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陇西行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

翻译和注释

译文
告急的军使跃马扬鞭,十里郡十里纵马使驰,五里郡五里不断扬鞭。
西北都护府的军使传来了加急的军书,匈奴的军队已经围困西域重镇酒泉。
边关的山岳原野,却只见漫天使雪,不见烽火烟。

注释
陇西行:乐府古题,郡名“步出夏门行”,属《相和歌·瑟调曲》。陇西,陇山之西,在今甘肃省陇西县以东。
都护:官名。汉代设置西域都护,唐代设置六大都护府以统辖西域诸国。
匈奴:这里泛指中国北部和西部的少数民族。酒泉:郡名,在今酒泉市东北。
关山:泛指边关的山岳原野。
断:中断联系。

陇西行问答

问:《陇西行》的作者是谁?
答:陇西行的作者是王维
问:陇西行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陇西行是唐代的作品
问:陇西行是什么体裁?
答:乐府
问: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出自 唐代王维的《陇西行》
问: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的下一句是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问:出自王维的名句有哪些?
答:王维名句大全

陇西行赏析

  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古体诗,从题材上看,这首诗属于边塞诗。

  诗一开头,便写告急途中,军使跃马扬鞭,飞驰而来,一下子就把读者的注意力紧紧吸引住了。一、二句形容在“一走马”“一扬鞭”的瞬息之间,“十里”“五里”的路程便风驰电掣般地一闪而过,以夸张的语言渲染了十万火急的紧张气氛,给人以极其鲜明而飞动的形象感受。这是两个倒装句,按一般的写法是:一走马十里,一扬鞭五里。但是这样写,一个五言的句子上三下二,不符合诗歌语言的正常节奏,读起来拗口。像这样“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不仅上口,也因为将“十里”“五里”提前,加以强调,而突出了马的速度之快。中间两句,点明了骑者的身份和告急的事由。一个“围”字,可见形势的严重。一个“至”字,则交代了军使经过“走马”“扬鞭”的飞驰疾驱,终于将军书及时送到。最后两句,补充交代了气候对烽火报警的影响。按理,应当先见烽火,后到军书。然而如今在接到军书之后,举目西望,却只见漫天飞雪,一片迷茫,望断关山,不见烽烟。是因雪大点不着烽火呢,还是点着了也望不见,反正是烽火联系中断了。这就更突出了飞马传书的刻不容缓。写到这里,全诗便戛然而止了,结得干脆利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尽管写形势危急,气氛紧张,而诗中表现的情绪却是热烈、镇定和充满自信的。

  这首诗,取材的角度很有特色。它反映的是边塞战争,但并不正面描写战争。诗人的着眼点既不在军书送出前边关如何被围,也不在军书送至后援军如何出动,而是仅仅撷取军使飞马告急这样一个片断、一个侧面来写,至于前前后后的情况,则让读者自己用想象去补充。这种写法,节奏短促,一气呵成,篇幅集中而内蕴丰富,在艺术构思上也显得不落俗套。

0
纠错
猜你喜欢
  • 寄题廖说蒙亭
    圣人虽在上,君子有穷时。自得山居乐,何须世俗知。夜多松月分,凉与水风期。只恐亨通去,清闲却付谁。
  • 题新昌蔡尉比春园四进载酒亭
    蔡家亭子锦江涯,长约春风作岁华。拚却百年浑是醉,莫教一日不开花。称觞随获慈颜悦,问字时容客喧哗。我若有园如个样,肯将双鬓搞风沙。
  • 再用前韵哭德久
    女无美恶妬深宫,盛德如公果不容。何遽盖棺临禹穴,未应藏骨在秦峰。论文平日樽中酒,挂剑它年冢上松。点检交亲只解少,存亡悲感老情浓。
  • 千年调(游葛岭归有感)
    胜地独湖山,满堂贮风月。歌舞太平气象,雪回云遏。红鞋朱帽,隔岸唤船,芙蓉万叠。人稀到,这清绝。因思旧事,庄敞平泉宅。莫与他人树石,对儿孙说。难全晚节,不如一丘壑。住茅屋三间,任穷达。
  • 偈颂七十六首
    雪峰网发九重圣网箭,谁敢网当锋。三圣网跃透网金麟,应无杂食。要明那畔事,须是这边人。三家村裹,闹市丛中。妙应无私,临机有准。不是冤家不与邻。
  • 送洪司令
    夏日曾随别驾归,朔风还作送公诗。行军司马自文采,祭酒诸生亡崛奇。国事急忙中着手,边筹閒暇处开眉。嘉陵想已波涛落,风雨无忘泊岸时。
  • 摸鱼儿(赠友人)
    想幼安、辽东归后,自羞年少龙首。长安市上垆边卧,枉却快行家走。空两袖。染醉墨淋漓,把似天香透。功名邂逅。便六一词高,君谟字伟,但见说行昼。人间事,苦似成丹无候。神清苔字如镂。明年六十闻歌后,颇记薄醺醺否。儿拍手。笑马上葛疆,也作家山友。烦伊起寿。更时复一中,毋多酌我,疏影共三嗅。
  • 同宋参军之问梦赵六赠卢陈二子之作
    晓霁望嵩丘。白云半岩足。氛氲涵翠微。宛如嬴台曲。故人昔所尚。幽琴歌断续。变化竟无常。人琴遂两亡。白云失处所。梦想暧容光。畴昔疑缘业。儒道两相妨。前期许幽报。迨此尚茫茫。晤言既已失。感叹情何一。始忆携手期。云台与峨眉。达兼济天下。穷独善其时。诸君推管乐。之子慕巢夷。奈何苍生望。卒为黄绶欺。铭鼎功未立。山林事亦微。抚孤一流恸。怀旧日暌违。卢子尚高节。终南卧松雪。宋侯逢圣君。骖驭游青云。而我独蹭蹬。语默道犹屯。征戍在辽阳。蹉跎草再黄。丹丘恨不及。白露已苍苍。远闻山阳赋。感涕下沾裳。
  • 祗奉天书六首
    谓天盖高,惟皇合德。倬彼灵章,图书是锡。眷命谆谆,被以遐历。膺录告成,虔恭钦翼。
  • 都下喜见八叔父
    一别七冬夏,几书通置邮。冥鸿难借问,江鲤多沈浮。心因梦想去,迹为山川留。叔趋丹凤阙,身向卧龙洲。邂逅入关马,同时解辔秋。别后事万端,向来身百忧。咨嗟旧田园,恸哭新松楸。稍询耆旧间,太半归山丘。小儿携妇子,襁褓皆裹头。青灯照逆旅,呼酒濯乱愁。破啼为笑语,霜夜尽更筹。岁寒叔旧节,况又高春秋。老松心更概,绿竹气和柔。言如不出口,体若不胜裘。德音润九里,政事无全牛。诗成戏笔墨,清甚韦苏州。篆籀有志气,当於古人求。自悲闻道晚,涉世如虚舟。虽无触物意,傥亦遭骂咻。稍窥性命学,未穷言行尤。息心待自信,渺如大河流。堤防小不密,一决败数州。安得心服礼,不见为疮疣。荆鸡变化材,鹄卵滞阴幽。愿因啄抱力,浩荡碧云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