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点绛唇·云透斜阳

云透斜阳,半楼红影明窗户。
暮山无数。
归雁愁远去。
十里平芜,花远重重树。
空凝伫。
故人何处。
可惜春将暮。

注释

1. 平芜:平旷的原野。
2. 凝伫:有所思虑、期待而立着不动。

点绛唇·云透斜阳问答

问:《点绛唇·云透斜阳》的作者是谁?
答:点绛唇·云透斜阳的作者是曹组
问:点绛唇·云透斜阳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点绛唇·云透斜阳是宋代的作品
问:点绛唇·云透斜阳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云透斜阳,半楼红影明窗户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云透斜阳,半楼红影明窗户 出自 宋代曹组的《点绛唇·云透斜阳》
问:云透斜阳,半楼红影明窗户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云透斜阳,半楼红影明窗户 的下一句是 暮山无数。
问:出自曹组的名句有哪些?
答:曹组名句大全

点绛唇·云透斜阳赏析

  这首词通过春景的描写,抒发作者怀人的情思。上片写景。斜阳穿窗,暮山归雁,已经是黄昏的时候了。下片写惜春怀人之情。平芜远望,树木重重,春色将暮,故人何在?宛转细腻地透露了无限怀念之情。全词清新幽雅,委婉多姿。

0
纠错
猜你喜欢
  • 游钱王太庙
    数间老屋半欹颓,宗袥虽存没草莱。尚有遗民呼太庙,可堪游鹿上荒台。花开陌路空余恨,麦被陵陂不尽哀。三节还乡平日志,化为杜宇定归来。
  • 凉州词二首
    标签:边塞思乡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
  • 又送陆潜夫茅山寻友
    登山自补屐,访友不赍粮。坐啸青枫晚,行吟白日长。人烟隔水见,草气入林香。谁作招寻侣,清斋宿紫阳。
  • 雨霖铃
    槐阴添绿。雨馀花落,酒病相续。闲寻双杏凝伫,池塘暖、鸳鸯浴。却向窗昼卧,正春睡难足。叹好梦、一一无凭,帐掩金花座凝目。当时共赏移红烛。向花间、小饮杯盘促。蔷薇花下曾记,双凤带、索题诗曲。别后厌厌,应是香肌,瘦减罗幅。问燕子、不肯传情,甚入华堂宿。
  • 拜昭陵出城与张秘监阁老同里临行别…归寻辱清辞辄酬之
    仲月当南吕,晨装拜穀林。逢君在东观,不得话离襟。策马缘云路,开缄扣玉音。还期才浃日,里社酒同斟。
  •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
    植物惟松柏,苍苍贯四时。岁虽寒不改,人到老方知。风籁龙吟冷,冰枝鹤立危。一株独青在,万木后凋谁。齐寝樵苏矣,秦宫点涴之。斧斤寻未已,善保栋梁姿。
  • 读本朝史有感十首
    力荐资深入柏台,独延吉甫客翘材。如何岁晚钟山寺,只见黄州副使来。
  • 诗二首
    孤舟未晚泊,烟火傍人家。小市常忧虎,空城不见花。
  • 晚坐山亭口占
    岭上生来月似磨,岩前断去云如削。遥闻褐吏叩高林,应是雷公催采药。
  • 曾国藩诫子书
    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许可,老大徒伤,不胜悚惶惭赧。今将永别,特将四条教汝兄弟。  一曰慎独而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册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二曰主敬则身强。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聪明睿智,皆由此出。庄敬日强,安肆日偷。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怠慢。则身强之强健,又何疑乎?  三曰求仁则人悦。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既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人达人之人,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  四曰习劳则神钦。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馐,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神鬼所不许也,其能久乎?古之圣君贤相,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见识。为天下计,则必已饥已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大禹、墨子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劳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祇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  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