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
尘香明日城南陌。
玉靥湿斜红。
泪痕千万重。
伤春头竟白。
来去春如客。
人瘦绿阴浓。
日长帘影中。
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问答
问:《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的作者是谁?
答: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的作者是吴文英
问: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是宋代的作品
问: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落花夜雨辞寒食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落花夜雨辞寒食 出自 宋代吴文英的《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
问:落花夜雨辞寒食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落花夜雨辞寒食 的下一句是 尘香明日城南陌。
问:出自吴文英的名句有哪些?
答:吴文英名句大全
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赏析
《菩萨蛮》,又名《子夜歌》、《重叠金》。唐教坊曲,《宋史·乐志》、《尊前集》、《金奁集》并入“中吕宫”,《张子野词》作“中吕调”。唐苏鹗《杜阳杂编》:“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璎珞被体,号‘菩萨蛮队’。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据此,知此调原出外来舞曲,输入在公元八四七年之后。但开元时崔令钦所著《教坊记》已有此曲名,可能此种舞队前后不止一次前来中国。小令四十四字,前后片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平仄递转,情调由紧促转低沉,历来名作最多。
“落花”两句,述春景。“寒食”,在清明前二日,传为晋文公因纪念介子推,而于此日禁火,故曰“寒食”。“落花夜雨”,唐韩翃《寒食》诗有“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之句;杜牧《清明》诗也有“清明时节雨纷纷”句,都是写寒食清明时的景象,梦窗也应景而作。此言词人在夜雨淅淅沥沥落英缤纷之中告别了这一年一度的寒食节。明后天如果天气转晴,他就将去南郊踏青游春。“玉靥”两句,由清明想到女子上坟时的哀哭状。妇女们清明外出上坟,祭扫先人之墓,必将因哀痛而泪落如雨,“千万重”,即言其落泪之多。脸上的胭脂、花粉,也将因涕泪滂沱而污损。这两句,着重写女子的重情。
“伤春”两句,转而写男子之情。旧有“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愁白头”之说,故词人用其意而曰:光阴如箭,来去匆匆、春光好比过客,转瞬即逝,因此我将因哀伤春天的难留而也会愁白了自己的头发。“人瘦”两句,实写其闲极无聊之状。此言词人漫步踱到轩园中绿树的浓荫底下,发觉自己的身影因阴暗而显得更加细长消瘦。回到室内,见阳光从帘隙之间漏入,又觉得这时光实在是显得太悠长了。一副无所事事,徘徊不定的无聊形象跃然于纸上。又结尾两句因为需要押韵,所以都为倒装句式,即“绿阴浓浓人更瘦,帘隙影中日愈长”之谓。
- 贺新郎 题西湖官驿水阁 松江府志卷十九,注倩来管鸾传语。管问陆家兄管弟翩翩,今归何处。留下管藏万壑,时作云烟吞吐。谩徙倚、朱兰凝伫。兰外瑁湖谁管领,叹先生、旧宅僧分住。天下事,尽如许。英雄总被虚名误。览遗编结浩叹,寂寞一杯寒土。惟有春风长往,催却几多人去。但岁岁、垂杨自舞。今日我来怀古后,算后人又以今为古。留此曲,伴鸥鹭。
- 晁无咎大砚玄玉琢为池,潭潭可容尺。圆侵震泽璞,润带端溪色。麟台雠书御史孙,挥毫应敌妙语言。滔滔百丈洪河翻,助宝以泓还骏奔。君王侧席明光殿,直言傥有公聊荐。区区边计不须陈,亦论皇王继家传。
- 唐郎中宅与诸公同饮酒看牡丹今日花前饮,甘心醉数杯。但愁花有语,不为老人开。
- 圣灯莽莽空中稍稍灯,坐看迷浊变清澄。须知火尽烟无益,一夜栏边说向僧。
- 谒金门风雨半。春锁绿杨深院。幕浪不翻香穗卷。轻寒闲便面。归兴新来不浅。勾引闲愁撩乱。一枕春酲谁与管。晓莺惊梦断。
- 骠国乐-欲王化之先迩后远也骠国乐,骠国乐,出自大海西南角。雍羌之子舒难陀,来献南音奉正朔。德宗立仗御紫庭,黈纩不塞为尔听。玉螺一吹椎髻耸,铜鼓一击文身踊。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曲终王子启圣人,臣父愿为唐外臣。左右欢呼何翕习,至尊德广之所及。须臾百辟诣阁门,俯伏拜表贺至尊。伏见骠人献新乐,请书国史传子孙。时有击壤老农父,暗测君心闲独语。闻君政化甚圣明,欲感人心致太平。感人在近不在远,太平由实非由声。观身理国国可济,君如心兮民如体。体生疾苦心憯凄,民得和平君恺悌。贞元之民若未安,骠乐虽闻君不叹。贞元之民苟无病,骠乐不来君亦圣。骠乐骠乐徒喧喧,不如闻此刍荛言。
- 渔父词(其三)平明雾霭雨初晴。儿子敲针钩成。香饵小,茧丝轻。钓得鱼儿不识名。
- 点绛唇(卢守席上)五马归来,后车载得如花女。缓歌金缕。新样京华舞。主悦宾欢,一醉祛袢暑。停箫鼓。且须听取。三朵花能语。
- 郭伯秀约联骑春游不去有诗心老寻春懒,年衰跨马难。便能相强去,未必有真欢。独酌三杯妙,高眠一枕安。好花如可折,觅取数枝看。
- 三月晦日静弹尘帻照溪流,落泊春芳向尽头。早叶乍浓留客坐,晚花犹在索人愁。最怜幽草能萦带,已觉浮云解映楼。玉发未多须剧饮,赢输宁属阿戎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