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渭南席上烛照牡丹
争如绛蜡通宵照,玉叶金须色愈滋。
高渭南席上烛照牡丹问答
问:《高渭南席上烛照牡丹》的作者是谁?
答:高渭南席上烛照牡丹的作者是赵孟坚
问:高渭南席上烛照牡丹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高渭南席上烛照牡丹是宋代的作品
问:日午猫晴一线时,红嫣紫媚正猖披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日午猫晴一线时,红嫣紫媚正猖披 出自 宋代赵孟坚的《高渭南席上烛照牡丹》
问:日午猫晴一线时,红嫣紫媚正猖披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日午猫晴一线时,红嫣紫媚正猖披 的下一句是 争如绛蜡通宵照,玉叶金须色愈滋。
问:出自赵孟坚的名句有哪些?
答:赵孟坚名句大全
- 戏和淳诗卷暮年甘散诞,壮志久消磨。自媿今摩诘,谁怜老伏波。清新慙庾信,敏慧谢甘罗。惟有诗情在,犹能益办多。
- 水调歌头(徐高士游洞霄)雨后烟景绿,春水涨桃花。系舟溪上,笋舆十里达平沙。路转峰回胜处,无数青荧玉树,缥缈羽人家。楼观倚空碧,水竹湛清华。纵幽寻,携蜡屐,上苍霞。古仙何在,空馀药灶委岩洼。他日倘然归老,乞取一庵云卧,随分了生涯。底用更辛苦,九转炼黄芽。
- 病中答刘书记见赠病来双树下,云脚上禅袍。频有琼瑶赠,空瞻雪月高。已知捐俗态,时许话风骚。衰疾未能起,相思徒自劳。
- 京城三年衣上禁城尘,抚事怊然愧古人。明月沧波秋万顷,扁舟长寄梦中身。
- 挽巽斋先生欧阳大著徘徊西河上,月落众星稀。哲人萎中道,雨绝将安之。昔者丽鸿藻,玉振含清晖。名理轶晋魏,雅言袭轲思。连驾觐驰道,并坐侍端闱。及门怀燕婉,升堂接逶迤。方期黄鹄翔,忽作朝露晞。黔娄不盖体,延陵有遗悲。层阿翳寒树,平楚暧希微。帷(左巾右荒)衣广柳,缟冠涕如縻。水从章江去,云绕楚山飞。已矣如有闻,斯文不在兹。
- 西江月一自东君去后,几多恩爱暌离。频凝泪眼望乡畿。客路迢迢千里。顾我风情不薄,与君驿邸相随。参军虽死不须悲。幸有连枝同气。
- 问说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nàn),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xiá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 寄方时父忆骑竹马已情亲,何况而今雪鬓新。早日无金能结客,暮年有腻解污人。忝三品料余宜斥,厌五侯鲭子不贫。已向榕阴添钓石,傥来溪上伴垂纶。
- 与顾章书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 哨遍日,游方氏龙山别墅,试效颦为之,俾主人刻之崖石云。胜处可宫,平处可田,泉土尤甘美。深复深,路绝住人稀。有人兮、盘旋于此。送子归。是他隐居求志。是要明主媒当世。嗟此意谁论,其言甚壮,孔颜犹有遗旨。大丈夫之被遇于时。入则坐庙朝出旗麾。列屋名姬,夹道武夫,满前才子。噫。有命存焉,吾非恶此而逃之。富贵人所欲,如之何、幸而致。向茂树堪休,清泉可濯,谷中别有闲天地。况脍细于丝,蕨甜似蜜,采于山,钓于水。大丈夫不遇之所为。唐处士、依稀是吾师。觉山林、尊如朝市。五侯门下宾客,扰扰趋形势。嗟盘之乐,谁争子所,占断千秋万岁。呼童秣马更膏车,便与君,从此逝矣。