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玉笙声里鸾空怨,罗幕香中燕未还。
终易散,且长闲,莫教离恨损朱颜。
谁堪共展鸳鸯锦,同过西楼此夜寒。
鹧鸪天问答
问:《鹧鸪天》的作者是谁?
答:鹧鸪天的作者是晏几道
问:鹧鸪天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鹧鸪天是宋代的作品
问:鹧鸪天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一醉醒来春又残,野棠梨雨泪阑干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一醉醒来春又残,野棠梨雨泪阑干 出自 宋代晏几道的《鹧鸪天》
问:一醉醒来春又残,野棠梨雨泪阑干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一醉醒来春又残,野棠梨雨泪阑干 的下一句是 玉笙声里鸾空怨,罗幕香中燕未还。
问:出自晏几道的名句有哪些?
答:晏几道名句大全
鹧鸪天赏析
起二句,写的是昨夜里一番沉醉,今朝酒醒,又是春残时候,只见野棠梨上的宿雨,恰似离人的悲泪一样纵横。“一醉”,写昨夜借酒以遣寂寞之怀 ;“春又残 ”,本与醉醒之事全无干涉,词中把它们勾合在一起 ,一谓酒醒之后,雨飘花落的情景,触眼生悲,词人蓦地感到 ,春天真的过去了;再谓往日的欢娱,如昨梦前尘,一切美好的情事全都消失了。如小晏词集自序云 :“感光阴之易迁,叹境缘之无实”。春残,以“ 野棠梨雨”表之 ,而带雨的棠梨又暗喻流泪的人 。次句从白居易《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化出,然情景交融,自有一番摇人心魄之独特魅力。三、四句写与情人别后的情景:在悠扬的玉笙声里,孤鸾空自哀怨;罗幕中余馥郁,去燕犹未归来。“鸾”,谓孤鸾,失偶的鸾鸟,这里当为词人自喻 。又古乐曲有《孤鸾》之曲 ,其声哀怨,故“鸾空怨”三字,语意相关 。“罗幕 ”,指房中的帷幕。燕子穿过高楼的重重帘幕,回到旧日巢中,常用来喻游子回归,而此词谓“燕未还 ”,则指离别了的情人还未回来。这两句写的是在帘下百无聊赖地吹笙,想念着远别的情人,心中充满了哀怨。
过片三句,拓开一笔,强自解慰,尤言:既已知道欢聚易散,不如暂且在悠闲中度日吧,莫让离愁别恨损害了青春美好的容颜。这里故作退让,用表面豁达的语言来表现怨极而无可奈何的心境。可是这古之伤心人呢?能真正觉悟的他还是要让那千万缕割不断的情丝去牵系着自己 :“谁堪共展鸳鸯锦,同过西楼此夜寒 !”这是一句彻骨情语。“鸳鸯锦”,指绣有鸳鸯图案的锦被,象征着男女的和合。“西楼”,是词人青年时欢会之地,小晏词中屡见。春寒料峭,长夜漫漫,西楼怅卧,谁共晨夕?当初“共展鸳鸯锦”的美好时光,已一去不复返了,所余下的只是永久的孤独和哀伤。
这首以长调章法入于小词,处处呼应 。“一醉醒来”,已伏下“西楼此夜寒”一笔;“鸾空怨”、“燕未还 ”,已伏下“谁堪共展鸳鸯锦”一笔。这一切又都和词人内心的感觉一一对应。
- 海棠江燕入朱合,海棠繁锦条。醉生燕玉颊,瘦聚楚宫腰。曾未分香去,尤宜著意描。谁能共吹笛,树下想前朝。
- 浣溪沙家近旗亭酒易酤。花时长得醉工夫。伴人歌笑懒妆梳。户外绿杨春系马,床前红烛夜呼卢。相逢还解有情无。
- 秋日陪李侍御渡松滋江南纪西江阔,皇华御史雄。截流宁假楫,挂席自生风。僚寀争攀鹢,鱼龙亦避骢。坐听白雪唱,翻入棹歌中。
- 南门今上元年九月初,正南门鏁涩关枢。城上日出三丈余,城下戢戢人嗟吁。最怜纵横荷菜夫,欲杀青蒨成蔫菸。驴驼啮膝聚不驱,群鸡孤鹅鸣相呼。邈然不数羊与猪,客子四散别门趋。逐臣过焉问何如,知者不告色不舒。或言上皇帝有符,北门不开留翠舆。金贼忽屯城北隅,方今明目达聪俱。司门郎官上奏无,未几金贼来坦涂。城南铁骑柴奚车,焚荡辅郡陵别都。衣冠南下满江湖,白头辞臣思献书,洪范灾异信岂诬。
- 卜算子 谒友不遇曩者见张公,索写词中信。王哲今朝故故来,甚没个人相近。回首跨清飚,随足云霞趁。却入全真复旧堂,把一点灵明认。
- 菩萨蛮(春愁)斜阳山下明金碧。画楼返照融春色。睡起揭帘旌。玉人蝉鬓轻。无言空伫立。花落东风急。燕子引愁来。眉心那得开。
- 登敬亭北二小山余时送客逢崔侍御并登此地送客谢亭北,逢君纵酒还。屈盘戏白马,大笑上青山。回鞭指长安,西日落秦关。帝乡三千里,杳在碧云间。
- 大秦寺晃荡平川尽,坡陀翠麓横。忽逢孤塔迥,独向乱山明。信足幽寻远,临风却立惊。原田浩如海,衮衮尽东倾。仙游潭五首。(潭上有寺三。二在潭北,循黑水而上为东路,至南寺。渡黑水西里余,从马北上为西路,至北寺。东路险,不可骑马,而西路隔潭,潭水深不可测,上以一木为桥,不敢过。故南寺有塔,望之可爱而终不能到。)
- 风入松(同前)归鞍尚欲小徘徊。逆境难排。人言酒是消忧物,奈病馀、孤负金罍。萧瑟捣衣时候,凄凉鼓缶情怀。远林摇落晚风哀。野店犹开。多情惟是灯前影,伴此翁、同去同来。逆旅主人相问,今回老似前回。
- 欲渡长芦与琛上人渔家词一苇江头老白眉,而今问讯慰相思。风静夜,月明时,满眼寒光下钓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