忆忠州东坡新花树,因寄题东楼每看阙下丹青树,不忘天边锦绣林。西掖垣中今日眼,南宾楼上去年心。花含春意无分别,物感人情有浅深。最忆东坡红烂熳,野桃山杏水林檎。
- 柏树昔托孤根百仞溪,何年移植对芳蹊。云岩烈麝相思久,怅望清香未满脐。
- 次卓仁夫元宵雪中三绝风急梅花片片飞,游人星散市声稀。翻思往日西楼约,不至天明不肯归。
- 中夜闻泉昨日西山野外通,声如秋雨带松风。谁怜邺下重城夜,却似江南廨署中。烛烬垂花飘砚席,月华凝雪映帘栊。此时新得潺湲听,吟咏狂思学谢公。
- 温陵吴氏瓠斋试问高斋底许,瓠瓜星舍明边。椰大能容千古,壶中别有洞天。
- 寄兴五湖深处足逍遥,错把扁舟系柳条。尘世不如烟水阔,笑骑黄鹤上层霄。
- 刑曹再赋二绝句弥佳不得不报上帝白云居九关,列仙亭馆号萧闲。念君未作骖鸾侣,愁杀江南庾子山。
- 送汪时法归金华人言追送不嫌远,我独衰残懒出门。重教来时路旁候,犹留风月伴黄昏。
- 10专注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