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
寒灯坐高馆,秋雨闻疏钟。
白法调狂象,玄言问老龙。
何人顾蓬径,空愧求羊踪。
翻译和注释
译文
深秋中蟋蟀的鸣声已经急促了,单衣已无法抵挡寒意,准备添加厚重的衣服。
寒雨孤灯坐落于高大的馆舍,急促的秋雨声中传来一阵稀疏的钟声。
以佛法调理自己,灭除诸妄心恶念,又探讨老庄玄理的谈论,兼学道家之言。
黎昕、裴迪二友眷顾我的隐居处,我自己只觉得心里有愧。
注释
黎拾遗昕(xīn):即黎昕,其人不详拾遣,官名,有左右拾遗,专掌讽谏。裴(péi)秀才迪:即裴迪,诗人,王维的好友,与王维唱和较多。见过:来访。
促织:即蟋蟀,也叫蛐蛐儿。
轻衣:单衣。行:将,将要。向:底本注:“刘本作‘尚’。”
重(chóng):重衣。
高馆:高大的馆舍。
疏钟:稀疏的钟声。
白法:释家以恶法为黑法,以善法为白法。
狂象:比喻妄心狂迷。
玄言:深奥玄妙的言论,指探讨老庄玄理的谈论。
老龙:传说中的圣者老龙吉。
顾:光顾。
蓬径:长满野草的小路。
求羊:求仲、羊仲。此处以二仲代指黎昕、裴迪二人。
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问答
问:《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的作者是谁?
答: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的作者是王维
问: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是唐代的作品
问: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是什么体裁?
答:五律
问:促织鸣已急,轻衣行向重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促织鸣已急,轻衣行向重 出自 唐代王维的《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
问:促织鸣已急,轻衣行向重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促织鸣已急,轻衣行向重 的下一句是 寒灯坐高馆,秋雨闻疏钟。
问:出自王维的名句有哪些?
答:王维名句大全
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赏析
这首诗当作于王维辋川隐居时。《唐才子传》载:“维别墅在蓝田县南辆川,亭馆相望。尝自写其景物奇胜,日与文士丘丹、裴迪、崔兴宗游览诗,琴自乐。”王维、裴迪之交,始于终南山,时约于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于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秋季的一个雨夜,诗人正在房中独自参禅打坐,潜心向佛,这时两位友人来访之,故有此作。
- 次鲁季钦安序堂韵蒙溪有广夏,先生居之安。雅得林泉乐,不与尘土干。隐隐揖遥碧,瀰瀰濯清川。高明意乃适,至游情所耽。世故蜡味薄,岂待宝所参。北窗接陶令,素月抚阮咸。终吉遂无咎,位置遵连山。邈哉岩壑老,公契如金兰。揆此宅相奇,欢然谈笑间。落落幽胜处,安得同游盘。愧我西北客,恨匪户籍占。但当风月夕,遐想冰雪颜。
- 走笔和曾无逸掌故约观玉照堂梅诗六首才晴便是看花时,休问花名是阿谁。藉使无梅桃杏在,但能来赏莫嫌迟。
- 菩萨蛮 次解安卿韵惜花不似东庵惜。近来恰得真消息。玉雪两三枝。暗藏和靖诗。看花谁可约。定与花斟酌。后阁盛筵开。老夫来不来。
- 甲辰人日病中,吟六言六首以自嘲政尔荣枯卫涩,刚云人厄天穷。归咎四冲临岁,乞怜九曜过宫。
- 过海丰梅花结子已红青,归路犹愁一月程。忽听儿音乡语熟,不知方到海丰城。
- 送张諲之睦州遥忆新安旧,扁舟往复还。浅深看水石,来往逐云山。到县馀花在,过门五柳闲。东征随子去,俱隐薜萝间。
- 导引 大定二十七年三月皇太孙受册谢庙 以上*源*发,衍庆自灵长。圣运日隆昌。震闱显册遵彝典,基绪焕重光。拣时庙见严昭报,礼乐粲成章。精诚潜格神明助,福禄永无疆。一首鼓吹导引曲,据大金国志,乃翰林邢具瞻作。
- 秋夜作万计各无成,寸心日悠漫。浮生竟何穷,巧历不能算。流落四海间,辛勤百年半。商歌向秋月,哀韵兼浩叹。寤寐怨佳期,美人隔霄汉。寒云度穷水,别业绕垂幔。窗中问谈鸡,长夜何时旦。
- 子瞻尚书惠涵星砚月石风林屏作歌以送之赋十端溪千仞涵明星,虢山木古藏阴灵。苏公赠我此二宝,使我坐卧瞻云屏。我观天地间,有物皆流形。或从清空入幽谷,中夜陨石翻阶蓂。齐谐志怪不能状,欲说但恐同优伶。公游浙江探禹穴,长啸宇宙临沧溟。手攀天河弄星月,醉落大笔还微醒。故分星月入我室,光照窗户风生庭。长林偃绝壁,晚色寒青冥。似闻洪涛卷万木,直干不折当风霆。玄云欲落雪。夜久孤灯荧。报赠愧无青玉案,苦吟徒使鬼神听。
- 水调歌头簪履竟晴昼,画戟插层霄。红莲幕底风定,香雾不成飘。螺髻梅妆环列,凤管檀糟交泰,回雪无纤腰。觞酒荡寒玉,冰颊醉江潮。颂丰功,祝难老,沸民谣。晓庭梅蕊初绽,定报鼎羹调。龙衮方思勋旧,已覆金瓯名姓,行看紫泥褒。重试补天手,高插侍中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