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点绛唇·波上清风

波上清风,画船明月人归后,渐消残酒。
独自凭阑久。
聚散匆匆,此恨年年有,重回首。
淡烟疏柳。
隐隐芜城漏。

翻译和注释

译文
水上清风徐徐波平浪静,在画船上宴酒话别好友,直到天色傍晚归来之后,日间酒意渐消离恨涌心头。独自凭栏远望很久很久。
人生欢聚离散来去匆匆,这种离愁别恨年年都有,人人都不堪重回首。天边云烟迷茫今疏杨柳,隐隐传来声声芜城更漏。

注释
画船:装饰华丽的游船。
残酒:指残留的醉意。
独自凭栏久:一个人依凭着栏杆站了很长时间。
聚:团聚、相聚。
散:离散、分手。
回首:回顾、回忆。
隐隐:隐约。
芜(wú)城:即广陵城,今江苏扬州。曾在战乱中荒芜,鲍照为之作《芜城赋》,故称芜城。这里指游人所去的地方。
漏:指更漏,古代的报时器。

点绛唇·波上清风问答

问:《点绛唇·波上清风》的作者是谁?
答:点绛唇·波上清风的作者是魏夫人
问:点绛唇·波上清风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点绛唇·波上清风是宋代的作品
问:点绛唇·波上清风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波上清风,画船明月人归后,渐消残酒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波上清风,画船明月人归后,渐消残酒 出自 宋代魏夫人的《点绛唇·波上清风》
问:波上清风,画船明月人归后,渐消残酒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波上清风,画船明月人归后,渐消残酒 的下一句是 独自凭阑久。
问:出自魏夫人的名句有哪些?
答:魏夫人名句大全

点绛唇·波上清风赏析

【评解】

此词上片写景,明月清风,画船载酒,转眼夜阑人散,残酒渐消,独自凭栏,不胜怅惘。下片抒情,叹人生聚散匆匆,别恨年年。那淡烟疏柳,芜城残漏,益增慨叹。这首词,清新雅洁,幽怨缠绵,表现了魏词的特色。

【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她(魏夫人)在女作家中,确为超群出众之才。词中名句如“愁听隔溪残漏,正一声凄咽”,“淡烟疏柳,隐隐芜城漏”,即与并时诸贤相较,亦为出色当行之作。

此词抒发了离愁别绪,是有感于人生聚散无常而作。词写月夜送别,侧重点在居者的忧思、别后月夜的伫望和凝想。词中对女主人公自我形象的描写着墨不多,摄取清风、明月、淡烟、疏柳、隐隐鼓漏等清丽秀逸的景物来烘托映衬,创造出一个优美的意境。

上片先以工笔绘景:清风拂过水面,明月泻下银辉 ,鳞鳞微浪闪动着光波,月夜恬静、皎洁、优美。

此刻,一只装饰华美的小船荡离江岸,驶向迷茫的远方 ,一个女郎凭依着楼头的栏干,借着朦胧的月色,凝神目送那渐渐消失在夜空中的一叶轻舟。江波、清风、明月、画船,这几个富有特征的意象并举,构成了一个清丽纯净、沁人心脾的意境。“波上清风”、“画船明月”之下,却突然接上“人归后”这三字,意脉陡转 ,气氛骤变 ,顿时带来了无限的寥落和空虚之感 。“人归后”三字含蕴丰厚,既点明行人,又暗示送者独留,从而逗出下文对居者的描写。“渐消残酒”翻进一层,写临行前,置酒饯别,双方筵席间缱绻叮咛、依依难舍之情,一并涵盖在内 。“凭栏久”紧承“渐消残酒 ”,“独自”应上“人归后”。这几句写的是这位女郎兀自一人 ,夜幕中凭栏伫立,不忍离去,她对行人的无限钟情,她的满怀思绪,不言自明。

过片写“独自凭栏”的思绪。对于恋人,短暂的分离已足可消魂,何况年年分别,岁岁离恨,而这回又归期难凭呢 !这两句,好似女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她从当前的离别进而回想起昔日多少次的“聚散匆匆”,其中包含着无数的辛酸与忧虑、期待与不安,容纳了多少实际的生活内容!她凝神冥想,思绪翻腾,而时间如奔逝的流水从她身边悄悄掠过。猛然,远处的芜城传来隐隐的更鼓声,原来夜已很深,回首遥望,向时的津渡一片沉寂,只有残月映射下的两行疏柳、几缕淡烟,依稀可辨。芜城,扬州别称。南朝宋竟陵王刘诞作乱 ,城邑荒芜 ,遂称芜城。鲍照写过著名的《芜城赋 》,其后,芜城常被用来寄慨 。煞拍三句,以景结情,言止而意无尽。“重回首”遥接“人归后”,“芜城漏”暗合“凭栏久 ”,全篇浑然一体,妙合无垠。

朱熹曾将魏夫人与李清照并提,说是“本朝妇人能文者,唯魏夫人及李易安二人而已 ”。清人陈焯亦云:“魏夫人词笔颇有超迈处,虽非易安之敌 ,亦未易才也 。”从这些评价中,足见此词作者艺术功力之高。此词借景色之映托以言情,具深婉流美之致,显示了作者不凡的艺术才情。

0
纠错
猜你喜欢
  • 和太守
    岂弟循良守,功成意益谦。寻求七字律,想见一生廉。活火烹茶蕊,消愁媚酒帘。南楼月华好,吹笛指须纤。
  • 登麟州城楼
    莫问戎庭苦,高栏是夕攀。时清官事少,边静戍人閒。雉堞临寒水,穹庐倚乱山。皇恩正无外,不擬更移关。
  • 蓦山溪
    凤凰山下,东畔青苔院。记得当初个,与玉人、幽欢小宴。黄昏风雨,人散不归家,帘旌卷。灯火颤。惊拥娇羞面。别来憔悴,偏我愁无限。歌酒情都减,也不独、朱颜改变。如今桃李,湖上泛舟时,青天晚。青山远。愿见无由见。
  • 登越王楼即事
    危楼送远目,信美奈乡情。转岸孤舟疾,衔山落照明。萧条看草色,惆怅认江声。谁会登临恨,从军白发生。
  • 事毕汤巩方三君再用前韵复酬一首
    妙啜龙团啬少分,宝薰婆律靳多闻。泥封謄识遵程度,棘刺围藩按惠文。挼菊骚人宁避雨,登楼朝彦气摩云。兰堂锦瑟笙簧闹,嬉笑啁讴共惜醺。
  • 木山(并叙)
    吾先君子尝蓄木山三峰,且为之记与诗。诗人梅二丈圣俞见而赋之,今三十年矣。而犹子千乘又得五峰,益奇,因次圣俞韵,使并刻之其侧。木生不用回万牛,愿终天年仆沙洲。时来幸逢河伯秋,掀然见怪推不流。蓬婆雪岭巧雕锼,蛰虫行蚁为豪酋。阿咸大胆忽持去,河伯好事不汝尤。城中古沼浸坤轴,一林瘦竹吾菟裘。二顷良田不难买,三年桤木行可槱。会将白发对苍巘,鲁人不厌东家丘。
  • 诗穷
    风愁月恨属诗翁,终日推敲句未工。何苦辛勤学郊岛,呕心博得一生穷。
  • 次翁正叔溪山胜游之韵
    溪南风物照窗扉,溪北兰舟缆翠微。双桨碧云苔浦合,一帘红雨杏花飞。只知有酒酬佳景,却恨无绳系落晖。更约风流众年少,明朝依旧莫相违。
  • 卜算子 和师韵
    业重多思算。岂悟爻和象。深谢风仙特地来,便把顽遇唤。忿怒常思难。性烛须教灿。真乐真欢散尽愁,师弟常为伴。
  • 夜热不寐,晓起步溪上
    夜气积到晓,微凉方满川。老夫乘早起,落月正娟然。拄杖了疲担,行人憩痛肩。劳生谁独免,客路最堪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